有情菩提_林清玄【完结】(22)

阅读记录

  看你满腹烦恼、满脸忿恨、满脑子报复之思,就是有这世界上最好的对象,也会被你错过了呀!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每天清晨起来,把昨天的爱恨全部放下,从零出发,对着镜子好好展现一个最美的笑靥吧!然后梳妆打扮(从心里的庄严开始),把自己最好的、最有魅力的那一面提起来,挺胸抬头走出门外,那才是今天的你、此刻的你,既然你认为自己是善良而美丽的,为什么不把善良和美丽表现出来呢?

  如果是我,使我动心的异性,是那些有生机、有活力,能微笑走在风里的人,而不是怀忧丧志,满腹忿恨的人呀!

  我说的这些都不是空话,而是我自己的体验,是我的开发与创造,说来你也许难以相信,我很感激那些从前抛弃过我的人,如果没有她们,就不会造就今天的我呀!

  那些没有经过监狱的悲惨的人,不会懂得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值得欢喜与感恩,你现在知道心灵监狱的悲惨,一旦你走了出来,就可以知道生命确是值得欢舞和庆祝的。

  不要哭了,不要恨了,当你停止哭泣与怀恨的那一刻,我在你的脸上看到春天的光辉,那时,你是多么美,像一朵金盏花在清晨的阳光下温柔地开放。

  虽然我没有见过你,但我真的看见了你转化恨意之后,脸上流转的光辉。

  第6章 【曼陀罗】01

  理想的庄园

  一个人间的理想村,必会使我们对净土有更坚强的信心。一个人心中有理想村的心愿,正是一种倾向净土的心灵归向!

  看报纸,知道文建会已经通过在南投的草屯成立“艺术村”,所谓“艺术村”就是艺术家居住的村落。由政府来规划创建的艺术村,在世界许多地方是常见的,但是在台湾建造艺术村,还是令人感到欣喜。

  由艺术村,我想到是不是我们也可以来建造一座“佛教村”“理想村”或“净土村”这样的村落?在台湾几乎人人都可以感受到环境破坏与污染的严重性,即使有心想居住在清净的地方几乎不可得,因为整个大环境已经败坏了。

  说佛教、说净土或者有宗教色彩,暂且称为“理想村”吧!理想村最基本的理念是“诸善上人聚会一处”,这不是为了有更舒适的生活,也不是为了逃避现处的环境,而是,一为了过更自然单纯的生活,二为了实践一些共同理想,三是便于共修。

  在佛陀时代,像祇园精舍、像给孤独园,相信就是一种理想村的形式,每天除了听佛陀的开示,也可以和来自各方的善知识常相聚首,没事的时候,在林中静坐、散步、思维,对于心性与智慧的提升一定大有助益。

  有一次,十几位慈济功德会的委员大德来我家喝茶,我就向他们提出这样的构想。

  有委员告诉我,他们几年来就一直想在花莲找地盖一座“慈济村”,一开始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因为慈济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万的会员,光是委员也有一千多人,每次聚会都使花莲途为之塞,飞机与火车票都很难买到,如果想在花莲过夜,住的地方根本不够,使得慈济人都是当天来回奔波,假若能盖一座“慈济村”,建一些简单素雅的房子,让大家到花莲有休憩住宿的地方,实在是很理想的。

  这真是非常棒的构想,但是我心目中的理想村是较倾向于可以长住的心灵之乡,它是一个乡村的形式,即使是在城市里工作的人,也可以一年抽出一个月到四个月的时间到此居住,以慈济人来说,每次住个一两星期,必定对身心大有裨益。

  由于是“理想村”,所有的村舍可以非我所有,想去居住的人,可以随时住到有空的房子里去,住的地方以小坪数为主,类似台湾乡间的民宅,但保留比较大的公共空间,例如书房、琴室、禅堂、讲堂、游戏室都为共有,这样一来,所有的好东西都可以共享,而且大部分的时间,人都可以走出户外与别人共处,维持了传统社会的温情。

  理想村的宗旨应该是自由、自然、单纯、朴素,例如一切的作息与修行由个人决定;例如一切建筑都可以自然的素材搭成;例如食物以素食为主;例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理想村里因为共同理想的呈现,在那里没有铁窗围墙,只有爱与关心;在那里没有混乱斗争,只有和平宁静;在那里大家的生活是凡夫俗子,大家的志愿则是菩萨心肠。

  其实,寻找一个理想村子,一直是中国人的理想,我们读中学时都背诵过的《桃花源记》就是最好的写照。在一个开满桃花的村子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鸡犬相闻,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正是一个理想村的典型。

  近代思想家殷海光生前就有一个心愿,建造一座“梦想的庄园”,在里面读书、种花、盖图书馆,并且盖一些小房子送给朋友居住。他的庄园,据他的说法:“要大到可以散步一个小时”。这是延续了杜甫的志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尽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很可惜,不管是“桃花源”或“梦想的庄园”,在历史上似乎没有实现过。那是因为有这个理想的知识分子都没有发财,而发财的人却都没有这种理想!

  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谈到佛教的净土宗之所以发达,是由于它是一个“理想村”,是阿弥陀佛“愿望的庄园”,它与中国知识分子从老庄就开始的心灵归向大有关系。既然现实里没有理想的国土,只有向阿弥陀佛的国土走去,我们隐藏在内在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52书库推荐浏览: 林清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