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定居指南_森林鹿【完结】(50)

阅读记录

  骑马毕竟容易累,唐朝女性出门,还有另一种比较常用的交通工具——牛车。

  对啦,不是马车、骡车,而是牛车。为什么呢?大概因为牛的力气大、走路慢、拉车稳当吧。弄一头毛色鲜亮的壮牛,套上辕驾上车,车身两边各有一个硕大的圆形木轮——注意,唐朝街面上可没有四轮车,因为我国古代一直没能解决四轮车的转向技术,直到清朝,无论多豪华的实用车都只有两个大轮子,坐上去颠簸得要命。

  也因为只有两个车轮,车厢就不会太大。门朝前开,娘子们被扶着从前门钻进车厢。里面可没有让她们能垂腿坐的地方,车厢底板是全平的,她们只能盘着腿坐在褥垫上,有的车厢连左右窗户都没有,光线昏暗,空气憋闷。再加上牛拉车慢慢腾腾、没硬化的路面坑坑洼洼,在唐朝坐车实在也不是件舒服的事,所以脾气急点儿的女性都干脆骑马去了。

  如果实在是不能骑马(比如怀孕了)也不愿意坐车,那么还有一种可选择的工具,不算流行,也时不时能见到,那就是用人力抬的——当时一般还不叫“轿子”哈,多数是叫“肩舆”“步辇”“腰舆”“檐子”。

  唐朝这种人力抬的乘坐具,大部分也跟后世的“八抬大轿”长得差很多,因为它是四面透风不加挡板或者挡板很低的。有兴趣的客人可以在网上搜一搜著名的《步辇图》,或者拿过《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这本书来看看封面,图里太宗李世民坐着的东西就是唐朝最常见的人力坐具。

  就因为它四面不挡随便路人看,女性坐这东西出门上街还曾经被认为是“过为轻率,深失礼容”[注37],被精神文明办下令禁止过,后果当然是禁止不了。跟骑马坐牛车相比,坐人力抬的工具是最稳当、最舒服的,所以这个东西在老弱病残孕人群间挺受欢迎的。

  至于后世那种封闭式的“轿子”,在唐朝倒也不是完全没出现过,但极其罕见,似乎只是皇后公主这一级别的女性才能用的高级乘具,而且样子也是横扁的长方体而非竖长形,整体像是一座小屋子被原样做成了移动体,还保留着飞檐屋顶、直棂窗等元素。老实说,您要指望在街上看见一具比较像“八抬大轿”的东西,可能性很小。

  牛车、辇舆这类交通工具,唐朝男人坐不坐呢?应该说也坐,在长途旅行时、病弱疲累时、想显示自己清高悠闲的风度时、玩复古范儿的Cosplay时……不过当时整个社会崇尚的还是健康豪迈的阳刚气质,所以总的来说,从皇帝到宰相到文人学士,能骑马时大家还是更愿意骑马。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北宋,那种古装剧里“武官骑马,文官坐轿”的现象,要到南宋以后才出现,客人您穿越之前记得认准朝代哟。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注36:此段文字引自《玉海》卷一四九,《唐会要》卷七二亦收入此文,但错讹字较多,吴玉贵先生据《玉海》勘误。

  注37:引自《旧唐书·舆服志》:“百官家口,咸预士流,至于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比来多著帷帽,遂弃幂篱,曾不乘车,别坐檐子。递相仿效,浸成风俗,过为轻率,深失礼容。前者已令渐改,如闻犹未止息。”

  皇帝上朝不戴冕,宫廷劲吹休闲风【朝会服装】

  继续我们的穿越上朝之旅。

  当您骑着马来到皇宫门前,在指定地点下马后,跟一群同样等着上朝的官员同事们会合。天还没大亮,光线朦胧幽暗,一时不大容易看清人脸,借此机会,建议您先认真打量打量同僚们的穿着,对照您自己,有没有穿错上朝的衣服行头。

  为什么要谨慎小心到如此程度?因为官员上朝的衣装也是礼仪要求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唐朝(以及所有朝代甚至包括现代)对于“不同场合要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有严格规定,穿错穿乱了小则受人嘲笑,闹大了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呢!

  您说啥?知道“上朝”是最严肃隆重的一种仪式,所以把家中衣柜里最烦琐正式的衣服翻出来穿上不就得了?想得美,您以为“上朝”只是“一种”仪式?我国大部分古代王朝的“朝会”都至少分成常朝、朔望(每月初一、十五)朝、至正(冬至、元旦)朝三种,如果再加上经常跟朝会一起举行的各种活动,比如祭天地、祭海岳、祭社稷、祭百神、祭战败死鬼······临轩册命(站在正殿屋檐下封拜王公重臣)、接见外国外地使者、检阅军队、过各种节日等,类型没上百也有三五十种,而各种朝会活动要求穿着的礼服衣饰往往也各不相同。这些都明文记载在当时的礼仪资料里,由“三省六部”之一的“礼部”统一掌握和考核。

  您说从礼部搞一份“穿衣指南”,对照着每天换衣服就行?想得太简单了,那些白纸黑字的记载是“明规则”,当时社会上官场里还有另一种流行的“潜规则”,大家心照不宣地都不按官方规定穿衣服,而统一穿成另一种形式。带头这么干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皇帝陛下。

52书库推荐浏览: 森林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