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里,普通百姓和低品官吏最喜欢的登高地点是“乐游原”,这个景点我们曾经在“长安五大景色一日游”当中介绍过。另外“曲江池”虽然完全谈不上“高地”,但是很多人有地方出来闲逛游玩就成,所以重阳节逛曲江的也不少。等到王维年长时名声传开了,有资格入宫去陪着皇帝公主过节,他的登高地点就换成长安城东北角的龙首原、大明宫——那地方的地势比城内高,站在含元殿前向南看,能一直看到城南的大雁塔,“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长安大城就在脚下历历展开。
不过奉诏入宫陪侍的大臣名人,未必有闲心站在廊上看风景。皇室重阳过节,除了例行的赐宴、赏菊、赋诗、赐物以外,在初唐和盛唐前期,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小众活动,那就是举行“射礼”。
“射礼”本来也是一项古老的礼制活动,大家按规程奏乐、射箭、饮酒、赏罚,以此来激励人们居安思危、不忘武备。唐朝开国以后,前承三百年大乱世,全社会习武风气浓厚,开国前两代君主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神箭手,所以朝廷也很重视“射礼”。平时不定期进行的不算,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是必定要“赐群臣大射”的,三月三日那次规模比较小,九月九日重阳节搞得很隆重热烈。
比如在贞观年间,那位最喜欢炫耀自己武功的李世民陛下就经常和近臣一起下场“大射”。按规定,“射礼”要在“射宫”举行,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专门的宫殿叫“射宫”,都是临时指定一个合适的宫内场地。贞观年间曾经举行过“大射”的有武德殿前、仪凤殿前、观德殿前、玄武门等。
前一天,有关负责人员把场地整理好,把乐队的位置设定。在殿门之前九十步张设箭靶——注意,当时的箭靶可不是现在那种一圈一圈的圆形靶,而是用各种动物皮毛做的,叫“侯”。根据等级不同,用的动物也不一样。唐朝皇帝参加射箭的话,靶子就是熊皮,叫“熊侯”;只有大臣们下场,靶子是鹿皮,叫“鹿侯”或“麋侯”。
箭靶的西边和北边各十步处,堆设挡箭的围垒,高宽各七尺,这叫“乏”,是一种安全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哪位手潮的大臣一箭飞出钉死观众(后面我们会看到,手潮的大臣是肯定会有的)。宫殿的台阶下面设五套“楅”,也就是装箭支的木筐,高三尺,宽三寸,厚一寸半,整体做成龙首蛇身状,里面装满箭支。
皇帝要站在殿前正中的位置射箭,在他西面还要布置一些“侍射射位”,也就是陪射的大臣们的位置。另外,东边阶下陈设赏物,用来赏赐给射术高超的参赛大臣,西边阶下则设置罚酒的器具。九月九日这天天亮以后,皇帝穿着这种场合特制的礼服“武弁”,先举行仪式接受大臣们觐见,然后带大家来到“射宫”。奏乐,行酒二遍,一位“侍中”[注60]奏称:“有司谨具,请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请开始射礼。)另一位侍中往前听皇帝的回答,听完退后宣布“制曰可”(天子说可以开始)。
于是君臣分别入座,由皇帝的近身侍卫(唐朝叫“千牛卫”)人员进呈天子的弓和箭。开射之前,乐队先奏乐,当奏到乐曲《驺虞》的第五节时,只见皇帝开始拉弓,他发出的第一箭与乐曲的第六节相应,第二箭与第七节相应,这样要连发四箭,奏乐奏到第九节,音乐和射箭同时停止。
皇帝的箭术秀完了,下面由千牛卫的将军去查看射箭成绩。初唐的时候,人们还是比较老实敢说真话的,并不因为是皇帝在射箭,就敢公然扯谎“陛下百发百中”。只见那将军从九十步以外的箭靶那边跑回来,手持四支拔下来的御箭,一一奏报。如果这箭射中了靶子中心,就说“此箭获”;箭射得靠下了,说“此箭留”;射得靠上了,说“此箭扬”;射得偏左了,说“此箭左方”;射得偏右了,说“此箭右方”。
接下来“侍射”的大臣们按顺序上场开弓,这时候乐队是要奏乐曲《狸首》,大臣们也按音乐节奏发箭。一轮射完,有专人上门查看成绩,射得最好的大臣赏赐马匹,其次的赏赐绫罗绸缎布匹,如果射得离靶子十万八千里远,猛一看宫殿前摆了一盆盆盛开菊花供赏玩,再仔细瞧哪里是菊花瓣,那不都是射歪的箭支吗······那么请您自觉去西阶下领罚酒。
除了罚酒以外,有时候还要开嘲讽,比如贞观年间的宰相萧瑀,是出身南朝皇室的文弱书生,每次“大射”都成笑柄,大书法家欧阳询专门写诗嘲笑他:“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急风吹着速度慢腾腾的箭,力气弱的手挣扎驾驭强弓,本来想射高点儿,箭却飞向下方,应该往西射,箭却往东去了。射十次箭全都落地,别人都在领赏赐,他却双手空空的。请问这是谁啊?是封为宋国公的萧瑀。)
唐玄宗开元年间,也有这么两位箭术寒碜的大臣,一位姓卢,一位姓李,二人在射礼上的箭全部脱靶,最好笑的是他俩还相互吐槽,李某说:“我的箭和卢箭都是三十步远嘛。”别人不知道啥意思,他又解释:“我的箭离靶子有三十步远,卢的箭离我的箭有三十步远。”——大哥,那箭靶离你们站的地方一共也就九十步远好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森林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