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调整方案,把一切做到明处,该谁得的让谁得,尽量降低二次分配的风险。”孟东燃说。
“这样操作起来有难度啊,那帮专家,习惯了给铁四局打不靠谱的分,反正对他们来说,把工程给铁四局是最没风险的。”
黄国民说的是实话。潘向明到桐江三年,只要修路,工程基本都是铁四局六公司在中标。负责招投标的专家们早已有了惰性,每次都是闭着眼睛打分,反正人家是中央企业,牌子硬,至于铁四局中了后再怎么二次分配,不管专家的事。现在突然在第一道程序上就把项目切开,的确有难度。
“专家是指挥部定的,先做工作,实在做不通的,换!”事到如今,孟东燃也不敢拖泥带水。
“太明显了,向明书记会不会……”黄国民压在舌头底下的话终于道了出来。
孟东燃不语了,这一点他不是没想过,问题是僧多粥少,就一个项目,几家都来争,几家都要照顾到。只考虑了向明书记这边,赵乃锌和常国安那边怎么办?楚健飞的助手和赵世龙可天天往他办公室跑啊,罗副省长秘书于海洋为此还专程来了一趟桐江,说柳桐公路能顺利批下来,省里还追加那么多投资,罗副省长不发话能行?
三一三剩一,三家平均拿,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也是最好的折衷方式,到头来就算谁有意见,也只能在其他项目中再把落差和平衡找回来,柳桐公路只能这么办。
第四章(4)
很快,新方案调整好了,孟东燃拿着方案来到赵乃锌办公室,赵乃锌正在为这事发急,柳桐公路迟迟不招标,已经引来各方非议,最近潘向明又不在,他主持全盘工作,此事再拖下去,怕是不好给各方交待。
“都弄好了?”赵乃锌问。
“在原方案基础上调整了一下,变动相对大一点。”说着,孟东燃将方案呈给赵乃锌。
“行,你先坐,我抓紧看。”
赵乃锌看方案的时候,孟东燃眼睛一动不动盯着他那张国字脸,心跳也比平时快了许多。柳桐公路对赵乃锌来说,是道大餐,这道大餐如果做好了,是很能给他添份量的。赵乃锌前两年干得不错,时机抓得准,点也选得正确,连着做了几个大手笔,在市级领导中威望一下升上去不少,省里影响也很好。如果不是欧景花园和天都时代城两个败笔,前两年的工作可谓完美。但那些政绩还不足以让他鹤立鸡群。官场的竞争从来不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竞争,要想在一大堆人中胜出,要么你政绩比别人突出许多,要么你有别的制胜法宝。而赵乃锌没别的法宝,这点孟东燃十分清楚,他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埋头干出来的。也许正是因为这点,才让他对赵乃锌充满敬意。
是的,敬意。
赵乃锌脸上的表情变化着,忽而阴郁,忽而晴朗,眉头一会儿松开,一会儿又紧住,孟东燃心扑扑乱跳。跟了赵乃锌这么长时间,赵乃锌的做事风格还有心理他自信已揣摩得差不多,虽不能说一张嘴就知道说什么,但至少,他是能跟上赵乃锌节拍的。特别是在重大问题的处理上,还没让赵乃锌失望过。不过这一次,孟东燃真的吃不准,因为二次方案是在他的主张下调整的,事先并没跟赵乃锌通气。
这种气他觉得不应该通。
什么气该通什么气不该通,是考验一个下属是否真正成熟的一种标志。该通的气你不通,领导会认为你手太长,越权行事,或者你有擅自替他作主的嫌疑。不该通的气你乱通,弄不好会让领导尴尬。比如柳桐公路,这气你怎么通,难道要跟赵乃锌挑明了,潘向明和常国安都已插进手来?
很多事能做,但话不能明着讲。很多话能讲,过分一点也无妨,事却不能做。有些事一定要等领导点头了你才去做,有些事则要抢在领导点头前就把它做好。个中奥妙,有味得很,啥时咀嚼透了,你在官场,也就如鱼得水了。
赵乃锌终于将方案看完,抬起头,目光疲惫地在孟东燃脸上搁了很久,孟东燃心里七上八下,这目光如针、如刺,扎得他难受啊。另一个心里,赵乃锌的疲惫立马又让他想到沉重两个字。项目有时候是巨大的负担,少了它不行,多了它你便多了一层折磨,这还是能把它做好的前提下。如果学欧景花园和天都时代城那样,大张旗鼓的来,灰不溜秋地逃走,留下一大堆擦不净抹不掉的问题,让人追着打你屁股,项目两个字,就成地狱了。
“看来只能这样了,你说呢?”赵乃锌总算开了腔,不过语气里明显有一股无奈。
显然,孟东燃考虑到的所有问题,赵乃锌也一一想到,似乎除了手中这个方案,再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市长如果没意见,我们就这么做了,招标工作是拖了段时间,不过后续我们会赶上去,请市长放心。”
“不是我不放心,是这些来来往往的人还有莫名其妙的事,让人心不安啊。柳桐公路是要抓紧,其他项目也不能停。对了,前天梅主任跟我说,去年没批的污水治理项目,省里最近又有新政策。”
孟东燃马上接话道:“消息可靠,省里已经上了会,最迟下个月就有结果,补充资料我们已经报了上去。”
“你该去趟省城,不能让梅主任白辛苦,市里麻烦人家的地方太多了,我们不能不近人情。”
52书库推荐浏览: 许开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