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企女秘书的日记_谭一平【完结】(20)

阅读记录

  另外还有个别秘书,即使是在平时,也喜欢嘴巴上占便宜。有些人喜欢说别人的笑话,讨人家的便宜,虽是玩笑,也绝不肯以自己吃亏而告终;有些人喜欢争辩,有理要争理,没理也要争三分;有些人不论国家大事,还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见对方有破绽,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让对方败下阵来不可;有些人对本来就争不清的问题,也想要争个水落石出,把与人交谈当成辩论比赛……在办公室里,虽然有时候大家的意见不能够统一,但是可以保留意见,对于那些原则性并不很强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争得你死我活的。如果一味好辩逞强,不仅会让领导不高兴,也会让同事们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你不知不觉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下班的时候,玛丽有些闷闷不乐地对我说:“唉,当秘书也像开假面具晚会似的,一天到晚都戴着面具,挺累的。”

  “你累吗?我讲笑话给你听。”我说。

  “是吗?”玛丽高兴起来。

  这是我昨晚在网上看到的,现炒现卖:

  “有个人为了巴结自己的上司,打听到上司喜欢养八哥之后,便到鸟市上去买八哥。他来到一个摊位前,看到有两个鸟笼,每个鸟笼里有一只八哥。一只八哥标价400元,一只八哥标价800元。但那只标价400元的八哥不仅毛色好,而且很精神,很逗人喜欢;而那只标价800元的八哥,不仅毛发稀疏,而且没一点精神,一看就知道年纪大了,活不了几天了。于是,这人感到奇怪,问摊主:‘为什么这只又老又丑的八哥卖800元,而这只又年轻又漂亮的八哥却只卖400元?’摊主回答说:‘这只小八哥经常叫这只老八哥为老板,所以,这只老板八哥当然要贵一些。’这人又问:‘这小八哥为什么要叫这只老八哥为老板?’这摊主说他也不知道,最好他自己去问那只小八哥。于是这人问小八哥为什么要叫老八哥为老板,你猜这只小八哥是怎么回答的吗?”

  我故意卖了个关子。

  “这小八哥说我是他的女秘书。”玛丽说。

  原来大家都知道!

  七月某日

  十来点钟,我桌子上的电话铃响了。

  “是,我是秘书于雪。对不起,请问您贵姓?是尚武先生,好,我知道了。孙总正在会见客人,我会尽快给您回电话。您的电话分机是118?”

  电话是现代经济导报社打来的,他们听说我们又准备在北京投资3000万美元建一个工厂,想采访孙总。对这种公共关系的处理,公司向来是慎之又慎。

  正好,孙总送客人出来路过秘书科门口,我马上把电话记录交给他。

  “怎么回事?这个项目八字才一撇,是谁把这个事说出去的?”孙总皱了皱眉头,不太高兴:“谈论这事太早了一点,我跟姜总商量一下再说。”说着,孙总就去了姜总的办公室。

  看来一时半会还给不了尚武先生回话。如果他再来电话催,我该怎么答复,正在我寻思之际,孙总从姜总的办公室出来了。

  孙总说:“明天上午十一点钟跟尚记者见面。你帮我准备些材料。顺便安排个工作餐。”

  也许是媒体相互竞争的原因,现在要求上门采访的记者越来越多。从目前的趋势看,作为秘书,将会更多地涉及与媒体打交道和为客户服务,因此,在公司目前还未设立专门的公关部门的情况下,也就要求秘书应该开始具备公关能力,甚至逐步充当公司新闻发言人的角色。

  下午两点多钟,投资部的龙辉科长就把孙总明天见记者要用的背景材料给我送来了。

  “你今天上午不是说,今天下班之前还不一定能把材料弄出来吗?怎么这么快?”我问龙辉。

  “小于,您跟我们要资料,我们什么时候马虎过?”龙辉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上午您的电话一打过去,我们全科上下全部动员起来,所以提前完成了任务。”

  尽拣好听的说,肯定是有事找我。

  “那我谢谢了!”说着,我装出要外出办事的样子。

  “小于,等等,我还有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要求您给帮忙。”龙辉还是一脸笑容。

  由于秘书的特殊位置,别人找你要求帮忙的事很多,这我已经习惯了。

  “违法的事我可不干。”我跟他开玩笑。

  原来在刚刚开完的董事会上,他们科的工作受到了特别的表扬,所以公司常务会上决定给他们科一次集体到新疆去旅游的奖励。由于去年奖励的总务科是五人,所以,财务部门按惯例只同意按五个人的名额报销费用。

  “你说这个事让我怎么办?本来是件好事,可七个人只能去五个人,谁去谁不去我怎么定?闹不好,好事有可能变成坏事,搞出个不团结来。所以,我想请你帮我给姜总说说,看看能不能增加两个名额。”龙辉说的确是事实。

  这几天孟姐请假,我替孟姐协助处理姜总的日常工作。

  “你自己直接找姜总不行吗?”我问龙辉。

  “小于,你知道,如果我直接找姜总,会给姜总一个我老是向上级伸手的印象;如果姜总再说你们两个科长学学雷锋,发扬点精神,把名额让给其他的人,那我怎么办?那不就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吗?”龙辉想的也周到。

52书库推荐浏览: 谭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