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部长,我不知道昨晚伍进是不是和孙总他们一起喝酒了。”我说“昨天我只帮孙总订了个包间,有哪些人出席我不太清楚,昨晚上我有课,没有去。”
江岸是个聪明人,看出了我的意思,于是很快在不经意中岔开了话题,问起我现在自学的是什么课程、课程难不难,需不需要他帮忙,等等。
对于公司内部的这种是非漩涡,秘书应该是躲得越远越好。秘书在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最好保持适当的沉默,不要热衷于打听公司里的“内幕”消息,即使自己知道一些内情也不要谈论。在遇到各种人际是非时装些“糊涂”,避开人际里的争执,远离是是非非;这样不至于被各种是非“漩涡”所吞没。
在一个公司内部,人事关系是最为复杂又最为敏感的关系。作为秘书,如果你掺和进去,即使你保持不偏不倚,凭良心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办事,也有可能被人曲解,肯定会有人说你是在替某某说话,你跟某某是一帮的……事情会更加复杂。因为事实上,确实有一些秘书就是利用这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拉帮结伙,私仇公报,混水摸鱼。所以,一般的领导,都讨厌自己的秘书卷入公司内部的人事纠纷,免得给自己帮倒忙,添乱子。
下班的时候,我替孟姐给姜总送文件,姜总问我连续记录几天吃不吃力,累不累之后,突然又问我:
“小于,这几天你在会上听了那么多人的意见,你认为派江岸还是派伍进,谁去美国更适合一些?”
我几乎吓了一跳。姜总问我这么大的问题,不是开玩笑吧?
“姜总,你问我这么大问题,会把我吓出病来的。”我用开玩笑的口吻说。真希望姜总是在跟我开玩笑,离这类敏感话题的距离远一些。
“旁观者清嘛。”看来姜总是认真的。
虽然孙总主张派伍进去,但公正地说,江岸和伍进都合适,凭他俩的能力、经验和外语水平,当一个分公司的经理应该是没有问题,有区别的是他们两个办事风格有些不同。
不过,经姜总这么一问,我记起上个星期出纳小田在吃饭时,对我说起的一件事。小田
说有一天江岸报了一个三千多元的餐费单,上面写着是请广告公司的人吃饭,但看单据上面的日期和饭店的名称,小田敢肯定他是请他的老婆孩子,因为那天晚上小田正好也在那家餐厅吃饭,而且看见了他们一家人。
当小田说这事时我没太在意,一是发生这种事情在公司不是头一次,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用不着我大惊小怪;二是孙总也不分管财务,这事跟我的工作八竿子打不着;即使孙总分管财务,也与我的工作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但这件事现在该不该告诉姜总呢?当然,如果我不说,我没有任何责任,也没得罪谁,要是江岸知道了还会领我一份情,将来有什么事求江岸帮忙,他肯定会给我帮忙的;相反,如果我说了,我就有可能得罪江岸,甚至有可能在公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落一个“长舌妇”的荣誉称号;不仅江岸,甚至其他一些部门的人,不仅不会在工作给我协助,甚至反而会给我设置一些障碍,对我进行刁难。有许多秘书经常吃亏,他们吃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能力,或者是工作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得太多,并且说得太多,从而让领导和同事反感,把她当成搬弄是非的长舌妇。由于陷入了这种人际是非的漩涡,最终无法自拔。
但是,现在我必须把我知道的情况告诉姜总,因为公司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的利益!这是作为职业秘书,必须遵守的最起码准则。在一般情况下,秘书是不应卷入公司内部的各种是非漩涡,但是在关系到公司未来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秘书应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提供给领导。如果说这是打“小报告”,那么,作为秘书,该打“小报告”的时候,就必须打“小报告”,否则,就是渎职!
“姜总,讲老实话,我认为他们两人谁去都合适,因为他们两人的能力是大家公认的。不过,我想起一件事来,觉得在这个时候有必要向您汇报。”
“什么事?”姜总问。
我把小田告诉我的说给了姜总听。姜总听我汇报的时候,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我看他杯里没水了,马上给他斟满。
“小于,你注意到没有,今天讨论派谁去美国的问题时,我一直没有发言。”姜总喝了口水说,“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主张派伍进去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我小声地问。
“就是因为伍进在TQ仪项目上的失败。伍进的责任心本来就非常强,加上这次失败,他的危机感很重。我看中的就是他这种危机感。”
不愧是总经理,眼光就是独到。
“这次到美国去设立分公司,不是平常的商务谈判,谈成了大家都好,谈不成就说对方条件太苛刻,个人没有责任。这次这个分公司,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否则,我就没办法向公司董事会交待。这次设这个分公司,面临的困难还是很多的,伍进受到过挫折,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肯定会比江岸强一些,所以,派他去更有把握一些。”
姜总不愧是姜总,站得高,看得远。
52书库推荐浏览: 谭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