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文明来说服我_龙应台【完结】(369)

阅读记录

  近年她的文字,直刺现实,促人警醒;触摸历史的创痕,让我默默拭泪;对喧嚣的台湾,对混沌的大陆,以十分微妙而艰难的方式,深入不同的语境,两边发言。她有静水深流,娓娓诉说;也有剎那间迸射的闪电,一朝拍案。越来越多黄皮肤黑眼睛的「七年级生」、「八年级生」,被她磁性的声音吸引。在大陆、台湾和香港,龙应台成为一个没有人能够替代的角色,成为三地传媒人和学者思想和情感的极其重要的纽带。二○○五年秋,在她香港的家中,举行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聚会。「两岸三地」数十位媒体总编辑促膝长谈热烈讨论:历史和现实,抗争与博弈,政治与资本,传媒的权利与质量……

  我宁愿乐观地相信,恒久的,不是朋友们曾热烈讨论过的这些议题。五年、十年、二十年,一切都会过去。步换景移,尘埃将落,曾经滚烫的定将冷却,曾经的死结或将释解,今天的困局会被新的困局覆盖。但文化的基因将传递,思想的魅力将久久萦绕。

  政治的门,有时会在一夜间轰然开启。文化却不会,文化原本就没有锁钥齐备的门。文化有的是,隔绝的雾幛,误解的浓云,遮蔽的雨帘,夜一般的漫漫习性。是的,文化的封闭和隔离,才是龙应台真正的强悍对手。让华人世界除缚破碍,走近大本大源,是她从「野火」一路行来从未熄灭的奋斗。

  二○○五年底,我应邀到台湾访问,曾参加「龙应台文化基金会」的志工聚会,亲眼看见龙应台对一群正在用餐的志工们--教师、主妇、商人和前外交官,发表即兴演讲。这是我听过的最有趣最特别的一次演讲:面对满桌热腾腾的小火锅,她讲「把国际观引入台湾」。

  有清晰精准的「人生设计」吗?我看她没有。一切如春来草青,自然发生。她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播种者,总想用锋利的犁头,去犁开人们的心灵。她弱小如蒲公英:世事如风,她时而轻舞,时而挣扎,时而疾走,时而又坠入荆棘。如一部大陆影片《巴山夜雨》的主题歌所唱: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谁也不知道我的欢乐和悲伤

  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

  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间飘荡

  自由的心,带着她不止不息地飘荡、穿行和播撒。读尽炎凉,她不世故圆滑;屡经锤凿,未变得粗糙;她草根,却不草莽;深邃,却不玄奥;她不失天真,对大千世界,有所见有所不见,有所争有所不争。她常常孩提般欢乐,也常忧伤。她知道一个独立的思想者不能被读者和听众的喝彩或是叫骂挟持,然而她有时即便能忍受充满敌意的箭簇,却无法承受误解误读的伤害,陷入深深的悲哀,去意徊惶。

  但我知道,最大的慰藉--对她,也对我们的--就是:天地无垠。

  真的,谁能挡得住,弹指间,天地越来越宽阔了。

  辑一  请用文明来说服我

  今天这一课:品格

  ⊙ 龙应台

  今天,是一个光荣的日子。将来的历史会写到,在二○○六年六月二十七日这一天,台湾人行使罢免权,督促一个总统下台。

  不论今天的罢免结果如何,台湾人民又在华文世界的民主进程和宪政史上,竖立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表面上,台湾一片动荡;人们每天看见、听见,被铺天盖地包围的,是电子媒体的夸张和耸动、街头巷尾的挑衅和喧嚣、丑闻弊案的揭发或遮盖、领导人物的尊严扫地、意见菁英的各说各话。民主似乎堕落成只剩下政治操作的尔虞我诈;价值的混淆,是非的颠倒,社会互信的严重腐蚀,使人开始怀疑,这一切是否值得。

  但是,你不能不看见,在这喧嚣混乱的同时,人民在集体补课,补修在威权时代里不准你修的公民课。

  每一件贪腐弊案的揭露,都使政府的权力运作增加一分透明。每一篇对金融勾结的报导,都使人民对公共政策多一份警惕。每一次政治人物的演出,都使人民更熟悉他的伎俩,看穿他的破绽,认清他的品质。不要小看了台湾人民,台湾人民在弊案中累积他对权力本质的认识,在喧嚣中磨利他对政治人物的判断,在纷纭中加深他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在混淆中培养他对真伪价值的辨识。

  他挣脱了权威的束缚,实践过选举,实验过公投,现在,他再跨出一步,敢于尝试罢免。罢免可以不成功,但是人民已经给政治人物一个清清楚楚的警告:我可以选你,就可以罢免你。

  世界上没有人能否认:台湾有的,是整个华人世界里政治敏感度、成熟度、自主性最高的公民群体。

  补课的代价可能很高,可是成熟的过程没有不痛苦的;今天,我以身为台湾公民为荣。

  足球不只是足球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负担。昨天,收到一封电邮,作者是一个十七岁的德国少年:

  「麦茵河中央搭起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电视银幕,两边都可以看到球赛现场转播。河两岸挤满了人,新闻说,起码有三十万人聚到河边来,隔着中间的河水,两岸对看。

  「马路上、河岸边、广场上、酒馆里,挤满了人,各色人种……最奇怪的是,每个人都在微笑,都在拥抱,都在唱歌。我从来没见过德国人对彼此那么友善,对陌生人那么热情,我从来没见过德国人那么喜悦,那么开怀。

52书库推荐浏览: 龙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