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拿起电话给丁宁打过去,我说,丁宁,最近我们资料室准备去买一批书,你那一块需要哪些书,你给我们推荐推荐,有什么热门的……
他说,有一本叫《硬球》的……
我说,你在办公室啊,我上来一下。
8
我拿着一张书目单,装作咨询的样子上了七楼社研处。
他正在电脑上打文章。我说,你还亲自动手啊?
他一边敲键盘,一边抱怨部门里的那些小鬼没感觉。他说现在这些孩子写文章总是习惯先上网搜,哪有自己的观点和素材啊,所以他只好辛苦点,帮他们改了。
他突然有点激动,他说,人真是犯贱,帮这些孩子改,他们还未必觉得你是为他们好,按理说,老子没向他们讨学费已经便宜他们了……
他牛B透顶的模样,让我想起钟处招呼李瑞汤丽娟的架式。我说,你太好玩了,你才比他们大了几岁啊,却喊人家“孩子”?
他格格笑起来,他把头从电脑前抬起来,他说,也可能是我因为整天和那些老家伙呆在一起开会啦学习啦,就觉得自己很老了。
我叫起来,你也卖老啊,你可是局里最年轻的头儿了。他叫起来,你今天怎么回事啊是来臭我的吧。我说,臭臭你也是应该的,谁让你是黑马呢,你黑不黑的,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你这两年确实是干练了不少。他连忙对着我叹气说,唉,其实也就是有了个平台而已,多了一点练的机会而已。
我看见他变得这么谦虚了,就告诉他话虽然这么说,但为什么有些人有得练,而另一些人没得练,为什么有人愿意给这人平台,而不愿意给另一个人机遇,这说明每个人的际遇里面其实是有自身原因的,人的能力从来就是有高低的。
---------------
我的第一次出征(4)
---------------
我说的是实话。这一刻我也确实觉得是这么回事。所以,我接着对丁宁说,在我们这拨子人里面,智商是不是你最高,我没把握,但情商,你肯定是最高的……
丁宁摆手“哪里哪里”,脸上飞过受用的神色。他受用的样子却使我原本早已消匿的不服气又突然冒了出来,我在心里说:屁,你不就比我会拍马屁,会跟人吗?!
我正想问他托他的事,他桌上的电话响了,他接起来听,嘴里“嗯嗯”地,他搁下电话对我说,我得到楼上虞局长那里去一下,他大儿子阿义下周办喜酒,要我帮忙张罗。他说,唉,我这阵子真忙,星期天我还要搬家。
他就登登登地往外走。他说,书的事,你随便挑几本就行了,最好是《心灵鸡汤》这一路的。
9
瞧着他风风火火的牛B背影,我的妒意顺势蔓延。我想,他算什么鸟,不就是会粘乎领导吧。他也太划算了吧。
难道他还不划算吗?
他,一没有耀眼才华和业绩,并且还有点懒;二没多少真金白银可以直接送进头儿的家门,即使他有一点,这楼里的多数头儿也不一定看得上,更不一定敢收;三他不像陈芳菲、杨青有家庭权力资源,可以被头儿借力……他几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但他以逢迎“粘功”,不是照样进入了领导的视线,照样如鱼得水起来,这还不划算吗?
我想他几乎没有成本!
你说粘乎领导和走上层路线有成本吗?以丁宁的套路看,简直没有。它只是厚脸皮,加不怕腻歪的贴热脸,和嘴里蹦出去了一些甜味形容词而已。
如果非要说成本,这成本可能就是让自己在头儿面前跌倒,让头儿看到你的弱势、迁就和忠心,让他觉得你有趣和贴心……总之,这成本就是让自己内心跌倒,而不是站起来。
那么,这算不算成本?对我来说,没这么做惯,可能会觉得有些障碍;而对丁宁来说,这可能小菜一碟,因为划算。至于跌不跌倒,那又怎么了?在这幢楼里,众多人的经历在向更多人表达一种经验:如果你太在乎精神上的成本,最后你在精神上失去的可能会更多;如果你太在意姿态上的跌不跌倒,最后你可能会跌得更惨,遭更多被踩。
10
我跟在他的后面,往楼道里走。
正是下班的时候,楼道里迎面而来的很多人友好地对我点头微笑。有些人平时熟悉,有些人不熟悉。我发现他们今天对我的神情都很热络客气。我突然明白他们不是对我,而是冲着走在我前面的丁宁,我接到的是他们笑意的余风。
我想,一个人在单位里做死做活,努力地混,目的不也就是为了让多数人对你客客气气笑脸相对,丁宁已经达到了,即使有人蔑视他媚上,但在今天如果你真搞得定头儿,周遭的羡意也会跟着而来,因为这也是本事啊。
这确实是本事,甚至是一门学问,我不知道丁宁是怎么干的。有的人能让领导“一见倾心”觉得自己好玩有趣可爱;有的人能在领导不喜欢的情况下霸王硬上弓,讨上他的喜欢,即所谓搞定;有的人越想搞定,却越搞越让领导生厌;有的人看到领导就局促,本能地避开……这是一门本事,它能把腼腆化为真诚,把生硬化为自然,把功利化为情感。我不知道丁宁是怎么干的?
---------------
我的第一次出征(5)
---------------
11
丁宁是怎么干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强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