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这里哭泣_余杰【完结】(19)

阅读记录

  三征高丽,穷兵黩武,挖空帝国根基。

  杨广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行军大元帅,统率五十二万大军讨伐力量处于绝对劣势的陈帝国。他当时的对手陈叔宝又是一个地道的亡国之君,对美女和歌舞的兴趣远胜于治国的兴趣。因此杨广兵团一路势于破竹,一月不到就平定江南。这一战役在大大地增长了杨广威望的同时种下了杨广穷兵黩武的祸根,使他把战争视同儿戏,在挑起战争时不作认真谨慎的思考权衡。杨广在即位不久就挑起了和高句丽王国连绵不断的战争,他于六一一年前往涿郡,高句丽国王高元竟未响应他的征召到涿郡迎接他,杨广感到没有面子,气得七窍生烟,下令讨伐高句丽,动员全国士兵集中涿郡,粮秣集中辽西郡。军令惨急,造船工匠站在水中,昼夜加工,腰部以下都生了蛆,半数死亡。次年集中兵力一百三十万作第一次东征,这是当时已知世界能够调动的最庞大的兵团,理应所向无敌,可战争结果大败亏输,损兵折将三十余万。杨广只迷信军事上数量的优势,其实当日之攻城战,野战军数量过大,无法摆布。除非以此数量先声夺人,使对方丧失斗志,才有效用。否则展开兵力过多,已先在自己阵容里产生统御经理的困难,成为日后战场上的弱点。果然公元612年之役,隋军在鸭绿江以北辽河以东的地区遭遇到高丽的坚强抗拒,来护儿的水军在朝鲜半岛登陆成功,却没有发生奇袭的效用,也不能与陆军策应,陆军则补给接应未及,统帅权又控制过严,再加以隋皇没有作殊死战的决心,一到战事有利,高丽诈降,高级将领不敢作主,因此亦无法扩张战果。最后因秋季潦雨来临,在平壤北三十里开始撤退,士卒既无实际的训练,一受高丽兵的追击,就崩溃而不可收拾,以致九军尽陷,丧失资储器械以巨万计。六一三年,杨广御驾第二次东征,不巧督运军粮的将领杨玄感(杨素的儿子)在黎阳叛变,截断杨广的归路。杨广只好回军应战,第二次东征草草结束。六一四年,杨广作第三次东征,并下诏称"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只是臣下无敢应者,各处叛兵攻陷城邑也不能每一处平剿。这时全国已成沸腾之势,变民集团风起云涌,四方响应,征调的兵力半数不至。高句丽也因连年征战精疲力尽,只好请和,并把杨玄感的同党,去年投降高句丽的斛斯政送回中国,以表诚意。杨广总算争到一点面子,于是罢兵,回洛阳后征召高元入朝,高元仍然不至,杨广火冒三丈,下令准备第四次东征。因突厥汗国始毕可汗统骑兵十万抄他的后路,围困杨广于雁门郡;全国各地盗匪蜂起,已不能在涿郡集结兵力,这次东征才胎死腹中。

  三下江南,四出游乐,刮尽民脂民膏。

  杨广开运河的目的不是为人民兴修水利,而是便于他一个人乘船前往他曾经镇守过的当是全国最繁华的大都市江都游玩。六0五、六一0、六一六年先后三次下江南。帝王出游已经不平凡,杨广出游更是威风八面,仅皇家乘坐的龙舟就有数千艘,不用桨篙,而用纤夫,拉纤的达八万余人。禁卫军乘坐的军舰也有几千艘,由军士自己拉纤。一万多艘船只,首尾相衔一百余公里。骑兵夹岸护卫,万马奔腾,旌旗遍野,场面甚是壮观。饮食供应由二百五十公里以内的地方政府奉献,竞争着极尽精美,宫人们无法吃完,临走时一律倒掉。杨广宣称他喜欢江都,其实他在江都仍居在深宫,从没有跟南中国江山如画的大自然接触,他只是喜欢沿途这种使人惊心动魄的派头,只是为了炫耀他的伟大。杨广于公元608年,令天下鹰师集长安,一来就有一万多人,610年他又在洛阳端门街盛陈百戏,天下奇伎异艺毕集,一月方散,他自己也好几次微服去观赏。他又听说吐谷浑(鲜卑之流入青海部落)行波斯马,放在青海草原,能生龙驹,一日千里,他就入雌马两千匹于川谷以求"龙种",种种荒诞不经之事就是为了满足他的炫耀欲。杨广最后一次出游江都,因遍地变民武装截断了他的归路,他只好在江都住了一年多,最后被亲信大将宇文化及绞死,死时才五十岁。强大的隋王朝也跟着完完。

  杨广跟他的前辈石虎、高洋之流的暴君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石虎、高洋之流的荒淫凶暴,可以直接从行为上观察出来,杨广则不然,他给人的是一种非常厚道非常理性的印象,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人民在不知不觉中受其荼毒。他把暴行间接化和制度化,使其成为一种合法的暴政。这暴政表面上好象不是杨广的本意,实际上却恰恰是他的本意,而且他的本意比官员们更恶毒,所以对人民的伤害就更大,人民的还报也就更为惨烈。以隋王朝力量的雄厚,如果杨广只是中等暴君,帝国可能仍承受得住,不致迅速覆没;得杨广的暴政太全面了,他在短短的十五年中,就灭掉这个空前富庶强大的帝国。

  杨广绝顶聪明,这是他的优点;但聪明人都有自视过高、瞧不起他人的弱点,尤其是听不进相反的意见。如果不能战胜这个弱点,聪明就可能成为一把自伤的利剑。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杨广不能也不愿意战胜自以为是的弱点,他尝对大臣宣称:"我天性不喜欢听相反的意见,对所谓直言敢谏的人,都说他们忠诚,但我最不能忍耐。你们如果想升官晋爵,一定要听话。"事实证明,杨广的聪明对他自己和他的国家起了极为有害的作用。

52书库推荐浏览: 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