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这里哭泣_余杰【完结】(99)

阅读记录

  岳飞只有服从圣旨撤军,这样做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后人所说的"愚忠"。

  撤退开始时,几十万军民都在大骂宋帝国的宰相秦桧,骂他是亘古未有的大奸臣,十二道金字牌一定是秦桧"娇诏"。岳飞知道这不是秦桧的错,他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连下十二道假圣旨;如果下了也一定会招致屠灭九族的膺惩。

  四

  岳飞回到了宋帝国的临时首都临安(杭州)。

  此时的杭州一派歌舞升平的气氛。达官贵人恣情纵欲,谈话的主题离不开醇酒和女人,没有人谈论战争,更没有人提起女真人。著名的诗人林升为此作了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赵构皇帝在金銮殿"热情地欢迎"凯旋旋归来的帝国功臣。岳飞的官位上调了一级,升为副国防部长,自此在首都办公。

  岳飞离开了他的军队。

  没有岳飞的岳家军战斗力一定会大打折扣,这点岳飞知道,皇帝也知道。但皇帝仍坚持岳飞在首都办公,理由是岳飞应该享受一下,不能再上前线吃苦了。

  岳飞不适应衙门,清谈和写歌功颂德的"八股文"他一样也不会,可坐办公室就是作这些折磨人的无聊事。他不习惯别人,别人也不习惯他,没几天就在朝中陷入孤立。

  一个月下来,岳飞象害了一场大病。他无法继续忍受下去了,就向皇帝呈上了辞呈,请求回乡种地。皇帝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岳飞是个"人才",宋帝国的建设需要"人才"。

  岳飞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在国防部上下班。

  岳飞的部将经常来首都汇报军情,每次来首都都免不了要拜见自己的元帅,带来消息说岳家军的将士都在想他,希望元帅能回去指挥他们建立丰功伟绩。

  岳飞的部将拜见岳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将帅在一起叙叙旧属情理之中;更何况岳飞身为副国防部长,有职能和义务听取边将汇报军情。可在皇帝和宰相眼中,这一切很不正常。岳飞如和岳家军保持联系,就依然有影响帝国命运的实力,他们需要的就是岳飞没有任何影响力。

  岳飞在国防部才上了三个月班,就被皇家警察抓起来了。罪名是"企图重掌兵权。"

  最高法院(大理寺)会审岳飞时,岳飞在院长周三畏面前脱下衬衣,露出了镌刻在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看了这深入肤理的四个大字,周三畏突然良心发现,挂起官印回老家种田去了。

  岳飞的罪名无法成立,皇家警察只好把他送到秘密刑室。这里不是要审迅你犯了什么罪,而是要你承认早就议订好的"罪行"。

  在皇家秘密刑室,岳飞看到了自己的猛将张宪和爱子岳云,二人是在一个月前被捕,此时已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二人的罪名是"企图谋求岳飞重掌岳家军。"

  接下来的几天,岳飞在刑室里领教了"烙铁"和"老斧凳"等惨无人道的酷刑。岳飞不愧是钢筋铁汉,强加在他身上的罪名他一样也不承认。

  人们无法理解,象岳飞这样的爱国英雄,就是落到完颜兀术手里也会被敌人待如上宾;可他誓死效忠的祖国却用"铬铁"和"老斧凳"对付他。

  奄奄一息的岳云和张宪劝岳飞向皇帝申冤,因为皇帝也许根本不知道岳飞在受苦,一定是奸臣秦桧瞒着皇帝干的。岳飞知道皇帝不会见他,就象小偷不愿碰到失主一样。他明白自己的真正罪名是他那无与伦比的聪明,因为只有他知道皇帝才是真正的幕后主谋,而臣民百姓则认定秦桧是主谋。

  当所有酷刑都无效时,岳飞又回到了最高法院,在那里看到了昔日的上司张俊。张俊的身后是岳飞的部将王贵。

  岳飞有充足的自信认为张俊会为他鸣冤。在讨伐土匪张成集团时,他和张俊并肩作战,在张俊的栽培下立下大功,自此脱颖而出。战后论功行赏时,张俊把岳飞的功劳录为第一。

  岳飞万万想不想,张俊竟在公堂上证明岳飞有罪?!

  岳飞无法想到,自己尊敬的上司也成了嫉妒的仆人。在张俊心目中岳飞是"小字辈",在对方未发迹时也许会给予提拔重用,可一旦对方接近甚至超越自己就难以忍受了。岳飞后来取得了远远超越张俊的战功,张俊的光辉生涯因为岳飞的成功日益黯淡。淮西战役时,张俊在自己的防区被数量占劣势的女真兵团打败,前来增援的岳家军则反败为胜,那时岳飞的兵力只有张俊的三分之一。征讨杨幺时,岳飞记念前恩,把俘获的敌方战舰献给昔日的恩主张俊,可张俊心里居然不是个滋味。半年前,张俊知道皇帝和宰相猜忌韩世忠将军,就试图联合岳飞分掌世忠的兵权。岳飞说韩世忠将军是中兴名将,夺其兵权对韩不公正,对国家则有害无益。张俊发现岳飞的品格力量远远超过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快又加深了一层......

  岳飞的人格力量确然非常人能比:在岳飞生涯的光辉时刻,南宋另一位中兴名将吴玠最为敬仰岳飞,两人成为至交。有一次吴玠拜见岳飞,特意购置了一位千娇百媚的美女送给老友以表示敬意。岳飞感谢朋友的盛情,但坚决地拒绝了朋友的"大礼",理由是"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皇上为国家废寝忘食,我辈怎能寻欢作乐?)皇帝为了嘉奖岳飞的战功,决定仿效汉武帝和霍去病的故事,在首都为岳飞建造一幢豪华别墅。岳飞坚决推辞,说:"大敌未灭,何以家为!"

52书库推荐浏览: 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