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故事里的果子是个投胎小能手。
故事里的果子有许多钱。
他说他上小学三年级时,手头的钱已有五万。不是过年攒的压岁钱,只是他日 常没花完的零用钱。他说他老爸来钱容易,搞建筑搞房地产,小半个城市都是他的工
果子的爸爸高中毕业,从工地小工一路干到包工头,再摇身变成土豪大老板。 原始积累的过程像极了他盖的那些楼,平地而起几乎是一夜之间。
越有钱越想赚钱,他醉心生意,天天早出晚归,夜夜应酬到大醉。和别的父亲 一样,他自然也关心儿子,每天见面必问:今天要多少钱?
要多少给多少,天天给。他养儿子的方式就两个字:给钱。
有时累了,他歪在真皮沙发上,爱马仕手包整个扔过去:儿子,自己拿。
拿得少了张嘴就骂:宝器(傻),没出息,老子的钱不都是给你挣的吗?
那时的孩子流行玩四驱车,一个车的顶配需要2000元,果子眼睛都不眨地掏 出钱来,随手指了指:给我来三个车车。玩具店的老板吓着了,别的小孩花60元买个四驱车都要父母陪着,这孩子一 个人顶别人100个。老板不敢卖给他,怕钱是偷来的。
后来又卖了,旁边有人告诉了他这是谁的儿子。
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不可能不畸心。
小学毕业,果子已是近驰名的小恶少,年纪轻轻耍上了大哥。
那时每天都有人代他写作业,还帮带早餐,学校篮球场只要他去了,呼啦啦让 出好大一块空地。他那时网罗了一帮兔崽子,按人头发工资,组团在校园收保护费。
钱他当然不缺,就是想耍牛X,钱不是目的,欺负人时的快感才是,高他一头 的他也不惧,照欺负不误。
他常领着人把高年级同学打得满世界跑,边跑边尿裤子,边跑边捂着嘴哭,连 声救命也不敢喊。
这样的坏小子,当然无心学习,上课几乎就是为了逃课,逃也要逃出花样来, 在老师目子底下逃走才叫有面儿。老师刚一转身写板书,他就兔子一样蹿起 来,手指塞进嘴里嘀里里一个呼哨,四五个帮凶瞬间蹦上窗台,眨眼间就越过 操场翻到了校门外。
帮凶们帮得很积极,因为有现金奖励。
老师的胃疼也被气得很积极,每天上课时都提心吊胆,久之,被逼出了一副侧 着脑袋写板书的能耐,以及颈椎炎。
说也奇怪,旷课那么多,成绩却不见落,一直在中游徘徊。
念成绩排名时,老师摘下眼镜摇摇头:果子,你但凡把心思多放在学习上一点 儿的话……
底下的学生在笑:老师,果子刚又翻窗户跑了。
又指着窗台上的人民币说:他还打赏了小费给您。
初中时,全校最富的是果子,比老师富,比校长富。
四驱车当然不玩了,什么新鲜他玩什么,架子鼓、电吉他、烧油的遥控直升 机,满满一屋子高达,限量版运动鞋也是一屋子,一水儿海外代购的。别人还 没混到黄钴买家时,他早就是某宝皇冠买家了。
他还组织了十几个半大小子,采购了西瓜刀十几把,学着《古惑仔》里的造型 用毛巾绑在手上,按人头发完打架费就拉出校门外打群架。
最狠的一架是和高中生干,青瓜蛋子下手没轻重,伤了好几个,他自己也伤 了,结结实实一钢管砸在他肩上,离后脑两寸不到。
老师根本管不动,喊家长也没用。
果子妈妈从很年轻时就开始当少奶奶,半生都活在麻将桌上,和大部分少奶奶 —样,逛商场和打麻将就是人生。
如果逛街shopping分段位,她铁定是黑带九段,如果四川麻将有学位,她板上 钉钉是博士后。除此之外,她啥也不懂,啥也不会。
她自己几乎也是个孩子,自然也管不了孩子。
果子惹的祸,她只会赔钱摆平,果子没被开除,全靠送礼搞定。赔钱送礼时是 不出面的,她没怎么踏入过社会,人情世故不懂也不屑,于是只管掏钱,办事 全靠牌友。
掏钱她不心疼,心说,反正家里的钱花不完,反正果子爸又能挣,反正挣来 的钱自己家人不花,也会被外人花了去……妈皮(四川方言粗口),那个小 狐狸精!
果子爸那时犯的是有钱人的通病,一周有三天不着家,所有人都知道他在外面 养了别的女人。果子那时和他爸的感情始终不深,这或许是最大的原因。
家里的东西砸碎了又买,买了又砸,一天到晚吵个不停。吵归吵,养家的钱还 是照给的,包括给果子的钱也没停。
果子爸不懂怎么和家人交心,自己做下了初一又做下了十五,也没什么脸面教 儿书故人,只是一味给钱,买一个耳根清净。
果子只当他是台提款机,无限透支的那种。
家不成家,爹没爹样,儿子也眼瞅着快成土匪了。
偶尔麻将桌上果子妈叹口气,身旁的牌友立马阿谀:莫操心,男孩子嘛,不怕 小时候多养出点儿悍性,这样长大了才敢闯敢拼。
她点点头,觉得很有道理,接着又叹气:天天打架,都没见他守在屋里头陪 陪我……
牌友出损招儿:听说现在爱打网络游戏的孩子都不爱往街上跑,都老老实实 待在家里。
果子妈点赞,好主意!
52书库推荐浏览: 大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