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粮仓_高峰【完结】(13)

阅读记录

  刘统勋的声音重得像铁:“皇上!”

  “皇上?”米汝成震愕了,“和尚要你把图送与皇上?”

  “和尚在图中留有一信,信中说,此图之景,是他在雍正朝灾年之时亲眼所见,画了整整三年!”

  “延清,你说,和尚要把这图交给皇上,是为了什么呢?”

  “他在信中没有说,只是留了两句话。”

  “哪两句话?”“和尚说:”送图延清死,不送百姓死‘。“

  米汝成心中又一惊,看着刘统勋:“别说了,我已明白和尚的意思!他是要你冒死献图,以图进谏皇上!”

  刘统勋苦笑:“可我真的不明白,大清国有这么多贤能之士,和尚为什么偏偏要我刘统勋冒此风险呢?”

  “你是大清国出名的诤臣,他不找你找谁?”

  “要是我把此图送给皇上,想必结局只有一条:死。”

  “你不是向来不怕死的么?”米汝成道。

  刘统勋摇了摇头:“不,拿到这幅图的时候,我真的怕了!”

  米汝成看着刘统勋,用目光在掂着他的底气,探问道:“那你是……不敢送了?”

  刘统勋沉默了一会,抬起脸,仿佛在对着自己说:“不,要送!今晚就送!”

  8·乾清宫。

  六十四支碗粗的金龙盘绕大红烛将殿内照得通明。丹樨下跪满了三王五卿、各部大臣、在京四品以上官员,红顶花翎在灯火下闪闪发亮。匍匐在最前排的是辅政的总理王大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鄂尔泰、张廷玉。乾隆高坐在须弥座上,翻阅着厚厚的水情册子。他从册子上抬起脸,扫视了一会众臣,朗声道:“这么晚了在乾清宫叫大起,朕还是头一回,搅了各位的好梦吧?”

  跪伏着的大臣们屏声敛息,暗暗猜度着新大子说这番话的用意。乾隆说得不紧不慢:“往后,朕是少不了半夜搅梦的。——谁还没来?田文镜来了么?”跪伏在地的七旬老臣田文镜回道:“微臣在。”乾隆:“朕曾听皇阿玛说,你田文镜要是躺下睡着了,是三条马鞭子也抽不醒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田文镜为大清国办差,太过劳累了。朕这会儿正想着,让人往你府上再送一条马鞭去,看能不能把你打醒。”“启禀皇上!”田文镜虽是瘦得弱不禁风,却是跪得一丝不苟,老嗓中憋足了前朝重臣的底气,“微臣虽是身如残烛,病虚不堪,却是从不早早躺下睡觉!”乾隆笑了:“从不躺下睡觉?这么说,你是站着睡觉的?”

  殿里响起了笑声。乾隆年轻的脸上也漾起动人的笑容:“朕和田大人在说笑话。

  看来,各位都有神了。半夜三更的,迷迷糊糊地跪着,还能笑出来,不容易。平身吧!“

  众大臣山呼万岁,起立。四位总理王大臣对视一眼,脸上流露出钦佩之色。显然,他们已感觉到新天子与先帝雍正临朝的风格截然不同。乾隆捧起案上的册子又放下,言归正题:“这是朕从工部调来的水情册子,上面记着朝廷每年正月验称黄河水的结果,也记着我大清国每年的水情。册子上用朱墨点着的,都是灵验了的。

  朕数了数,共有八十七个红点子,也就是说,大清国开国九十二年,有八十七年验水验准了。“

  众臣齐声:“皇上圣明!”

  乾隆道:“朕刚才听说,黄河汛兵把验称的黄河水送到了。这是朕骤登大宝之后第一次称水,朕不敢稍有迟缓!把你们叫到身边来,是想借你们的德望,验出一个顺合天意民心的水情,好让天下百姓放心种好今年的粮食。”

  众臣颂唱:“皇上念民艰,定当感泣上苍!”

  9·殿门外。

  刘统勋跪伏在地,身边,摆着他的那卷长轴。

  他内心的声音:“皇上啊皇上,我刘统勋既然有胆送上那图,就已经置生死于不顾了,你再惩罚于我,又有何用?”

  他跪正了些,顺便还扶了扶自己的顶戴,然后深弯下腰去。

  10·乾清宫内。

  乾隆又一次扫视着众臣,众臣安静下来。乾隆的声音既饱满又自信:“鄂尔泰,开秤吧!”鄂尔泰出班,提声唱:“送上黄河之水——!”

  殿门沉重而响亮地开启!十二名禁城护军捧着十二只羊皮水袋次第进入殿内。

  鄂尔泰唱:“送上金瓶银秤——!”

  张廷玉走出,托着一只大盘,盘里放着一只金瓶和一把银秤。太监李小山从盘里取过金瓶,跪下。护军将挂有“子”字木牌的水袋解开,倾水入瓶。瓶口水溢,便有一把金尺在瓶口刮了一下。鄂尔泰唱:“金瓶水满——!”另一太监从盘里取过银秤,李小山将金瓶小心翼翼地放入秤盘。鄂尔泰高唱:“银秤称水——!”

  秤杆硬起,秤绳横移。执秤的太监高声回唱:“一月之水,六斤三两五钱!”

  鄂尔泰高唱:“皇上验秤——!”

  乾隆走到秤前,伸手扶了扶秤杆,看了看秤,微微一点头。

  鄂尔泰唱:“六斤三两五钱,记——!”

  即有御前司官在册子上录下数目。鄂尔泰唱:“验二月之水——!”

  金瓶里的水倒入一口青花龙缸,护军将第二袋黄河水倾入金瓶。

  一切如仪……

  那执秤的太监看了秤,回唱:“二月之水,六斤二两七钱!”

  鄂尔泰高唱:“皇上验秤——!”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