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十五年祭_李建军【完结】(37)

阅读记录

  在我们的印象中,社会对作家总是肃然起敬。但作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光彩的头衔下是凡胎俗人,是会生产作品也会生疮害病的血肉之躯,同样是需要关心需要爱护的。浅显的道理兑现到现实中却时时犯糊涂。陕西作家在中国文坛上有"秦军"的美号,这是一支令人骄傲的队伍,可是陕西作协大院,也就是你自1976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生活的地方,那种破败零落怕是没有任何一个称作机关的地方能类比了。三十年代盖起来的平房,屋瓦上荒草萋萋,白蚁咬断了房梁,一边坍塌下来,另一边支撑着照样办公;四处漏风的房内没有暖气,煤数着块儿定量分配,严酷的冬季火炉子半天将屋内也烤不暖,人们捂得严严实实才能处理公务。你的《平凡的世界》就是在这样一间小屋里写出来的,你嫌生炉子费事,耽误时间,干脆连火也不生。改变这一切是需要钱的,作协不会挣钱,而我们的国家经济正在爬坡,自然也不会轻易将钱花在这种不会创造经济效益的地方。你就长期在这么一个院子里工作、生活。这是一个处处弥散着冷森森阴风的环境,或用有人调侃的话讲,是拍摄《聊斋》的理想外景地,灾魔病魅自然会来游荡。仅这一两年,就有张诏清,杜鹏程、余念不该那么匆忙地走了。老杜赫赫一位中外驰名的作家,几次住院作协竟无钱清账,弄到医院扬言要扣病人作为人质的份上。如今你又随了他们而去。还有与病魔正在搏斗的人,年龄并不大的作家,而且是在与癌症搏斗。多么令人心寒的事实!杜鹏程逝世后,你曾在今年第一期《延河》上发了篇悼文,谈到作家劳动的艰辛,你说,每次看到老杜重病缠身的样子,"就不由想到了自己的未来。我感到你现在的状况就是我未来的写照。"你的口气如此悲凉,感情如此沉重,莫非有了什么预感这悼词不幸竟真成了谶语!什么时候,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精神财富的作家,能与他们的创造真正等值如果这样,我们的哀痛和恨憾就会少多了。

  第45节:第二辑忆念(5)

  你在42岁的时候告别了这个世界。生命提供给你显示才华的时间很短,但你已做出了为人叹服的成就。你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等,是你留给这个世界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财富。你以你的奉献装点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百花园,这个花园里开放着你的花朵,这花朵是不会衰败的。你以你的智慧丰富了读者的心灵,使他们深刻体验了由你的刘巧珍、德顺爷、孙少安、孙少平、贺秀莲、田晓霞们带给情感的激动和理性的思索。你有遗憾,遗憾是巨大的;你也有慰藉,而慰藉是远久的。你的艺术创造连同你将永存人们心中。

  此刻,在远离你的京城,我分明又听到了你的脚步声,那熊一样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你不过是去远行。我们大家都会为你的远行祈祷祝福。

  1992年11月20日夜于北京

  财富

  --献给路遥

  李天芳

  没有人会相信作家缺钱,更没有人会相信路遥这样的明星级作家缺钱。他的猝然病逝沉重地打击了读者、朋友和同辈人,阴霾久久地笼罩着人们的心,哀伤和惋惜之情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人的身上流泻出来。一位很久未见的青年朋友登门拜访,感叹唏嘘地对我说:"作家太可怜了,辛辛苦苦地写呀写,一辈子手里能有几个钱像路遥这样的也不过二三十万吧"

  二三十万我愣愣地望他一眼,沉沉地摇着头。这个数字对死者说来,恐怕是个天文数字。

  他吃惊地频频追问:"没有?怎么会没有?他一本本出书,一次次获奖,还没有这点钱?眼下好赖跑点买卖,谁手里没有几十万?更别说那些走红的歌星、影星!"

  我无以作答,更加沉沉地摆摆头,一凭他满脸的困惑质疑,却倏地想起平日路遥有几次跟我有关钱的谈话。

  大约是春节期间吧,他来我家闲聊。路遥一向是谈话高手。他视野宽阔,兴趣广泛,思维十分活跃。特别在他投入时,时时会有精采的议论和智慧的火花迸发出来。从来不会让你感到乏味。这一点无论过去我们同在延安生活,还是后来一起在作协大院朝夕相处,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谈话往往大至国际风云的变幻,小到田间地头的趣闻,至于飞碟的神秘出现,外星人的似有若无,更是他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那一天我们的谈话却怎么也摆脱不掉金钱这个俗物。

  不管作家们如何钟情于改革,如何欢呼它、颂扬它,但当它的脚步日渐逼近真正到来之际,灵魂工程师首先感到的还是它对自己的挑战。报纸上见天见日披露的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公费医疗制度改革、退休养老改革等等,一样一件都在说明社会主义大锅饭是吃不成了,要你自己掏腰包。而这一切对所有人则一律平等,它不因为你是作家,你曾为它讲过一大箩筐的好话,你就可以少给一个铜板。作为刚刚步入中年的路遥,上有高堂健在,下有未成年的子女,他可能比谁都更加敏锐地意识到生存的挑战和未来的负担。那天他带着明显的焦虑又不失他惯常的幽默对我说:"把他的,咱们从小就知道喊依靠组织依靠党,党好像灵醒了,眼看着依靠不成哩!"

  我笑道:"党早该灵醒了,这么沉重的包袱谁能背下去再背下去更不得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