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_梁启超【完结】(35)

阅读记录

  所采用之方法字样。

  第十一条 同第十二条 中国得由满洲铁路之支路修一铁路至直隶疆界之长

  城而止。

  至是而李鸿章病且殆矣。鸿章以八十高年,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

  忧郁积劳,已乖常度。本年以来,肝疾增剧,时有盛怒,或如病狂,及加以俄使,

  助天为虐,恫喝催促,于邑难堪,及闻徐寿朋之死,拊心呕血、遂以大渐,以光

  绪二十七年九月廿七日薨于京师之贤良寺。闻薨之前一点钟,俄使尚来促画押云。

  卒之此约未定,今以付诸庆亲王王文韶。临终未尝口及家事,惟切齿曰:可恨毓

  贤误国至此。既而又长吁曰:两宫不肯回銮。遂瞑焉长逝,享年七十八岁。行在

  政府得电报,深宫震悼。翌日奉上谕:朕钦奉懿旨。大学士一等肃毅伯直隶总督

  李鸿章,器识渊深,才猷宏远,由翰林倡率淮军。戡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朝

  廷特沛殊恩,晋封伯爵。翊赞纶扉。复命总督直隶兼充北洋大臣,匡济艰难,辑

  和今外,老成谋国,具有深衷。去年京师之变,特派该大学士为全权大臣,与各

  国使臣妥定和约,悉合机宜。方冀大局全定,荣膺懋赏。遽闻溘逝,震悼良深。

  李鸿章著先行加恩,照大学士例赐恤,赏给陀罗经被。派恭亲王溥伟带领侍卫十

  员,前往奠醊. 予谥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入祀贤良祠,以示笃念荩

  臣至意。其余饰终之典,再行降旨。钦此。

  其后复赏银五千两治丧。赏其子李经述以四品京堂,承袭一等侯爵,李经迈

  以京堂候补,其余子孙,优赏有差。赐祭两坛。又命于原籍及立功省份及京师建

  立专祠,地方官岁时致祭,列入祠典。朝廷所以报其勋者亦至矣。而此一代风云

  人物,竟随北洋舰队,津防练勇,同长辞此世界此国民。吾闻报之日成一挽联云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

  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第十章结 论

  --------------------------------------------------------------------------------

  李鸿章与古今东西人物比较  李鸿章之轶事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

  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虽然,其

  人物之位置果何等乎?其与中外人物比较,果有若何之价值乎?试一一论列之。

  第一,李鸿章与霍光。史家评霍光曰不学无术,吾评李鸿章亦曰不学无术。

  则李鸿章与霍光果同流乎?曰:李鸿章无霍光之权位,无霍光之魄力。李鸿章谨

  守范围之人也,非能因于时势行吾心之所安,而有非常之举动者也。其一,生不

  能大行其志者以此,安足语霍光?虽然,其于普通学问,或稍过之。

  第二,李鸿章与诸葛亮。李鸿章忠臣也,儒臣也,兵家也,政治家也,外交

  家也。中国三代以后,具此五资格,而永为百世所钦者,莫如诸葛武侯。李鸿章

  所凭藉,过于诸葛,而得君不及之。其初起于上海也,仅以区区三城,而能奏大

  功于江南,创业之艰,亦略相类。后此用兵之成就,又远过之矣。然诸葛治崎岖

  之蜀,能使士不怀奸,民咸自厉,而李鸿章数十年重臣,不能辑和国民,使为已

  用。诸葛之卒,仅有成都桑八百株,而鸿章以豪富闻于天下,相去何如耶?至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之诚,亦或仿佛之。

  第三,李鸿章与郭子仪。李鸿章中兴靖乱之功,颇类郭汾阳,其福命亦不相

  上下。然汾阳于定难以外,更无他事,鸿章则兵事生涯,不过其终身事业之一部

  分耳。使易地以处,汾阳未必有以过合肥也。

  第四,李鸿章与王安石。王荆公以新法为世所诟病,李鸿章以洋务为世所诟

  病,荆公之新法与鸿章之洋务,虽皆非完善政策,然其识见规模决非诟之者之所

  能及也。号称贤士大夫者,莫肯相助,且群焉哄之,掣其肘而议其后,被乃不得

  不用佥壬之人以自佐,安石鸿章之所处同也。然安石得君既专,其布划之兢兢于

  民事,局面宏远,有过于鸿章者。

  第五,李鸿章与秦桧。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

  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

  之曰狂吠而已。

  第六,李鸿章与曾国藩。李鸿章之于曾国藩,犹管仲之鲍叔,韩信之萧何也。

  不宁惟是,其一生之学行见识事业,无一不由国藩提携之而玉成之。故鸿章实曾

  文正肘下之一人物也。曾非李所及,世人既有定评。虽然,曾文正,儒者也,使

  以当外交之冲,其术智机警,或视李不如,未可知也。又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

  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而李则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

  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

  第七,李鸿章与左宗棠。左李齐名于时,然左以发扬胜,李以忍耐胜。语其

52书库推荐浏览: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