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_梁启超【完结】(5)

阅读记录

  亦可怜矣。试一读曾文正集,自金陵克捷以后,战战兢兢,若芒在背。以曾之学

  养深到,犹且如是,况李鸿章之自信力犹不及曾者乎?吾故曰:李鸿章之地位,

  比诸汉之霍光、曹操、明之张居正,与夫近世欧洲日本所谓立宪君主国之大臣,

  有迥不相俟者,势使然也。

  且论李鸿章之地位,更不可不明中国之官制。李鸿章历任之官,则大学士也,

  北洋大臣也,总理衙门大臣也,商务大臣也,江苏巡抚湖广两江两广直隶总督也。

  自表面上观之,亦可谓位极人臣矣。虽然,本朝自雍正以来,政府之实权,在军

  机大臣(自同治以后,督抚之权虽日盛,然亦存乎其人,不可一例),故一国政

  治上之功罪,军机大臣当负其责任之大半。虽李鸿章之为督抚,与寻常之督抚不

  同,至若举近四十年来之失政,皆归于李之一人,则李固有不任受者矣。试举同

  治中兴以来军机大臣之有实力者如下:第一 文样沈挂芬时代  同治初年第二

  李鸿藻翁同龢时代 同洽末年及光绪初年第三 孙毓汶徐用仪时代 光绪十年

  至光绪廿—年第四 李鸿藻翁同龢时代 光绪廿一年至光绪廿四年第五 刚毅荣

  禄时代   光绪廿四年至今案观此表,亦可观满汉权力消长之一斑。自发捻以

  前,汉人无真执政者,文文忠汲引沈文定,实为汉人掌政权之嚆矢。其后李文正

  翁师传孙徐两尚书继之,虽其人之贤否不必论,要之同治以后,不特封疆大吏,

  汉人居其强半,即枢府之地,实力亦骤增焉。自戊戌八月以后,形势又一变矣,

  此中消息,言之甚长,以不关此书本旨,不具论。

  由此观之,则李鸿章数十年来共事之人可知矣。虽其人贤否才不才,未便细

  论,然要之皆非与李鸿章同心同力同见识同主义者也。李鸿章所诉于俾斯麦之言,

  其谓是耶。其谓是耶,而况乎军机大臣之所仰承风旨者,又别有在也,此吾之所

  以为李鸿章悲也。抑吾之此论,非有意袒李鸿章而为之解脱也。即使李鸿章果有

  实权,尽行其志,吾知其所成就亦决无以远过于今日。何也?以鸿章固无学识之

  人也。且使李鸿章而真为豪杰,则凭藉彼所固有之地位,亦安在不能继长增高,

  广植势力以期实行其政策于天下。彼格兰斯顿、俾斯麦,亦岂无阻力之当其前者

  哉?是故固不得为李鸿章作辩护人也。虽然,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

  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

  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此吾于李鸿章之地位,所以不得

  置辩也。若其功罪及其人物如何,请于末简纵论之。

  第三章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

  李鸿章之家世 欧力东渐之势 中国内乱之发生 李鸿章与曾国藩之关系李

  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父名进文,母沈氏,有子四人,

  瀚章官至两广总督,鹤章昭庆,皆从军有功。鸿章其仲也。生于道光三年癸未

  (西历一千八百二十三年)正月五日,幼受学于寻常塾师,治帖括业,年二十五,

  成进士,入翰林实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也。

  李鸿章之初生也,值法国大革命之风潮已息,绝世英雄拿破仑,窜死于绝域

  之孤岛。西欧大陆之波澜,既已平复,列国不复自相侵掠,而惟务养精蓄锐,以

  肆志于东方。于是数千年一统垂裳之中国,遂日以多事,伊犁界约,与俄人违言

  于北,鸦片战役,与英人肇衅于南。当世界多事之秋,正举国需才之日。加以瓦

  特氏新发明汽机之理,艨艟轮舰,冲涛跋浪,万里缩地,天涯比邻,苏伊士河,

  开凿功成,东西相距骤近,西力东渐,奔腾澎湃,如狂飚,如怒潮,啮岸砰崖,

  黯日蚀月,遏之无可遏;抗之无可抗。盖自李鸿章有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始

  有关系之时代,亦为中国与世界交涉最艰之时代。

  翻观国内之情实,则自乾隆以后,盛极而衰,民力凋敝,官吏骄横,海内日

  以多事。乾隆六十年,遂有湖南贵州红苗之变,嘉庆元年,白莲教起,蔓延及于

  五省,前后九年,(嘉庆九年)耗军费二万万两,乃仅平之。同时海寇蔡牵等,

  窟穴安南,侵扰两广闽浙诸地,大肆蹂躏,至嘉庆十五年,仅获戡定。而天理教

  李文成、林清等旋起,震扰山东直隶,陕西亦有箱贼之警。道光间又有回部张格

  尔之乱,边境骚动,官军大举征伐,亘七年仅乃底定。盖当嘉道之间,国力之疲

  弊。民心之蠢动已甚,而举朝醉生梦死之徒,犹复文恬武熙,太平歌舞,水深火

  热,无所告诉,有识者固稍忧之矣。

  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历观古今以往

  之迹,惟乱世乃有英雄,而平世则无英雄。事势至道咸末叶,而所谓英雄,乃始

52书库推荐浏览: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