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谣_黄国荣【完结】(46)

阅读记录

  当她第一次坐在莫望山身后的三轮车上去火车站卖书时,她一路上低着头。她感到满街的人都在看她,看她这女书贩。她很不喜欢这个称呼,她已经习惯了人家叫她老师,每当听到别人叫她华老师,她发自内心有一种自豪和光荣,每当教师节,学生们拿着小纪念品来到她面前,说祝老师节日愉快时,她总会激动得流泪。现在这一切都只能成为历史,她再享受不到这份自豪和光荣,只能成为一个女书贩,一个一天到晚只知道赚钱的书贩子。她人坐在车上,心却在乱飞。当她在火车站第一次听到莫望山叫卖时,她很害羞,好像她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她好奇地偷眼看莫望山,他毫无反应,十分地投入。他不停地在叫卖,在为读者推荐图书。什么路遥的最新力作《平凡世界》,什么写唐山灾难与人生的《大地震》,什么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他这一吆喝,涌上来的人还真成倍增加。他再给不同的人,推荐不同的书,常常加上自己的读书心得。跟这个说这《第二次决战》把国民党高级将领与共产党在思想上灵魂里的再次较量写得活灵活现,作者自己就是国民党将领的后代,你买去看,看了要是不值,你找我。跟那个说这《长征》是外国人写的,那才叫真实,公允,是外国人看我们这举世无双的壮举。他这么一说,别人就都掏钱买了。华芝兰觉得莫望山回城后,变了个样,他再不是那个寡淡沉默的人,也不再看一切都无所谓。或许在他脑子里,衙前村始终不是他的故乡,那知青屋也不是他真正的家,那里没有他想多说的话,也没有他想多干的事,他只是在思考,只是在等待,只是在积聚。现在他不同了,他回到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店,有了自己想做的事。华芝兰还感受不到这些,她还没有完全介入他这个新的事业和新的世界。她不推销,也不叫卖,只顾收钱。

  今天是她头一次独自出去流动售书,莫望山要到出版社去进新书。跟莫望山卖了五天书,她已经熟悉了上车站的路,也学会了蹬三轮。蹬三轮跟骑自行车大不一样,自行车两个轮,把握方向、拐弯,只要意念到,手上的动作细微到几乎没有就掌握了。三轮可不一样,必须有明确的动作,而且动作必须到位才能拐弯,才能把握方向,要不不是碰墙,就是下沟。为这华芝兰在院子里可没少练,屁股都磨痛了。

  "你还是到火车站那老地方卖,那里过往的人多。"

  "嗯。"华芝兰不说哎,说嗯。

  "收钱的箱子关好,车站的小偷挺多。"

  "嗯。"

  "我进完书回来就去找你,我再带点新书去。"

  "嗯。"

  "小心点,要有人捣乱就找车站的警察,那两个警察我常给他们递烟,挺不错的。"

  "嗯。"

  "中午饭之前我一定赶到,我给你买了盒饭带去。"

  "嗯。"

  "爸爸,我也跟妈妈去好吗?"莫岚跟莫望山说话总带点娇气。"暑假作业还没做完哪。"

  "我都做一大半了,还早呢!妈妈一个人,上厕所都没人换她,我想陪妈妈卖书。"

  莫望山觉得莫岚说得有道理,"也好,不玩啊,陪着妈妈,帮妈妈看着钱箱子。芝兰你说呢。"

  "嗯。叫她去,也好帮帮我。"

  莫望山到人民社去进《毛泽东传》,这书是崔永浩提供的消息。昨天晚上,莫望山在庙街溜达,经过大江书局顺便进去看了看。大江书局的老板叫崔永浩,这名字很像朝鲜人,人长得也像朝鲜族。崔永浩不是朝鲜族,也不是江都市人,是陕西人。说起来这人有点魄力,也有点眼力,他认为江都将会是全国最大的图书集散市场。这里南北交通贯通,东西交通便利,陆地有火车汽车,水上有江轮。可以辐射四个省。所以他离家,跑到江都来开书局,他把书局挂靠在江都市民政局下面一个残疾人福利机构。莫望山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挂靠到残疾人福利机构下面,崔永浩告诉他,残疾人开的企业可以免税,他店里真还有个瘸子。这事让莫望山长了见识,什么事情里都有学问,而且学问很深,学无止境。他感到自己头脑太简单,所以连个批发权也没拿下来。大江书局有批发权,他们的书品种少,数量大,门市后面就是一间大仓库。杂志图书一块儿搞,杂志比书还好批。莫望山翻了翻,没有什么正经杂志,都是些地区级的文艺文化杂志,里面不是传奇,就是内幕,再就是案例,档次很低。莫望山问看摊的小姐,走得怎么样。在业内,批发销售书刊,批发得好不好,销售得好不好,不说批得怎么样,销得怎么样,而说走。小姐说杂志比书走得好,昨天那本《江汉文艺》一上午就走了五千。莫望山问最近来什么新书?崔永浩说明天有新书,人民社出了本《毛泽东传》,说是外国人写的。今天就有好几个小摊来打听。莫望山一听,心里一紧张,自己怎么连听都没听说。他表面上还是没露声色。莫望山离开大江书局,立即找公用电话找沙一天。自从华芝兰来江都后,莫望山在华芝兰和莫岚面前从来不提沙一天,打电话也是避着她们。莫望山请沙一天帮个忙,给人民社的汪社长打个电话,他们出了本《毛泽东传》,让他关照一下,他要三百本,付现金。这个忙沙一天自然要帮,举手之劳。

  莫望山提书回到店里,立即拿五十本绑到自行车上,直奔火车站。

52书库推荐浏览: 黄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