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关于嘉庆遇刺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和|党羽所为。和|为乾隆时炙手可热的权臣,嘉庆初年,乾隆帝退为太上皇,嘉庆帝登基,但和|把持朝政大权,遍置党羽,不把嘉庆帝放在眼里,屡次与嘉庆帝发生矛盾。乾隆帝死后,嘉庆帝立即将和|处死,查抄其家产。但和|党羽遍布朝野上下、宫廷内外。嘉庆帝处死和|,给自己树立了大批敌人。
不管凶手是谁,上述传闻都反映出嘉庆面临的政局是不太稳定的。在行刺事件中,嘉庆虽然没有受半点皮肉之伤,但心理打击相当大,这给他本来就很焦灼的内心增加了很大负担。
嘉庆十八年,农民起义军公然冲进他的统治心脏紫禁城,在城楼上插反旗,直逼皇后住所,意欲捣毁金銮殿。皇宫乃皇权象征,丢掉皇宫意味统治基石的崩溃。这是对他统治能力的极端藐视和否定。虽然起义被镇压了,但他再次感到了自己的无能。
嘉庆皇帝整治腐败可谓不遗余力,可总难以改观。贪官污吏盘根错节,损公肥私,专权败政,至相当严重程度,甚至出现了贪官杀清官的荒唐事!更为奇怪的是,堂堂兵部行印(即中央军事国防最高行政机构关防)竟然不翼而飞,是丢失,还是被盗?是无意疏忽失落,还是另有阴谋策划?嘉庆苦苦追查,可一直无法弄清。嘉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自己的王朝吏治败坏至何种地步,但是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扭转日益腐败的吏风。
让嘉庆更加伤脑筋的是社会动荡,不稳定迹象益加明显。直隶、山东、河南、四川、江南、安徽、湖北、山西、黑龙江等地,均有民间宗教活动,且教门名目数十,徒众多为农民。浙江宁波府有生员,组织破靴党,包揽诉讼,挟制官长,“甚至有动众劫掠、棍械伤人情事”。由于天灾人祸,百姓无以为生,规模不大的造反经常爆发,如嘉庆二十三年山西省交城、平阳、霍州一带,流民聚集,大山连接,占山为王。和顺、榆次、平定、辽州等处,成为造反农民盘踞要点。他们或下山掠夺,或进入城镇劫富济贫。内蒙古、京畿和直隶地方,民被逼为盗,数十成群。
嘉庆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乾隆)在世的时候,天下太平,轮到自己坐江山,怎么会如此棘手?为了那些长期阻挠国家振兴的老大难问题,他呕心沥血,费尽心机,苦斗二十五年,可是依旧如斯,怎不叫他觉得失望、烦闷和伤感呢?面对日益衰败的国家,他感到无能为力,但是又无法从数不胜数的公务中抽身自拔,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的身体必然走向恶化。
嘉庆帝从病倒至归天,还不到一天工夫。虽然死前没有任何征兆,但是导致猝死的最大的祸首却是长期的劳累、伤神、压抑、苦恼、忧郁和烦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十年来,他为治理这个封建大国殚心竭力,付出了全部心血。他曾经有扭转王朝颓败的豪情,也敞露出以振兴国家为己任的雄心抱负,但他的才能不足以带领大清帝国走向中兴,他根本无力驾驭这个动荡不安的封建后期社会。
第122节:慈禧荒淫的私生活
慈禧太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1851年)入宫,封懿贵人,六年生子载淳(同治帝),进懿贵妃。同治即位后,与恭亲王等密谋杀肃顺,垂帘听政。光绪即位后,仍听政。光绪亲政后,因无实权,发动戊戌政变,被其挫败,将光绪囚于宫中。光绪二十一年,光绪卒,次日,慈禧亦卒。葬于东陵。
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但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慈禧也有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可思议。
北京琉璃厂有个叫张春圃的琴师,以为人弹琴糊口。他为人戆直且朴野,琴技出神入化,在士大夫中口碑极好。慈禧闲来无事想学琴,听到张春圃的名声,就把他召入宫里弹琴。据说弹琴的地方在寝殿的西厢房,正屋有七大间,慈禧坐在最西边一间,距离西厢房很近。张春圃在宣召时就与太监约好,不能跪着弹,必须坐着才可以弹好,太监一口许诺,所以不让他对着慈禧的面。
西厢房摆着七八具琴,都是金弦玉轴,极其华贵,张春圃试弹都不合节拍。接着听到慈禧说:“可将我平日所用的琴取来让他弹。”太监奉命取来给张春圃。张春圃一落指,觉得声音十分清越,连声称赞:“好琴好琴。”张春圃弹了一首,稍作休息。忽然见有几个穿乳母衣服的人携一个十岁左右的幼童过来,衣服极华美。幼童见了琴就用手指玩。张春圃阻止说:“这是老佛爷的东西,动不得。”幼童瞪目看着他。旁边一个妇女即责备张春圃:“你知他是谁,老佛爷事事都依他,你敢拦他,你不打算要脑袋了!”张春圃不再说话。
这天张春圃出宫后,后来慈禧又宣召,他宁死也不敢去了。张春圃为人狷介有志节,因为贫穷在厂肆为佣,而其琴法驰名于公卿间。慈禧那天曾命太监传语说:“你好好用心供奉,将来为你纳一官,在内务府差遣,不怕不富贵。”但张春圃自见那个幼童后,绝迹不入宫。同辈问他,张春圃说:“此等龌龊富贵,我不羡慕。”
52书库推荐浏览: 华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