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一点通,青莲把青年领到自己家里。
是这个青年,当晚使她品尝到了做“真正女人”的滋味。以后两人就常常来往了。
从被卜奎“捉双”之后,闵青莲一直闷闷不乐,称病不上班。痛爱女儿的妈妈,摸摸女儿的脑袋,不发烧,问她什么地方不舒服,她也不说;让她去医院,她又不去。
千问万问,女儿不说话,妈妈只好把丈夫找来,女儿怕爸爸。
“我看你什么病也没有──到底出了什么事?你说!”
女儿哼吃了半天,说:“他,他……要跟我离婚。”
关于离婚问题,老夫妇私下商量过,青莲父母有不同意见。老岳母从道德角度考虑,认为都三十来岁了,离婚名誉不好,人家一听说离过婚的人,谁还要呀!
老岳丈不以为然:“当初我就不同意这门婚事。这是历史性的错误。”
老岳母说:“当初不是看着他是张敬怀的秘书吗?人家给省委书记当秘书,用不了三四年就提拔了。可是他当了这么多年秘书,还是伺侯人的小秘书一个。”
青莲呢?她本来也想过离婚,但离婚的理由却不能向父母说出口。
爸爸惊一听“离婚”二字“啊?”叫了一声。因为卜奎被任命为林钢为副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的省委文件,他也看到了,随后说:“这个小崽子,升官了,要当陈世美呀!我打断他的腿!”一只不锈钢手杖把地板敲得通通响。
青莲不得不说出部分真实:“那也用不着,他不是一个男人,他无能……”
老爹一听,明白了,这才冷静下来。
可是怎么离法呢?老爹在考虑:离婚当然得去法院。什么理由呀!总得有个原因吧!最为现成的理由是“感情不合”,但,要离,必须是女儿首先提出,由女儿当原告。不然,他一个警备区政委的女儿叫人给“甩”了,岂不有失体面。
“这小子在哪里?”
“他到林钢去了。”
老爹沉默一刻,说:“等他回来再说!。”
卜奎回到张书记家里,并没有把他在家中“捉双”的“惊遇”,告诉张敬怀。
他感到,自己面临的责任这么重大,工作担子又这么沉重,如果干不好,别说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张书记,连自己都对不起。还没有上任,就先提出离婚,时机是很不适当的。卜奎是那种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人,临行前他想,自己一下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怕干不好,让张敬怀给他指指路。
“让我到林钢工作,任务太大、太重了。怎么把工作干好,我想听听张书记的意见。”
张敬怀想了想,说:“要把工作干好,当然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事。
现在林钢在任的陈书记兼总经理,在建设钢铁公司这个大型企业中,是立了功劳的。但是年纪大了,总要退下来的。你现在是他的副手,如果你工作做得好,将来你要准备担任更重的担子。”
张敬怀在这里停顿了一下,推心置腹地说:“我只说这么几点:
“第一,你现在不是秘书了。你要独当一面,你也是’ 首长‘ 了,也要有私人秘书,也要有很多人围着你,为你服务。最重要的是要把’ 一班人‘ 团结好。
且不可整人。我是挨过整的。你也算挨过整了。无论谁发生了问题,得宽容处且宽容。
“第二,你现在手中有权了。权力这个东西,有两面性。一方面你想干事业,没有权力不行;另一方面,你掌握着权力,如果没有监督,也很容易犯错误。我们常常说,作为一个革命者,有’ 三关‘ :第一是’ 掉头关‘ ,即在战场上,在敌人的监狱中,不怕牺牲;第二是’ 埋头关‘ ,即埋头工作,创造业绩;第三是’ 出头关‘ ,即出头了,升了官,有了名。现在你面临的是’ 出头关‘。很多人过不去这一关。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大多在’ 出头关‘ 阶段;
“第三点,工作中要敢于创造,要敢为天下先。经过文化大革命,形成了这么一种风气:没有’ 红头文件‘ ,报纸上没有说的话,上级领导没有讲过的意见,自己不敢说,不敢讲。一切都’ 惟上,惟文‘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大家都是互相重复,怎么发展?当然创造、改革、创新,可能犯错误。我们要形成一种风气,不创造,不创新,就是错误。有的人一辈子什么错误也不犯,可是什么事情也没干,到死了,犯个最大的错误──白活了。这一点我希望你记住并且付诸实践……就说这几点吧。你不是还要回来吗?你在林钢初步了解点情况,咱们还有机会再说话的。”
“林钢”在林阳市的产值,占该市的百分之八十。林钢号称有三十万职工,从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而轧钢就分大型铁轨、无缝钢管、薄板等等,加上后勤服务,教育科研,直属单位数十个。如果一下问林钢某个职工:“你们林钢总公司下面有多少分公司和分厂?”恐怕大多数人回答不出来。
省委办公厅打电话告诉林阳钢铁公司,说是新任命的副总经理卜奎要先去林钢看一看,由张书记的专车送他。可是林钢一位副总经理说,还是由他们派车接好。次日,林钢来接新副总经理的车,预定是八点钟到首长住宅门口等着,可是车子七点半就在门口等着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