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告别马胜比丘,回到家里。目犍连见到舍利弗突然之间变得庄严安详,颜容和悦,仪表举止都有了特别的风度,跟往常大不一样了。因此感到十分奇怪,他便问舍利弗道:“你肯定得到了特别好的道理,请你一定遵守誓约,详细讲给我听。”当时舍利弗把在路上见到马胜比丘的事一五一十对目犍连说了,目犍连听后顿时心生慧解,善根成熟,当时就远离尘垢,得到了法眼的清净。于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对于佛法心生敬仰,决心放弃外道删阇耶的主张,相约共同前往佛陀的住处,请求佛陀披剃出家。两人门下各一百弟子,都跟着舍利弗、目犍连二位一起投奔佛陀。佛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当即给他们披剃,变成了比丘。佛说:“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将来在我佛法中为最优秀的弟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
目犍连是一位婆罗门教徒,智慧与神通都十分巨大,他是佛教里一个孝敬母亲的榜样,曾到地狱里救度他的母亲,民间传说中便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佛教寺庙里每到农历七月十五日都要举行一次盂兰盆会,诵念《盂兰盆经》,就是一方面纪念目犍连尊者,一方面也借此机会超度各人累世以来的父母师长和历劫冤亲,让他们超生佛国。
经过四五次的吸收徒众,到这时,释迦牟尼的门下已经有了一个一千二百五十人组成的常侍佛陀的庞大僧团,他们开始在摩揭陀国轰轰烈烈地传教,广泛利益众生。
在王舍城期间,摩诃迦叶也归依了佛陀,这个迦叶也就是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迦叶,后来为中国禅宗遥宗为西天祖师第一祖。摩诃迦叶家中非常富有,自幼聪明好学,通古博今,德高望重,在当地极受人民的敬爱。他见到佛陀在树下静坐,面容慈祥和蔼,心生敬重,便立即礼佛出家为比丘。
舍利弗的舅父是著名的长爪梵志,是一位在教学界享有盛名的学者。当他听说舍利弗改信佛教,极为诧异,他想不到像舍利弗这样聪明智慧的人,为什么会归依佛陀。于是,他亲自赶到竹林精舍,想看看佛陀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召力。他见到佛陀第一句话便说:“我一切都不承认。”佛陀立即回答道:“当你这样说时,你岂不就已经承认了一切都不承认了吗?怎么还说一切都不承认呢?”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长爪梵志顿时惭愧无似,当即请佛陀收为弟子。
佛陀在王舍城的弘传佛法,成就辉煌卓越,声名播及故国迦毗罗卫。净饭王想念儿子,于是派使臣到王舍城,迎请佛陀回国。释迦牟尼以前发过誓言,说不成佛便决不回宫,如今已得道成佛,父亲也已老迈,因此便答应了回去。回国之后,全国上下都受到了佛陀的影响和教化,许多释迦族人都纷纷前来求佛度化出家,异母弟难陀、堂兄弟阿难、提婆达多等以及儿子罗睺罗,都跟随佛陀出家为弟子。只有罗睺罗年纪尚小,先做沙弥,这是佛教中有沙弥的开始。王宫里的理发师优婆离也出了家,他是首陀罗种姓。印度是一个极为讲究种姓制度的国家,种姓共有四种,一为婆罗门,为知识的祭司;二为刹帝利,为武士,王室贵族;三为吠舍,为农民、牧民、商人;四为首陀罗,为工匠、奴隶。还有一种贱民,比第四级的首陀罗地位更为低下。种姓之间界限相当分明严格,前二级婆罗门和刹帝利为上等种姓,吠舍和首陀罗为下等种姓,种姓与种姓之间不得通婚,不得共食,不得相互接触和接近,等等。因此,理发师优婆离出家为僧,在当时的印度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举动,没有绝大智慧、勇气和通达的识见是绝对做不到的。
释迦牟尼在故国随缘说法三个月,感化了不少王宫贵族,使他们信奉佛教。后来又离开故国前往别国传道,但不久,就听到净饭王病重的消息,于是立即赶回迦毗罗卫国。净饭王见到佛陀回到身边,便安详地离开了人间,享年九十七岁,一说九十三岁。
安葬了父亲,释迦牟尼就暂住在迦毗罗卫城外的尼拘律尼园,按入世间的说法,这也就是在尽孝道吧。有一天,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和妻子耶输陀罗突然率五百名释迦族妇女前来请求佛陀接受她们出家,但遭到佛陀拒绝,因为当时从没有女人出家修行的。但摩诃波阇波提等人意志非常坚决,竟自己剪去头发,身着袈裟,不管佛陀同意与否,随侍佛陀左右。后来,佛陀终于同意了她们披度出家,加入僧团。从此佛教里便有了出家修道的比丘尼,同时有了尼众教团的成立。
从此,佛教僧团便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具备,发展迅速,声威远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进展?同时为什么会组织得这么成功呢?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释迦牟尼创建僧团,宣布众生平等,众生性相平等,打破了婆罗门教严格的种姓制度,主张僧团内部不分种姓高低,一律平等,只按受戒出家时间先后来分别僧众的序次。这就是佛性平等之义。因此,佛教僧团中不仅有婆罗门种姓,刹帝利种姓,还有像优婆离那样的低等种姓,甚至还有妓女、乞丐这些视之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阶级。佛陀的这些主张为他教派的发展准备了广阔的前景。
二、佛陀宣传缘起的道理,说明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待缘而生,否定了传统的救世主创造世界的说法,同时也否定了传统的宿命论,这为当时思想解放,大胆地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至上的僧侣统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佛陀虽然主张三世因果,也并不否定前世的宿业,但认为前世宿业只是现世果报的条件之一,而且还可以转化,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现世作业来创造条件转化宿业,从而特别重视现世的行为。佛教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强调现世修行的重要,这为宿业的转化提供了极方便的法门,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那些心地善良的人们的愿望,从而赢得了人民广泛的支持。
52书库推荐浏览: 伍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