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下太监张田祥、卢田庆、李玉盛、苑福友、张长瑞,……,慎刑司板责一百,枷号二年,年满请旨。"(《内务府来文:人事》)
除了四名太监必须要毙命杖下,另十名太监也必须要经受板责二百、一百不等,那将是怎样的血肉横飞!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接受"永远枷号"、"枷号二年"的刑罚。按《大清律》规定,枷号分两种,"寻常枷号重二十五斤。重枷重三十五斤。枷面各长二尺五寸,阔二尺四寸"。
戴着这样的刑具了却残生,那是一种怎样的生不如死的折磨呀!
宫女们不敢设想,她们心里清楚,对于大清王朝不可一世的主宰慈禧而言,她的动怒意味着多少人为此将要付出血的代价。因此,宫女们再次见到慈禧有如此的表情,那种本能的恐惧应该是正常的心理反应,终日"提心吊胆,小心侍候"应是宫女们此时心情的实录。可现在,慈禧又为什么而憋着气呢?宫女和太监们都暗自揣测,又有谁会因为慈禧这阴郁的表情而再次付出代价?
三
令慈禧紧张而又憋气的原因是她听信了载漪、刚毅等人关于义和团力量的不实的报告,导致她一意孤行,贸然向洋人宣战,从而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入侵,大军压境,北京难保。
清廷对联军宣战的谕旨(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98节:珍妃之死(3)
【加入收藏】 【发表评论】 【文学论坛】 【大 中 小】
慈禧盲目地仇视洋人由来已久,姑且不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列强的军事侵略和武力恫吓,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设口岸,并且火烧了圆明园;令她忍无可忍的是,列强在京公使屡屡干预她的"内政",竟然使她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得不看洋人的脸色行事,这让慈禧颇为不悦。有几件事情令慈禧对洋人恨之入骨。
1?列强保护和帮助被通缉的维新人士
戊戌变法后,慈禧下令搜捕康有为,可康有为却在英国人濮兰德的帮助下,成功地从烟台开往上海的"重庆号"上脱险,并在濮兰德的带领下,登上停泊在吴淞口外的英国轮船公司的"瑟理瑞"轮,逃往香港,最后转道日本。这使得慈禧悬赏缉拿康有为的计划落空。慈禧怒气难消。
2?慈禧废帝计划受到列强的干预
戊戌政变后,慈禧曾计划废掉光绪帝,无论是她对外大肆宣传光绪帝的病情,还是心怀叵测地设立大阿哥,在华公使都从中干预。如,为了确实了解光绪帝病情的实况,英国公使窦纳乐坚持要一位外国医生为中国皇帝看病,以确定光绪帝病情的真伪。在外交压力面前,慈禧不得不同意了这件不合常情又不合外交礼仪的非分要求,直接废掉光绪帝的计划也被迫修改--立大阿哥、暂缓废帝。
可令慈禧没有想到的是即使她已经妥协,由废帝变为立大阿哥,可列强依然抵制。
在立大阿哥的事件上,慈禧和载漪为了能够赢得在华列强的支持或默许,在册封大阿哥的仪式上,遍邀各国公使,却无一出席。慈禧也曾邀请各国公使赴宴,趁夫人们兴致正高时,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立大阿哥的想法,企图有所收获。但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公使夫人就如同设立了攻守同盟一样,没有一个人发表意见,这使慈禧颜面扫地,并由此对洋人恼羞成怒。
此时,对于慈禧而言,有机会报复洋人是她盘结于心的愿望,能有机会实现自己这一心愿是她求之不得。恰在此时,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兴起,义和团将对列强侵略的不满,集中发泄在外国教堂、教民及洋人的身上,特别是义和团打出了"助清灭洋"、"扶清灭洋"的旗帜,这不仅符合慈禧仇视洋人的心理,也使慈禧看到了报复洋人的希望。她将打败洋人的希望寄托于外间盛传的义和团法术之上。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初九日(1900年6月5日),为了切实了解义和团法术的真实情况,慈禧派刑部尚书赵舒翘到京畿一带,暗查拳民;次日,又派大学士刚毅赴保定,探察义和团的实力。两人都向慈禧汇报:义民无他心,可恃。于是,慈禧决意向洋人宣战。
后人在分析慈禧宣战洋人动机时,有一种认识比较符合实际:
"拳匪之事,当刚(毅)、赵(舒翘)查验时,是一祸福转捩关键。"(《庚子西狩丛谈》)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了宣战诏书:
"朕今泣涕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戈以卫社稷。被清军和义和团焚毁的北京使馆街
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二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剪彼凶焰,张国之威。"
宣战书文字激昂悲壮,今日读之,亦颇多鼓舞。然而,令人痛惜的是,作为中国当时最高的统治者,慈禧不谙世界大势,一任感情冲动,孤注一掷,向列强宣战,铸成千古遗恨。
四
令慈禧始料不及的是,刚毅等人所称的义和团所谓的天兵天将并没有成功地阻击八国联军的进攻,相反,却引狼入室,致使八国联军长驱直入,六月十八日(7月14日)攻陷天津;七月二十日(8月14日),兵临北京城下,英军率先破城。至此,慈禧犹如一个输光的赌徒,只剩下仓皇逃跑一条路。可谁来收拾北京的残局对自己最有利呢?慈禧思量着。
52书库推荐浏览: 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