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熬糨糊_王小山【完结】(5)

阅读记录

  贾演和贾源是一对双胞胎,当时刚十六岁,就已经是很多女孩的心中偶像,因为他们长得实在太漂亮了。据考古专家介绍,近年在挖掘贾演贾源墓时,一位本来喜欢刘德华后来喜欢谢霆锋再后来只喜欢F4的女研究生看到了墓中兄弟两个的画像后整日茶饭不思,无心工作,天天念叨“恨不生在汉朝时”。当然,一位心理医生认为,这是女研究生热爱祖先的表现,不应作别感想。(据云,该研究生现在是可米小子组合的FANS。)

  贾演和贾源被迫陪张角读书,张角对他们也不算十分为难,不过是晚上端洗脚水,早晨起来倒便盆,每天打骂也不超过十次,像红烙铁、老虎凳、竹签子等物也不经常使用——这兄弟二人来的时候细皮嫩肉,陪了张角三年后已经变成了铁打的汉子,抗击打能力超过西人泰森。尤其是蔡邕逃到匈奴看女儿后,贾氏兄弟更成了张角发泄怒火的对象。

  其时,汉灵帝下了诏书,鉴于张角作恶太甚,有能献其首级者封万户侯。即使没有诏书,贾氏要杀张角的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贾氏兄弟本来是读书人,对杀人根本不擅长,别说张角防范得十分谨慎,就是给他们机会,他们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他们,连杀人都不会。但是他们慢慢克服了恐惧,鲁迅说:“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

  那天,张角不知什么事情高兴,喝得烂醉如泥,依贾源的意思,他们应该逃掉,贾演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更何况杀了张角能封万户侯呢。”贾源说:“我们这样子哪像什么万户侯啊?”贾演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贾源祈祷道:“如果上天佑我,就让他身边没人。”

  莎士比亚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够成功。”贾氏兄弟提了刀,悄悄摸到张角的卧室,却发现除张角外真的空无一人,原来所有的侍卫都赶去看吉普赛人耍魔术去了。

  张角在梦中居然背起了《孟子》,可能是他醉酒后觉得天地乱转,用家乡话嘟哝“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听起来很像“床而不晃者,未之有也”,但还没等他解决睡床打晃的问题,就一命呜呼了。

  就这样,贾演和贾源带着张角的首级去见汉灵帝,汉灵帝见了大喜,打破常规,分别封二人为宁国公、荣国公,从此贾家才逐渐兴旺起来。

  吕布与貂禅

  忘年交

  在人们眼中,董卓和貂蝉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忘年交”至少发生过三起,一是董卓和貂蝉,二是李隆基和杨玉环——不过这两个案例有很大不同,前者男肥女瘦,而后者则是女的丰满,男的苗条——三是武则天和冯小宝。这六个人中,被人们嘲笑的只有冯小宝,道理不言自明,女人靠本钱吃饭也就罢了,男人也这样?切!

  董卓几乎满足了貂蝉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要求,比如,貂蝉要求他上床前下床后要刷牙齿,每天睡觉前要洗脚。这些要求听起来很过分,两千年后《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都做不到,董卓却做到了,而且做得心甘情愿。

  最要命的是,貂蝉要董卓陪他看星星。

  “什么?看星星?”董卓张大嘴巴,吃惊地看着貂蝉,“我是不是听错了?看星星?”

  “是啊。”貂蝉说,“人家要看星星,你陪陪人家嘛。”貂蝉抓住董卓的手,摇晃着,撒娇地说。

  星星有什么好看的?董卓当时实在不能理解,换上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老婆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一定想出那么多夭蛾子让自己为难。

  董卓只好和貂蝉一起去看星星,并且爬到一棵歪脖树上。

  董卓的肥大身躯在淡淡星光下显得异常稳重,旁边斜倚在他身上的自然是貂蝉。众所周知,貂蝉是天文爱好者,她不厌其烦地给董卓讲解八十八个星座的秘密以及黄道运行规律,但每次都会听到董卓的呼噜声,并且感觉到屁股下的树枝随着董卓呼噜的节奏而微微发颤。

  出事那天,貂蝉早有预感。她知道,吕布会想办法把她搞到手的,而惟一的手段自然是杀死董卓。

  董卓每次出行前,都要貂蝉给她打一卦,测测吉凶祸福。因为他相信会看星星的人一定会看命运。

  实际上貂蝉确实会,但她很矛盾,不知道是否应该告诉董卓此行的凶险。犹豫之下,她拿起一枚铜钱,暗祷,既然董卓和吕布总有一个要死,就让上天来决定一切吧。

  镜头切入铜钱,特写,铜钱飞起,跟,升到最高点,慢镜头,铜钱翻滚,缓缓落地——董卓。

  董卓死了,死在吕布剑下。

  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貂蝉无能为力,上天安排的最大。她虽然很爱董卓,但也爱吕布,一个像她这么美丽的女人,一生中总不应该只有一次爱情吧?

  貂蝉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泡妞高手

  貂蝉嫁给吕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说一千道一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吕布喜欢她,并且有能力让她属于自己。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然是貂蝉也喜欢吕布。

  大部分男人都喜欢女人,但能不能把自己喜欢的女人搞到手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实在复杂,在男人娶女人的过程中,涉及到军事、政治、文化、科学、传统的各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问题,而且还不是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人解决得很好,有的人则解决得一塌糊涂,并且后者远远多于前者,人类大部分悲剧就是这么产生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王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