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窗小语_刘墉【2部完结】(34)

阅读记录

  由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做许多事情,如果我们只注意目的,而不想过程,只会扬汤止沸,而不知釜底抽薪,则终归失败。唯有能洞观事理,从根本着手,打破溺我之缸,翻卷阻我之毯,才能冲破险阻,获得最后的成功。

  塑制与雕刻

  我有一次参观水晶玻璃工厂,看见工人用金钢砂轮,一条条刻磨着花纹,就奇怪地问为什么不在制模型时一并塑造,而费这么大的力气。

  “我们早就想到了,但是先用模型塑造的花纹,总比不上后来一条条切磨出的光彩。”工人口答。

  做学问不也是如此吗?学校里塑造的,常不如进入社会中历练所获得的深刻。

  吴道子与李思训

  吴道子和李思训都是唐代著名的大画家。据说玄宗有一次命他们两个人同写蜀道风景于大同殿,吴道子写嘉陵江三百多里山水,一天而就。李思训却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画完。

  许多人看到这则故事,都笑李思训太差,而一心向往吴道子的境界。其实这只是表现方法不同罢了,吴道子固然有才,如果力不足,也是徒然;李思训速度虽慢,依然能成千古不朽的作品。所花时间虽不同,价值是一样的。这也就是李白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却“借问别来太瘦生,总谓从前做诗苦”,而同样享有诗坛最高地位的道理了。

  树大招风

  当台风过后,我们常可以看到高大的树木被连根拨起,所以一到台风季节,有大材的人家就要修剪枝叶,以免树大招风。

  为人处世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既不能唯恐招风。而要更上一层楼,就应当时时修剪,涵养柔德,自我检讨。

  追求知识的冲动

  在我教书的过程中发现,年纪较长的学生,学习和创造的能力非但不比年轻人差,而且常有过之,尤其是那些幼年失学的人,更有卓越的表现。这固然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特别用功,但也由于他们常具有比人更强的学习冲动。过去苦于不懂的,现在急于了解;过去的抱负,现在急于实现;过去感受到地表达不出的,现在都一股脑儿地涌上了笔端。

  所以学习不受年龄的限制,问题是有没有追求知识的冲动。

  不良成年

  有一位中学的训导主任对我说,大家总是讲如何取缔不良少年,其实更重要的是取缔不良成年,因为不良少年常是由不良成年造成的。桃色文字是不良成年写的,低级场所是不良成年开的,不良少年的父母更常疏于管教、耽于游乐。

  成年人能不以此自惕吗?现在就做

  有个人晚上去拜访一位富翁,请教发财之道,富翁在答复他的问题之前说:“让我们先关了灯再谈吧!”

  有一个学生去拜望一位教授,希望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如教授般的学问,教授半句话也没讲,只是把他正在看的书,交到学生手里。

  以上虽然只是两则小故事,却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任何事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现在就做。”信、达、雅

  随着科学的进步、交通的发达,为了沟通知识与意念,翻泽的工作愈来愈重要。翻译必须合于三个条件,也就是“信”、“达”,“雅”。“信”是诚信,“达”是通达,“雅”是典雅。

  对原作不信,所翻译的会失真;表现得不达,别人就难以了解;信达而不雅,则不够生灵活泼。三者比较,信最重要,达是其次,雅为第三,翻译如此,为人处世的道理不也一样吗?考试

  我们的留学生在外国多半都能获得相当好的成绩,这固然是因为他们肯用功、程度好,但是据分析,中国的学生从小就经常接受考试,对于考试的状况特别能适应,试场上情绪稳定也是原因,所以即使原本与外国人一样的程度,考出来的成绩常高出很多。

  国家不也是如此吗?同样的冲激,对于历史短暂、升平已久的国家,很可能造成一片混乱而难以维持。对于久经风霜、历尽兵灾的人民,却能处变不惊,沉着应付。

  认定回标

  某年夏天,我住在乡间,每天下午四五点钟,总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在门前草地上捕靖艇。似乎那是他日常的功课,除了刮大风、下大雨,从不例外。有一天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对捕蜻蜒这样有兴趣?这个小男孩眨着一双大眼睛说:“我喜欢蜻蜒,我天天都研究蜻蜒,几十年后我一定能够成为蜻蜒专家,我还要写一篇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谁能说他的话不对呢?成为专家、获得博士都不难,只要我们能认定一个目标,有恒地去做。

  视与听

  视觉与听觉都是我们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不得已而去其一,绝大多数的人都宁愿保留视觉。又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部电影如果没有了声音,人们还能获得七分的感受;如果失去画面,只留下音响,大家就仅能感受三分了。捷克更有一句谚语:“买东西的秘诀是多用眼睛,少用耳朵。”

  要想使别人信任自己,最重要的是少说给他的耳朵听,多做给他的眼睛看。

  困顿与成功

  有一位著名的演员,当她刚跨入电影圈的时候,与一家公司签了三年的合同,但是等了两年都没有让她拍片,直到第三年制片人才找她主演一部电影,也就因此成名。这时候她很抱怨地对制片人说:“如果你早用我,我早就成名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