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智者:诸葛亮成长之谜_韩春呜【完结】(5)

阅读记录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腿脚的残疾有可能是他在隆中躬耕时,因为下田插秧导致腿受湿寒而落下残疾。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诸葛亮当时得到刘表、刘琦父子的关照,手下几十亩田,有童子和佣人耕种,所以他本人经常下田的可能性不大。

  造成诸葛亮腿脚上的残疾,如果还有其它可能性的话,也许是在他少年时经历的两次逃难途中。一次是他随着父亲为了躲避曹军的追杀从阳都逃往淮南找诸葛玄的途中;另外一次是诸葛亮的父亲去世后,诸葛亮随着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任“伪太守”,最后诸葛亮又与弟弟诸葛均逃往荆州投奔刘表的途中。这此中原委在《诸葛亮成长之谜》一书中我有详尽述说。

  诸葛亮读书“不求甚解”(1)

  对于诸葛亮有一点让人多有不解。按照古代文人的习惯,一般都是用自己的“字”来自谓,但是通观《三国演义》,也找不到诸葛亮自称“孔明”之处,在其著名的前后《出师表》以及留下的所有文章著述中,诸葛亮从不曾留下“孔明”的痕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笔者分析,诸葛亮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孔孟之道尽管尊重,但并不欣赏。孔子教出的七十二贤人,哪一个是经天纬地的大器?没有。孔孟之道是维护社会之道,而不是建功立业之术。诸葛亮需要的不是安身立命之学,而是国家治理的方略,是需要创造和建立国富民安局面的要术。他不希望自己仅仅是维护这个动荡社会的一孔之明。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不仅仅诸葛亮,还有曹操、孙权等,对孔孟之道同样是不欣赏的。特别是曹操,他之所以杀了孔融,不无这方面的因素。

  诸葛亮所尊崇的人物是姜尚、管仲和乐毅。他不喜欢所谓文人雅士的迂腐,尤其是在出山以后,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书生文人。这在其出使江东舌战群儒时,对江东诸文人尖刻的言语可见一二。他的理想是,成为深谋远虑,具有真知灼见的政治家、战略家。

  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既然诸葛亮不把自己当文人,那他如何读书、如何学习诸多经典呢?要说诸葛亮学习的方法,的确与一般文人书生有众多迥异之处。用他的老师司马徽的话讲,是与众多文人书生“务于精纯”的读书方法相反,“独观其大略”。

  司马徽的意思是说在他教书的时候,别的好学生,像徐庶、崔州平、孟公威和石广元,和诸葛亮是十分谈得来的同窗好友,但就读书的方法而言,却不是一个路数。那哥几个讲究精益求精,不把书弄个底儿掉不算完。诸葛亮呢?翻一翻,知道个大概其就得。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读书呢?其实,这不过是表面现象,是司马徽看到的一个方面。在司马徽还没有教诸葛亮之前,他教的那几本书,诸葛亮早在家里就翻烂了,到了老师面前,说自己读过了,有点让老师难堪:读过了还上我这干嘛来?怎么也得应付应付,大致翻一翻,给老师做个样子。

  另一方面,诸葛亮认为有的书籍对他研究的专题来讲,意义不大,不读固然不好,耗费时间和精力钻进去研究也不值得,因而读读梗概,看看简介,知道个大概其也就可以了。

  诸葛亮不是什么样的书都“观其大略”,有的书他是要反复读,仔细读,认真研究分析书中的观点和论述。我们不妨按诸葛亮的习惯,将其读书划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看一看书名和书的内容梗概或是简介。这一步,不需多少时间,但是起码了解到这本书的书名,书的作者,是什么性质的图书,是用什么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特点是什么。

  第二步,随意浏览一下开头和结尾,大致翻一翻,一目十行,看一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内容。

  第三步则比较复杂,如果是用来消遣解闷,那自然可以随意浏览,无非是满足视觉的需求,就图看个热闹,无所谓。如果手上的这一本书,与以前读过的书籍内容相近,那就找出他们的不同之处看,相同内容的部分就忽略过去了。如果是本人感兴趣的书籍,且又是自己可以从中获取所需知识的书籍,希望从中有所收获的,那么就必须聚精会神地阅读了。读后或许还要掩卷沉思,即使不写什么读后感,至少也该有所感触,或者联想到什么人和事,需要反复咀嚼一番了。有的经典还必须背下来。试想,诸葛亮出使东吴,游说孙权、周瑜,如果背不下那篇《铜雀台赋》,能糊弄住周瑜吗?

  这三个步骤,相信不少人也是这么做的。诸葛亮在读书方面,特别是他青少年时期,不仅仅是这么做了,还有他的“独观”之处,还有他的诀窍。什么诀窍呢?让我们接着再来看一看——

  诸葛亮在襄阳安了家,每天读书耕作,生活可谓安逸。长兄诸葛谨从江东来了音讯,已经作了孙权身边的幕僚。没有多久,堂弟诸葛诞(叔父诸葛玄的儿子)也有了消息。他到了许都,深得朝廷的赏识,官位接连提升。来自各地亲人的消息,犹如一块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池水,泛起了阵阵涟漪,激起诸葛亮一连串的遐想。

  诸葛亮读书“不求甚解”(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凭着自己现在所掌握的本领,如果出去做事,能够担当什么样的责任呢?假如有人请你诸葛亮出山,你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差使呢?诸葛亮暗暗衡量自己的水平,查找自己的不足和学问上的差距,深深感到自己的才识还很肤浅,学问还很浅薄。他想:一鸣惊人之人,必定是胸有成竹之人,必定是有充分准备之人。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如何能够一举成名?

52书库推荐浏览: 韩春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