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召见。
原来,乾隆这天在西暖阁读书,看到《论语》上"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
养也,近则不孙(逊),远之则怨"一段时,忽然想要为这"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也"一句,对成一副联语,想起了两次以联语惊人的纪晓岚,便要当面试试这位才
子的学问,让他来对对这个句子。于是将他召来钦见。
乾隆见纪晓岚初次面圣,不免有些紧张,就先给他出了一个简单些的对联,
要他来对,乾隆出的上联是:孟子致为臣而归;这是《孟子·公孙丑》上的一句
话,纪晓岚早已烂熟于心,所以对得非常迅速,用的也是《孟子·公孙丑》一篇
上的句子:伯夷非其君不事。
让人听着似乎是信口说出,不假思索,而且对得非常工稳。乾隆点头,微微
一笑,心里越发喜爱这位青年文士,不过还是要对上这个"难养"句,才能看出学
识水平。乾隆想到这里,便说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句,要纪晓岚属出下
联。
纪晓岚思索已定,跪在地上答道:
"吾皇万岁,微臣已想出对句,只是有些不雅,出言无状,害怕惹恼圣上,为
臣不敢说出。"“只管奏来,朕赦你无罪!"纪晓岚只好提心吊胆地答出下联: "
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乾隆听了,不清楚此语出自何处,觉得虽然听来滑稽,
但也不失为一个工稳的对句。这时殿前侍卫禀告,几位大臣入宫奏事,乾隆便挥
手示意纪晓岚退下。
纪晓岚退下以后,乾隆觉得兴致未尽,心中想到,下次再好好地考一考这位
纪才子。事有凑巧,几天刚过,乾隆到南书房读书时,当值的人中正有纪晓岚。
乾隆先是忙着没时间去给纪晓岚出题,心想等手头事忙完再说,不想纪晓岚站到
御案旁愣愣地看了片刻。
乾隆抬头看看纪晓岚,原来他是看桌上的那块玉玦。这是一位大臣献进宫来
的。玉玦虽较一般的小些,但细腻圆润,晶莹剔透,上面又刻上了王羲之《兰亭
序》全文,更是精美异常。乾隆十分喜爱,经常带在身上玩味。纪晓岚从皇帝御
案旁侍候时,一眼看到这块玉玦,心中倍感珍奇,忍不住多看几眼,只可惜字太
小了,非凑到眼前看不清楚。那玉玦十分可爱,使纪晓岚忘记了御前的种种禁忌,
低头端详起来。
乾隆说道:"纪爱卿,你愣着为何?"
纪晓岚赶忙回过神来,回答皇上的问话:"圣上的玉玦,精美绝伦,忍不住多
看几眼。为臣该死,望圣上恕罪!"乾隆微微一笑说道:"这玉玦你喜欢吗?"“为
臣不敢!"“哈哈哈,"乾隆笑着说,"朕出一联,你若能对上,朕便将这玉玦,赏
赐于你。"纪晓岚赶紧跪下磕头:"谢主隆恩。"乾隆捻一捻胡须,然后将玉玦拿起
来,指了上面的一句话,纪晓岚仔细看看,是这十一个字: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他抬头看看乾隆,答出下联: "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乾隆
听着非常高兴,听他对的是《尚书》中的一句话,被他信手拈来,却庄重得体,
遂将手中的玉玦,赐给了纪晓岚。
纪晓岚谢过皇上,马上被当值的学士们围起来,争着传看玉玦,个个对纪晓
岚艳羡不已。
此后,纪晓岚常常被宣召入宫,渐渐得到皇上的宠爱,远远超出他这时的身
份地位,一名小小的庶吉士,便得到了这样的殊荣,为同僚们羡慕之极。最引以
为自豪的,是纪晓岚的几位业师,刘统勋、孙端人等人,只要一有机会,便在士
林中夸耀纪晓岚,听者也对他们的慧眼赞佩不已。一时间,纪晓岚成了朝中颇为
驰名的人物。
纪晓岚的影响越来越大,与他结交的人越来越多。来往频繁的,都是一时俊
彦,人人才华横溢。和他同年的有刘善谟、钱大昕、卢文弨、戈徐、胡牧、陈半
江、蔡芳三、邹道峰等人。当时几位负文名的大家中,刘墉(石庵)是他的老
友,董曲江、戴遂堂、董秋原、刘师退等人,也都和他过从甚密。
这天纪晓岚休假在家,钱大昕、卢文弨来访,与他俩同来的,还有一个素不
相识的人,这人三十多岁,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脸膛,憔悴的面容衬托得两只大
眼又黑又亮。纪晓岚刚要询问,钱大昕先向那人介绍道:"这就是河间才子纪晓岚!
"那人拱手施礼说道:"久仰久仰。鄙人姓戴名震,字东原,原籍安徽休宁。本为
一介书生,游学京都,久闻纪大人才名,今日得见,有幸有幸。"纪晓岚赶快让座,
差婢女侍候茶点。
这戴震比纪晓岚年长一岁,虽然家境寒微,却是饱读诗书,十六七岁时即精
研注疏,与同乡郑牧、汪肇龙、方矩、程瑶田、金榜等人,从师于著名学者江永
(江西婺源人),28岁时补为诸生,为避仇隙来到京都,眼下无事可做,生活
靠朋友接济。
纪晓岚看他学识广博,天文、地理、经史、历算,样样精通,又兼长于音律
52书库推荐浏览: 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