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纪晓岚由登临泰山又联想到何府招亲选婿之事,由泰山之极又联想到
君臣二人风流韵事之极,不觉红云飞面,顺首回眸,望了乾隆一眼。哪想,乾隆
此时心中也在想着同一事。他见纪晓岚回望,表情殊异,便心领神会。于是,他
就泰山南天门这副佳联顺口占出一联,云:登泰岱气韵神韵堪称风韵之首;观人
世江流海流当道情流之峰。
纪晓岚听了,更是豁朗一笑,随即也口占一联作答,云:登峰造极乃明皇齐
天大福;一统化异本青帝盖世奇勋。
乾隆和纪晓岚君臣二人这一应一答,已被董曲江等随臣听到了,但是都不懂
其中之意,也不好再问,只得作罢是了。
穿过石门,来到西侧的石室内,看过元代中统年间的石刻《天门铭》,纪晓
岚同董曲江等一帮文人秀士们纷纷赞叹。
赞叹杜仁杰的铭辞古雅,赞叹严患范的楷法端严。原来,立在这里的《天门
铭》石刻有两方,一方为杜仁杰所撰,一方为严患范所书,皆为书林之最,文章
之秀。
乾隆帝观罢,兴犹未已,又带领群臣向天街进发。
在南天门之上,有一块依悬崖、临幽谷的天地,名曰"天街"。这是泰山上最
高的一块坦地,人们便以街市名之。有土便有人烟,这里住着十几户人家,专做
游客的饮食,安排住宿,和供应一些香烛纸钱的生意。
天街前面,就是宋代所建的碧霞宫。碧霞宫又叫碧题祠,宫内各殿,全用铜
瓦、铁瓦盖顶,金碧辉煌。明洪武年间一次重修就花掉黄金四千九百五十两。当
晚,乾隆君臣一行,即驻跸于碧霞祠内。
晚宴过后,乾隆帝游兴不减,便带上纪晓岚、刘墉、和珅等几位臣子,走至
宫外,要看看夜色中的泰山。
俄而月上东山,银光泻地,在月色中看去,山不高而秀,林不密而青;四拢
一片春黛,与苍穹紧紧相衔。微风吹拂,清香袭人,恍然如临仙境。乾隆不禁诵
道:"世人尽道皇宫好,哪知美景出天然。"纪晓岚深知,皇上性喜风雅,遂启奏
道:"如此美景,不应辜负,圣上当有所题留。"乾隆点头同意,随从侍卫赶快回
祠中取来文房四宝。
面对这人间仙境,乾隆帝精神焕发,但千头万绪,一时竟无从谈起,想了几
句词,自己也不满意,提笔很久,却不能落墨。
纪晓岚看着这月明风清的泰山,想起斗母宫女尼的风流韵事,便想起一个绝
好的题词。看圣上思索未定,有意提醒乾隆,连声称赞泰山夜景:"此景真乃无边
风月,风月无边。"乾隆不愧为历史上著名的才子皇帝,听了纪晓岚的话,灵机触
动,挥笔写出了"二"两个大字。
和珅看后不解其意,去问刘墉。
罗锅子含笑答道:"圣上所书二字,既写景又寓事,言简意赅,冠绝千古,你
看那不正是'风月无边'吗!"说到这里,他想起纪晓岚当着皇帝的面,叫他"刘罗
锅子",让他出丑,便有心难倒纪晓岚。遂向皇帝奏道:"圣上若命纪春帆再题一
语,对成一联,岂不更两全其美?"“嗯,好!好!纪昀,你来把它对上!"乾隆
觉得有趣。
纪晓岚看透刘墉的心思,眼珠一转,来了主意,提笔写下两字"因受。"乾隆
和刘墉、和珅等不解其意,正待纪晓岚解释,却见纪晓岚又书一联:斗母宫二,
留石庵因受。
皇上看后,立即理会其中用意,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一联的寓意是:"斗母宫风月无边,刘石庵恩爱存心。"刘墉见纪晓岚
又拿他戏谑,脸上热辣辣的。
纪晓岚早已笑得前仰后合。
刘墉罗锅着腰,笑嘻嘻地拿起笔来,为纪晓岚刚写一联,提上落款:"纪匀"。
其意是:纪昀少日。
乾隆君臣又大笑一场,然后回宫歇息,一夜无事。
次日五鼓,他们便挑灯匆匆赶往日观峰,去看日出的胜景。
时序虽是初秋,但日观峰在泰山极顶,境深三十里,出海八千丈,山风吹来,
凛冽袭人。
他们到达日观峰顶,俯看山下,天地未开,混沌一片,眺望东方,亦浑蒙难
辩。眨眼间,白光乍吐,射出海面,扶摇直上,霞光如矢,相继突破晦暗,崩射
而出,继而金黄,继而橙红,继而朱紫。.....,七彩交错,将云层透射得如琥珀
、如玛瑙、如汉玉,玲珑剔透,煞是好看。
少顷,一轮鲜红的旭日,象一团即泄的铁浆,突然自大海中涌现。山林立刻
披上了一袭金黄的晨缕,正是所谓"沧海浴日,金轮晃漾"的奇观了。
用过早膳,乾隆君臣在玉皇顶附近的东岳府祭祀之后,来到庙北的弥高岩下。
乾隆忽然想起《论语》里"仰之弥高"的句子。
乾隆本来擅长联语,但总是难不倒纪晓岚。今天他想,我何不用《论语》上
的句子难他一难?便给纪晓岚出一联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乾
52书库推荐浏览: 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