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自己晚年的幸福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假如女儿家出了事,那她和女儿的一
生就全完了。
郭氏已服侍纪晓岚20多年,深得丈夫的宠爱。她的话是很起作用的。纪晓
岚看出若不答应她,她便会跪在地上不起来,于是就答应她一定想个办法,叫她
先回自己屋去,留下他一个人好好地琢磨琢磨。
思来想去,纪晓岚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拿了一撮食盐、一撮茶叶,
装进一个空信封里,用浆糊把口封好,里外没有写一个字,打发人连夜送到卢见
曾家中。
卢雅雨接到信封之后,先是惊愕不解,将里面的东西倒在几案上,看了又看,
揣测良久,终于明白其中的用意:"盐案亏空查(茶)封!"于是,卢雅雨急忙补
齐借用的公款,并将剩余的资财,安顿到别处去,一切准备停当,查抄的人姗姗
来迟,已经是半月之后了。
和珅未达目的,怒气难出,而纪晓岚也因自己用智使卢雅雨渡过了难关,从
心里不服气和珅。
也是事有凑巧,这天散朝之后,文武百官纷纷退朝,这时恰好有无数的麻雀,
飞来飞去,吱喳乱叫。有位大臣知道纪晓岚能诗,便道:"纪学士何不吟一首麻雀
诗。"众官也一起起哄,恰好这时和珅出来,也凑热闹。纪晓岚一时冲动,心想我
何不借机骂他几句?于是说道:"既然众位大人抬爱,如此相请,纪某不才,只好
献丑了。"于是吟道:一窝一窝又一窝,十窝八窝千百窝。
食尽皇家无限粟,
凤凰何少雀何多?
和珅知道纪晓岚在骂他,心想我且不跟他计较,等卢见曾的案子水落石出之
日,我看你还作诗不作?
纪晓岚哪里知道,和珅早就派出爪牙,暗暗地监视着他的一切活动,知道他
曾派人到过卢府。在查抄卢府时,和珅的爪牙发现了纪晓岚曾用过的空白信封。
和珅没能抓到其他证据,但又不肯善罢干休,白白地放过这个难逢的机会,便接
二连三地到宫中,向乾隆状告纪晓岚泄露查盐机密。
乾隆虽然十分赏识纪晓岚的文才,但经不住和珅及其死党的三番五次的参奏,
加上皇上自己本来就十分纳闷,卢雅雨是怎么知道的?便要亲自查问纪晓岚,弄
清其中原委。
纪晓岚很快就被软禁起来。
在追查期间,奉命伴守纪晓岚的,是一位姓董的小官。董某自称会测字,纪
晓岚就写了一个"董"字,请他拆拆看。
董某思索了一会儿,"啊"了一声,惊讶地说:"公将远戍矣!"纪晓岚忙问多
远,董某说道:"董字下边是里,上边有千字和草字头,必千里之外,草茂之地也!
"纪晓岚心中一阵寒颤,他为了弄清发配到哪里,又写了一个"名"字,请董某再拆
拆。
董某沉吟了一会说:"此字下为一"口",上为"外"字的偏旁,公远戍的地方,
可能是口外了,而日夕为西,必是西域。"纪晓岚将信将疑地问:"如果真是如此,
那将来我还能回来吗?"“以'名'字的形状而论,和'君'字差不多,和'召'字也差
不多,将来必能赐还的。"董某说道。
"您能测出在哪一年吗?"纪晓岚急切地问道。
"'口'字是四字的外围,"董某一面用手指头划着,一面说:"嗯,里面又缺了
两笔,很可能是不足四年吧!。....."董某的话还没有说完,纪晓岚又插了一句:
"今年是戊子,再过三年,是辛卯。"“对了。"董某接着说,"'夕'字如'卯'字的
偏旁,也正好符合。"纪晓岚虽不太相信,但心想如今有和珅死死盯着,这次恐怕
是难得宽赦了,要是硬着头皮不招,一旦案情被查明,那将是死罪一条!我不如
见风使舵,或许能从轻发落,至多遭受贬戍之罪。
第二天,乾隆诏见纪晓岚问话。
"微臣纪昀,叩见皇上。"
“嗯,站起来回话。"乾隆皇帝清癯的面孔上,挂了一副冷峻的神情。他捋了
捋稀疏的胡须,慢吞吞地说:"你的儿女亲家卢见曾,亏空公帑,按律应予籍没,
你可知道?"“微臣知道。"纪晓岚答道。
"可是奉旨到卢家查抄的人,发现他已家无长物,资财已转移到别处去了。挪
用的公帑,也在查抄的前夜如数补上,朕看在你的面上,格外开恩,从轻治罪。
"“谢万岁爷隆恩!"纪晓岚跪下磕头。
乾隆接着说:"纪昀,你才学过人,忠心事朕。朕对你也垂爱已久。这次据报,
是你泄的密,有无此事?你如实奏来。"“圣上明鉴,臣实未曾有一字泄密。"纪
晓岚脸上带着微笑,但十分谨慎地为自己辩解。
"案情已经调查的很明白,"乾隆说,"你虽未写一字、未传一言,但事实俱在,
人证确凿,掩饰也无用,朕要知道的是你究竟用什么办法,将这些事泄露给卢见
曾的?如实招来朕可以从轻发落。"纪晓岚看自己再否认也无益,索性坦承其事,
52书库推荐浏览: 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