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一两天,徽宗再次到李师师家,不见李师师,询问之下,知道她去送周监税去了。徽宗想,情敌终于被赶走了,大喜。谁知久久等候,李师师迟迟为归,直到更初始归,且愁眉泪睫,憔悴可掬。看到这样的情形,徽宗大怒说:“你究竟到哪里去了?”这是明知故问。
李师师答道:“臣妾万死,听说周邦彦得罪,押出国门,便略致一杯送别,不知官家来。”
徽宗问:“曾有词否?”
李奏云:“有《兰陵王》词。”
徽宗说:“唱一遍看。”
曲终,徽宗大喜,复召周邦彦为大晟乐正。这首《兰陵王》中有“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之句。贵为天子的徽宗却完全没有料到,自己将遭遇比这更加不堪的命运。
不过,这个故事里的徽宗皇帝还是颇让我喜欢的。他是个喜欢吃醋的寻常男子,他是个怜香惜玉的情人,他是个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最终还是对艺术的敬重压倒对情人的嫉妒。
因此,周邦彦才得以保全。虽然他是皇帝的情敌,但有情人之间方可惺惺相惜。
因此,徽宗才丢了江山。因为他太看重美人了,如同甘愿放弃王冠的温莎公爵。
在那北国苦寒之地,这名俘虏屈辱的晚年,让人如何怜悯。他再也写不出那一首冠绝天下的瘦金体,他再也听不到李师师金声玉振的歌唱。
他一步步地走向死亡,被寒冷冻僵。
红尘自古长安道,故人少。
酒醉之后,回家的路分外长。一步深,一步浅,不知道是如何走回家的。
小山倒是没有经历日后的国破家亡,得以安享晚年。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地震前夕的波动。他也曾经激愤地说:“我盘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真相是可怕的,所有过于聪明的人们都不去说他。小山偏要说,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但依然没有人听。听不听是别人的事,说不说是自己的事。固执如牛的小山,对这个时代投下了他的那张没有分量的“弃权票”。
是啊,患病的是这个时代,而不是看出时代病症的先知。看到了这个弯曲背谬的时已经身患绝症却无力拯救之,更是痛上加痛。众人哪,你们为什么要为难先知呢?众人哪,你们为什么不接受先知的爱呢?圣经中说:“我晓得人的道路由不得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脚步。”(《耶利米书》十章二十三节)耶利米在耶路撒冷城中的哀哭,有谁听见了呢?
“伤心最是醉归时”,不能让人伤心欲绝的感情,自然不是爱情。小山踉踉跄跄地踏上回家的路,回去之后还是要面对冰冷的现实。不用说手无缚鸡之力的小晏,古龙笔下多少英雄侠客,即便武功盖世,也仍要去千金买醉。
春风未放花心吐,尊前不拟分明语。杯盏交错的时候所说的话是当不得真的。醉中的人根本忘却了自己究竟是谁。古龙形容说,可怕的醉,多么让人头痛身酸体软目红鼻塞的醉,又多么可爱。一种可以让人忘却了一切肉体的痛苦的麻醉,如果它不可爱,谁愿意被那种麻醉所麻醉。只可惜,这种感觉既不能持久也不可靠。这大概就是,普天之下,每一个醉人最头痛的事。
更可怕的是,每一个人醒来后,所面对的现实,通常都是他所最不愿面对的现实。
古龙自己便是酒醉而死,他不顾医生的叮嘱,病中狂饮,以至胃出血不治。
他真的是爱喝酒,还是借酒来躲避什么?
他是用酒来制造欢乐,还是用酒来加剧痛苦?
没有人知道答案。醉酒之人已经不能回答“我是谁”了。
归路上的小山,是否会与我相遇在中途?
几番魂梦与君同 第四部分
相思本是无凭语(1)
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难道我们人类应该是互相隔绝,不得不与孤独同入墓下的么?
郁达夫《孤独的悲哀》
此首《鹧鸪天》是对逝去的真爱的回忆。
主人公在醉中轻轻地拍打昔日的春衫,刚一拍打便停住了。
不忍啊,因为衣服上还能闻见你旧时留下的香味。
那是爱人的香味,那是爱人的体温,沁人心脾,历久而弥新。
美得让人心碎。
美得让人掉泪。
一个“惜”字,将柔情蜜意全盘托出。
爱人的离去,是因为我疏狂的性情吗?
那是发生在烂漫的春天的爱情,如今已经是满目萧瑟的秋天。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些普普通通的自然景物,被小山编织成一张抒情之网。真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因为万水千山的阻隔,相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归路那样漫长,如同《荷马史诗》中的那些归家的战士,等他们回到家时才发现,家已经荡然无存,妻已经变成他人的妻,子已经变成他人的子。
当归人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多余人的时候,绝望像蛇一样撕咬着他的心。
你在那间寂寞如雪的房子里,等候了一年又一年。此刻却等不及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宁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