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学] 《夹边沟记事》作者:杨显惠【完结】
简介:
《夹边沟记事》以1950年代末反右运动中甘肃酒泉劳改农场夹边沟为地域背景,以质朴、形象又极富悲悯的笔触写出了当年在特定历史时期深陷其中的众生相,这些右派分子来自中国很多地方,他们的人生际遇各异,最终在夹边沟共度苦难岁月。该书虽系文学作品,却建立在大量实地考察与当事人访谈的基础上,因此自有震撼人心之力量,也为历史留下一份珍贵文本。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
这段故事是一位名叫李文汉的右派讲给我听的。他是湖北省
人,高中毕业,1948年参加解放军,解放后曾经加入志愿军入朝作
战。在朝鲜战场他负了伤,三根肋骨被美国人的炸弹炸断。回国
治疗后留在公安部工作。他说,后来因为出身于大资本家家庭的
缘故,组织部门调他到甘肃省公安厅,名义是支援大西北。可是他
在省公安厅工作不久,又被下派到酒泉地区劳改分局,在生产科当
一名生产干事。1957年他被定为右派,开除公职,送夹边沟劳动
教养。1960年12月以后,夹边沟农场的右派全部释放回原单位
去了,他却无“家”可归,因为他是被开除公职的右派。在劳改分局
的招待所里住了两个月以后,领导终于想出办法来了:你到安西县
的十工农场去吧,不算干部,也不是劳改犯,去当个工人吧。他到
了十工农场,厂领导又作难了:正式招工吧手续又不好办;哪有右
派招工的道理?最后只能以刑满就业人员对待,每月发二十四元
工资,在劳改队种菜。种菜到1969年,因为战备的原因,十工农场
的犯人迁移到甘肃中部的五大坪农场去了,他不是犯人不能去,只
好和其他几个就业人员一起移交小宛农场。于是,他就成了我们
十四连畜牧班的放牧员,和我同住在羊圈旁的一间房子里。在一
起生活得久了。相互有了了解,也信任对方了,他便陆陆续续对我
讲了许多夹边沟农场的故事。
今天我再给你讲一段夹边沟的故事,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她
是个右派的老婆,上海人。
·3·
夹边沟记事
我跟你说过,1960年国庆节前,夹边沟的右派——包括新添
屯作业站的右派——除去死了的和几百名体质太弱什么活也干不
了的,全都迁移到了高台县明水乡的一片荒滩上。省劳改局的计
划是从酒泉劳改分局管辖的十几个劳改农场和劳教农场调人,在
那片荒滩上建一片河西走廊最大的农场,要开垦五十万亩土地。
因为仓促上马冬季临近,其他农场的领导很贼,没有按计划调人,
就夹边沟农场的右派调过去了。大约是一千五百人,分别住在祁
连山前的两道山水沟里。千百年来,从祁连山里流出的洪水在那
片荒滩上冲出了几道深沟。山水沟蜿蜒两公里多长,南边靠近祁
连山的一端很浅,越往北越深,最深处有六七公尺,出了山水沟是
一片泥沙沉积的沙土地,再往北是一道接一道的沙梁。
由于没有木材盖房,我们住在自己动手挖的窑洞里。窑洞大
小不等,沟浅的地方,靠近南端,因为崖坎矮,挖的窑洞才一米高,
人四肢着地才能钻进去,进去后坐着刚能仰起脸来。这样的窑洞
住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我们组的窑洞挖在山水沟中端,很大;我们
组最早是二十五个人,在夹边沟死掉了三个,还有三个因瘦得走不
动路留在夹边沟了,剩下的十九个人加上其他组没住处的两个人,.
全住在这个窑洞里。我们组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文大业、崔毅、
魏长海,还有晁崇文、钟玉良、章……哎呀,叫章什么来的,那是个
西北师院历史系的教授,姓章,可名字突然就想不起来了。对了,
崔毅,崔毅这时候已经不在明水也不在夹边沟了,他在两个月前就
逃跑了。他是四十年代北大的毕业生,英文讲得特好。这人四十
年代就参加学潮,是地下党,解放后是省委宣传部的干部。文大业
是省卫生学校的副校长,原兰州医学院教授,死在明水了,吃脏东
西死掉的。对了,董坚毅也是那几天死掉的,和文大业前后脚死掉
的。
文大业的死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八月上旬的一天,他从自己
的铺上挪过来凑近我,说,老李,我活不过一个星期了,我喝粉汤
·4·
上海女人
了。我当时吓了一跳,问他真的吗,他说真的。
我可是吓了一跳。他说的粉汤就是用黄茅草籽煮的汤。黄茅
草你知道吗?你肯定知道,草滩上到处都长,你就是不知道它叫什
么名字。它长的样子就像骆驼草一样,一蓬一蓬的,茎秆比骆驼草
的茎秆还粗还高。它的茎是黄色的,叶片也带点黄色,很好辨认。
河西的农民都叫它黄茅草,有的叫黄茅柴,因为农民们都拿他当烧
52书库推荐浏览: 杨显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