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从意义上来讲是地道的西餐,从味道上来讲是很不可口,从体验上来讲一次足矣,从效果上讲是引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
---------------
初生牛犊的机灵劲儿
---------------
有一个朋友对我告诫:荷兰人是很小气的!理由是曾有一个荷兰人郑重其事送给她一份包装极其精美的礼物,打开一看,三粒花种!麦乐夫妇提前为我们准备了生活用品,我要细说都有些什么的话,估计很多人会感动得流下泪来。如果这算小气的话,那么大方的人只有送一个城堡外加十个女佣了。房子里所有用具一应俱全,连厨具餐具都齐全得不得了,我大致看了一下,仅杯子玻璃的、陶瓷的加起来至少三十只,至于餐具估计可以同时供应十余个人操持起十八般武器同时就餐,餐巾、桌布、抹布几乎没有遗漏的。冰箱里麦乐夫妇买好了奶酪、面包、各种水果、肉类、果汁,还有中国的绿菜,连调料都备齐了,其中竟然有写着中国的酱油,还有大米、面条,红酒。麦乐太太送我一束花,上面写着:nihao!welcometoNetherlands!她甚至细心地为花配好了花瓶。豪哥见状直奔厨房而去,心神不宁地翻箱倒柜,直到找出一只量杯把他送的花插好才放心地去开香槟。由此可见荷兰人对花是多么重视。浴室里麦乐夫妇不仅为我们准备好了浴巾、毛巾、连香皂、洗发水、卫生纸都放在橱柜里了。过了一小会儿,有人送货上门,送来了床上用品,并且表示因为时间来不及先送一批,余下的明天送,为了表示歉意,特另送上一瓶酒。以上就是我见到的“小气”的荷兰人。
我要说说语言问题,他们日常使用荷兰语,和我们说话用英语,第一天我没开口说话,是个小哑巴,我能听懂一些。第二天,我开始和说一些简单的话,见到你很高兴什么的,谢谢你帮助什么的,只要不涉及到专业术语,日常对话能听个七七八八,有时就会着急,我要回答不知如何表达。大家一起讲非母语也会有笑话,经常会出现互相听不懂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像我这样的乡下妞儿认为老外讲英语很正常,他们讲的肯定比我们讲的好,却忘记了老外也分老英、老法、老德、老荷,就像中国也分各种方言一样,鸡同鸭讲时常发生。
麦乐和卡萝在对我说话时会放慢速度,我也开始只言片语地和他们沟通,这应该是我认为比较好玩儿的一件事,我心安理得,一点儿也不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害臊:凭什么就该我会说英语?你们怎么不会说中文?我能听懂能回答一些都很不错了。
现在我要揭开这个谜底,为什么乡下妞儿第一次到欧洲就能如此轻车熟路,透着初生牛犊的机灵劲儿!首先我知道欧洲人的思维是以人为本的,这是一个大前提,所以,要是把道路和建筑物指示牌弄得极复杂,那就肯定不合乎人性,所以,虽然你可能不认得荷兰文,但你肯定能看懂图标!像我先生那种“高级技术人才”才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比方说在机场先生东张西望地找行李传送带时,我就知道跟着下飞机行李少的人走,他们肯定有托运行李,然后呢,指示牌虽然狂多,傻子才仰着脸看上半个小时呢,我就只找画着两个小皮箱的,哈,这差不多就是了。超市和电话吧,只要在家操持过家务的妇女,看一眼橱窗就能分辨出来,至于东西是做什么用的,笨啦,不会看图吗?图再看不懂,就看背面的使用说明,一般都有图示用法。认路嘛,更容易了,路虽然是复杂的,房子也是相似的,但是架不住坦荡无私的荷兰人民不拉窗帘啊,每家的摆设是不一样的,你只要注意看经过的窗台和小小的院子,很容易找到你曾经走过的地方。最后就是要注意观察,你只要细心就会看到他们是怎么做的,别露怯,大大方方去试,要不断给自己增加自信:我是外国人,我不知道是非常正常的。再在脑子配个老外第一次用筷子的画面,我们是怎么宽容对待他们的?有了这个自信,又不是什么高难度的动作,做的不对也不要紧,自然而然就行了。
//
---------------
您想喝点什么?
---------------
先生提醒我:欧洲服务业很差,不要指望服务那么到位,我耳边又及时响起了吾友的经验之谈:到了欧洲你才知道你是在做人。意思以前在国内你尚有机会做爷,只要你有钱。而这里全是爷,出钱也没人伺候你。除非你是太爷才会有人撵着孝敬您。而在荷兰,能算得上太爷的,只有皇室成员,连议员都骑自行车上班。
今天是周一,我们要去先生的公司。他们公司显然在这个城市很有地位,且不说高大威猛傲然耸立,仅占地面积就那么气势非凡。公司大门里戒备森严,搞得跟进五角大楼似的,先给审查一番,填个表格,再给每人发一个小牌子,在一个机器上照一下门才会开。进去后别有洞天,好像进了现代艺术展览厅,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尊盐做的雕塑,还有一棵用欧元做成的树(树叶儿都是500欧元一张的纸币做成),看人家多坦诚,连摇都省了,直接让树上长出钱来。公司的本季财务报表就放在书报架上,你可以随意取来看,也就是说,一旦放你进去,就不把你当外人了,你可以到处参观,摄影、拍照。走廊里挂着各种抽象画,非常优雅,除了不像办公场所以外,你可以说它是展厅、博物馆、咖啡厅等等。
52书库推荐浏览: 雅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