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钧一发之际,图尔格首先连发数箭,把冲在前面的明军撂倒几个,旋即冲到明军前奋力厮杀;而负责防守御营后营的遏必隆在听到四起的杀声后,也立即冲向杀入御营的明军,保住了御营,也保住了大清国的皇帝。“功高,莫过于救驾”,皇太极由衷地对有救驾之功的图尔格、遏必隆称赞道:“巴图鲁子,巴图鲁也!”图尔格因功被晋封二等公爵,而遏必隆也凭自己的战功而被授予骑都尉的世职,钮祜禄家族又恢复了昔日的荣誉。孤独的穆库什由衷感到欣慰。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19节:一波三折(1)
一波三折
穆库什最渴望过平静的日子,可是命运之神却一次又一次地把她抛到“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纷中,卷进难以退步抽身的漩涡中。
皇太极去世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夜,52岁的皇太极突然病逝。皇太极患高血压多年,在摧毁宁锦防线的战役中就出现过鼻子大出血,表明他头部的血管硬化已经相当严重,随时都可能发生脑溢血或心血管一类猝死的疾病。多年的寄人篱下,使得穆库什对人际关系已经变得近乎麻木,尤其是同皇太极之间的兄妹情分,早就被夫妻离异、母子分别的现实消磨殆尽。
对于皇太极的去世,她不会有太多的悲伤,这些年又有谁真的关心过穆库什?她落到这一步完全是第一次婚姻酿成的苦果,可谁会念及她嫁给布占泰是为了家族的利益,是为了统一女真各部而做的牺牲?谁又会念及她在为金国奠基过程中,所受的种种凌辱?在彼此纷争、起伏跌宕的情况下嫁出去联姻,说白了就是把女儿嫁过去当人质,一旦交恶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就是嫁到异邦、举目无亲的弱女子。阿哥们冲锋陷阵可以得到种种嘉奖,而公主为联姻所做的种种牺牲,到头来却是事过境迁,早已被遗忘。被牺牲的,永远是牺牲!
穆库什惟一的期盼就是她个人的处境能有所改变,即使不能回到图尔格的身边,也能同儿子遏必隆在一起生活。然而这算不上奢望的心愿也像海市蜃楼一样,可望而不可及。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立继承人,家族中所有的人都卷入争夺皇位继承人的较量中,没有人能想到被遗弃在兄弟家中的穆库什!也许她真的被所有的人都忘得干干净净,包括她至爱至亲的人……
鹬蚌相争 曾经目睹皇太极即位的穆库什当然不会忘记父汗去世前前后后所发生的一幕幕往事:
天命十一年七月,68岁的后金汗在经历43年的鞍马劳顿、风餐露宿后已经耗尽了元气去清河温泉养病;
同年八月父汗病情突然恶化,立即派人去沈阳接大妃乌拉那拉氏,安排后事:立15岁的多尔衮为继承人,以代善辅政;
当乌拉那拉氏扶灵柩回到沈阳时,一份炮制好的命令乌拉那拉氏殉葬的所谓遗诏被抛出;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走上牺牲的祭坛。
然而到皇太极一命归天的时候,阿济格已经年近不惑,而且立下赫赫战功;32岁的多尔衮与30岁的多铎分别掌握着正白旗与镶白旗;已经有实力的多尔衮在同母兄弟及两白旗大臣的支持下自然要求兑现努尔哈赤当年的遗诏;而皇太极的长子——35岁的豪格也非等闲之辈,更何况在皇太极掌权的17年期间已经控制的两黄旗与正蓝旗,也绝不会允许帝系的转移。皇太极刚一去世,图尔格、索尼、图赖、鳌拜等两黄旗大臣等就去肃王家“私相计议,欲立肃王为君”。而两白旗大臣那边也紧锣密鼓地谋划,甚至跪请多尔衮即尊位。争夺继统,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难道父汗几十年血战挣下的江山社稷竟要毁于一旦?原本置身度外的穆库什也不禁忧心忡忡。经过几天的较量,势均力敌的双方为避免同室操戈各自做了让步:多尔衮放弃兑现太祖遗诏的要求,但在皇位继承上要排除肃亲王豪格;两黄旗也做出相应的让步,从拥立豪格转变为拥立皇太极之子福临。于是,册立新君的会议于八月十四日在崇政殿召开。会议伊始,肃亲王按照达成的默契,以自己福薄寡德不堪为嗣而退出议立会议,最终达成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以皇太极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即位,改元顺治;并以睿王多尔衮、郑王济尔哈朗辅政。
清开国时期的军事民主制残余,断送了多尔衮的皇位。然而当皇太极去世后,已经成为强者的多尔衮却又因“父传子”体制得到确认,再次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不会满足同郑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而生性谦和的济尔哈朗面对咄咄逼人的多尔衮只能是节节退让。顺治元年(1644)正月,济尔哈朗就令各衙门:凡需上奏的事件全都“先启知睿亲王,档子(清初称档案为档子)书名亦先书睿亲王”,睿王多尔衮、郑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已经成为虚话。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20节:一波三折(2)
册立顺治为君的会议一结束,图尔格就同索尼、鳌拜以及谭泰、巩阿岱、锡翰到三官庙盟誓,要辅佐顺治“六人如一体”。未几,图尔格、遏必隆、鳌拜等又联络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中的两黄旗骨干209人盟誓,忠心耿耿辅弼幼主,不得“谄事诸王,与诸王、贝勒、贝子、公等结党谋篡”。显而易见,这一番盟誓是对摄政王多尔衮的一次政治大示威。在两黄旗中,图尔格及其家族已经成为出头鸟。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景屏康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