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初八董鄂氏辞世,享年22岁。对董鄂氏之死,孔四贞的确有兔死狐悲之感。在等级森严的后宫,董鄂氏活得非常累。顺治“偶免朝,则谏毋倦勤”,惟恐落下“君王从此不早朝”的指责;当顺治在“日讲”后和她探讨“章句大义”时,“辄喜”;而当顺治让她一同阅奏折时,则起身谢道“不敢干政”。至于对太后她更是全力侍奉,“左右趣走”,即使她在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生子之后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连月子都没能坐,就要竭尽全力去侍奉生病的太后,而皇后却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去尽妇道。当她在丧子之后内心痛苦不堪的情况下,依然要强颜欢笑,出现在太后的身边。
每当看到董鄂氏日见消瘦的身影,孔四贞就不免心生内疚,董鄂氏是在替她孔四贞操劳。虽说她与董鄂氏同皇太后都没有血缘关系,但义女就是比儿媳好当。一般说母亲对女儿总是有不尽的关爱,而对儿媳却往往是挑剔多于宽容。在顺治顿失红颜知己的情况下,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要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去抚慰一颗正在淌血的心。
最后一件令孔四贞伤心的事,就是顺治之死。顺治在十八年(1661)正月初三生了天花。从关外来到中原的满洲人,本来对天花病毒就缺乏免疫力,而成年人出天花往往会危及生命,因而每年的冬季及初春顺治都要到南苑去避痘;但顺治十七年的冬季却是个例外,顺治不仅未去避痘,反而为了董鄂妃的葬礼弄得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天花病毒趁虚而入。从正月初四,顺治就开始考虑皇位继承人的择定问题,初六那天孝庄皇太后已经“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然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
孔四贞虽然没出过天花,但她还是同太后一起守在顺治的身边,在她的心目中顺治就是嫡亲的兄长,如果孔廷训还活着、如果孔廷训已经命悬一线,她会躲开吗?绝对不会!初七子时,顺治在养心殿去世,时年24岁。四月十七日,奉命来京的和尚行森为顺治举行了火化仪式。
孔四贞在离开紫禁城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给顺治送葬。通往遵化马兰峪的路是那样的熟悉,孔四贞不止一次陪顺治策马驰骋在这条古路上。有一次孔四贞陪顺治来到昌瑞山脚下,山麓南面是一马平川,在这块开阔平地的前面则有天台山与烟墩山作为屏障,两山之间的山口就成为进入这块幽静地方的一条通道。顺治凝视着这块宁静的土地,蓦然萌生托体于此的念头,遂一箭射出,以箭落之处为日后魂归之地。虽说人生百年终有一死,不到20岁的皇帝就考虑到这一步,的确给孔四贞的心里蒙上了阴影。
汉白玉的巨型石坊、巍然矗立的圣德碑、精雕细刻的石像生、神道碑、隆恩殿都已经展现在孔四贞模糊的泪眼前……
WWW.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41节:女大当嫁(1)
女大当嫁
按说当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入宫后,15岁的孔四贞就可以同孙延龄完婚了。但那时的她还不能担负起遥控广西将士的重任,她还需要学习兵书战策。顺治十六年十二月孔廷训的葬礼结束后,孔四贞便在北京开府正式担负起父兄的责任,一切刚刚开始,她需要适应的时间,婚期只能往后推。紧接着就是董鄂氏去世,她当然不能在顺治最痛苦的时候离开紫禁城;接下来又是顺治病逝,作为太后义女的孔四贞也不可能在太后最伤心的时候出阁。
当顺治8岁的儿子玄烨顺利即位、当大行皇帝的丧事料理完毕,已经20岁的孔四贞终于走出皇宫同孙延龄完婚,在当时,20岁已经属于晚婚的年龄。孝庄太后令在西华门外为新婚夫妇建造府邸,沾了妻子光的孙延龄被授以“和硕额驸”的称号,被赐予世袭侯爵,并成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
额驸孙延龄
孔四贞与孙延龄都在军营中长大,年龄又相当,堪称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桂林失陷以及孔四贞的扶柩北上,使得她同孙延龄一别就是8年。继续在军营的孙延龄,与走进皇宫的孔四贞,生活环境悬殊极大。更何况孔四贞同顺治还有过那样一段心心相印、终身难忘的神交,留下了有缘无分、失之交臂的遗憾。
作为一个男人,孙延龄也有自己的魅力,他身材魁梧,面庞端庄,长于击剑,精通音律,但长期的军旅生涯使得他没有时间读书,而且他也从未感到有读书的必要。因而当胸无点墨的孙延龄在洞房中出现的时候,孔四贞已经感到彼此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她只能用美中不足来安慰自己,嫁给孙延龄是她惟一的归宿。
孙延龄对于婚后的生活,内心深处也是矛盾重重。别说孔四贞已经得到公主的名分,即使在军营时他也得处处让着孔四贞,孔四贞的父亲毕竟是孙延龄父亲的顶头上司。被男尊女卑桎梏的中国男人,尽管从妻子下嫁中捞到不少实惠,还要为生活在妻子的阴影之下而愤愤不平,孙延龄当然也难免其俗。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他当然也会意识到,在父亲孙龙阵亡后,要想在仕途上走捷径也只能依靠有公主头衔的妻子了。就因为是孔四贞的丈夫,他不仅得到世袭侯爵,还成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堪称青云直上。至于孔有德的定藩遗产,早晚也要落到孙延龄的手中。为了谋求更多、更大的利益,他必须在妻子面前更殷勤、更恭顺。只要获得妻子的欢心,就能得到太后的好感,丈母娘疼姑爷从来都不掺假。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景屏康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