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科大学孤独纪事_西百草【完结】(26)

阅读记录

  一周来的学习体验难以让他看到一个命运如何被改变的结果,但是一切还有可能。而不知道还有多少象他这样的学生或者是被考分或者是被钱剥夺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永远只能在卑微的泥沼里挣扎。想至此,华浩心里的失落变成了愤懑,甚至满满地充塞了他的胸膛,让他的呼吸很不舒畅。转身意欲离去,却蓦然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相对冷清的招聘桌,原来还有一个文学社,这让华浩倍感亲切,想起自己中学时写长篇小说的壮举,心想“哦,原来家就在这里。”毕竟,玩文学是每个人都玩得起的,虽然权贵及其附庸们可以用它来宣泄骄奢淫逸后的舒畅感受,可以用它来嗫嚅侮辱底层劳动人民、贫寒百姓,但是可怜的人们也可以举起文学的大笔,疏导心中经年郁积的苦闷,指斥权贵对这个社会的疯狂掠夺,撕破这个社会的虚伪面纱,即便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最起码这个社会能够不再虚伪,甚至能够幻想一个美妙和谐的世界让自己贫寒的躯体得到思想的欢娱。可是这些医学生们似乎都不愿意玩文学,所以文学社的招聘桌前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在观望,在北京的高校里有一种说法,学医的学生富,学农的学生穷,难道是医学生们太富了,可玩的东西多,所以就不屑来玩文学了,或许,他们根本也没有什么思想需要文字来表达。华浩则不,他的拘谨的财力、普通的长相、朴素的着装、木呐的言行使得他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去玩其他东西,他只能动用他的大脑,任由它去产生波涛汹涌的思想,让自己在内心里感觉自己的激情和飒爽。华浩毫不犹豫地在文学社工作人员的登记小册上填上自己的资料。交了10元钱入会费,领到了一张小卡片,贴上照片后就是会员证了。招聘者热情地说,“等我们的活动通知就可以了。”华浩心想,这下好了,又有了一个组织,校园生活终于要丰富起来了。

  回到宿舍,也没什么时间可睡了,干脆找了一本小说看,真是雷厉风行,可爱的华浩似乎真的打算要为文学社好好干一番了,不过可怜的华浩也实在是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展示他的威风了。

  晚饭后,照常和李良峰一起去上晚自习,提前回来跑步,洗漱睡觉,一切照旧。

  时光象没有关紧水龙头的自来水,一点一滴滑落、流失。不过自来水不象白开水,里面还是隐隐有那么点甘甜,华浩的日子里现在有了两种期待:期待在哪条小径上不经意碰到耿苏;期待文学社的文学活动风风火火开展。但是,这两种期待似乎都要变成永恒了,耿苏是上一届的师姐,没有在一块上课的可能,而华浩的这种三点一线的规律生活,又使得偶遇只能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曾经有一次,华浩自习回来,特意走一条平常不走的路,绕一大圈子回来,结果倒是在不平常的路上偶遇到了情侣无数,而北医大的校园里却感觉不到耿苏丝毫的气息。后来华浩想通了,即便偶遇到,耿苏也可能意识不到这个使劲看她的人是谁了,即便知道是个老乡,依她老乡会那天冷傲的神情,估计能和他华浩打个招呼就算他华浩万幸了。所以华浩继续走着他不变的路,不敢再误入情侣深处遭受视觉刺激。而文学社的活动不是风风火火,而是象北京的雨,轻易难得来一次,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华浩看了一场文学社组织放映的情感电影,听了一场文学讲座,看电影的倒是不少,听文学讲座的就实在稀罕了,诺大的教室三三两两散在分布了一些人,显得空荡荡的,里面还有一些人在埋头看书,估计是找不到自习教室,而抗干扰能力又比较强,所以乐得在这么一个讲堂里学习,台上的讲得是摇摇欲坠,台下的听得是昏昏欲睡。在这样一片贫瘠的文学土壤里,华浩意气风发的文学梦想也就被折断了翅膀,想飞也飞不起来了,更别说吸引那羽翼丰满的文学雌鹰一块在浩瀚的蓝天嬉戏追逐、比翼双飞了。

  北京医科大学孤独纪事 第四章 原来苦闷也是一种晃晃悠悠的东西

  又一个周末来临,华浩意识到自己已经两个月没出校门了。打算出去透透气。可是总不能漫无目的吧。终于想起入学不久以后,家里打来电话告诉他,他有一个堂姐在北京工作,并告诉了他地址和电话,虽然在家乡这是个隔了几层亲属关系的堂姐,但是在这举目无亲的北京,那感觉应该是比亲姐姐还要亲了吧。华浩知道这个姐姐,在老家也是因为学习成绩好而著名的,后来也是上名牌大学,读博士,然后留京工作的,华浩心想,这个姐姐或许就是自己今后的翻版吧。今天倒要趁机去拜访一下。于是赶紧到报刊亭去打电话,很好,这位姐姐正好在家,而且也知道了有这么个华浩,热情地告诉华浩怎么坐车。华浩赶紧收拾了一下自己,本打算按照姐姐所示,先乘公共汽车,再乘地铁,出来后再坐公共汽车,但是如此辗转之下,来回的交通费就得十元,华浩做了一番激烈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骑自行车,能省则省,吃点苦头没关系。结果这一决定,果真让华浩吃尽了苦头,他按照地图的指示,首先沿学院路南下穿西直门桥去复兴门桥,倒是很顺畅地到达了西直门桥,西直门桥下道路实在太多,有一条路确实笔直往南,但是上边却没有自行车道,而且上边的车流如注,华浩不敢贸然上前,而旁边一条道路,基本上和它是平行的,稍微一点点歪斜,往前伸入一个隧道洞口,华浩心想,这肯定就是给自行车和行人走的道了,便往洞口骑了进去,隧道还挺雅致的,两壁还垂下千条万条绿丝绦,欣赏之间,已经出了洞口,迎着亮光,华浩再一阵猛踩脚踏,浑然不觉之间,华浩已经折向西行。华浩出门时是上午十点,已近十二点时,华浩才发觉有点不对劲,因为出门时地图上找的那些参照建筑物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出现一个,而华浩一直在认真地看两旁的标识,不可能是因为疏忽而没看到。华浩停了下来,有点茫然,推着自行车不知所措,仔细看了看旁边建筑物的标识,在地图上又找不到,想定位自己的地点都不可能了,难道还要循原路骑回去吗,那这半天的功夫不是白费了,而且看着这些纵横交错的道路,能不能循原路骑回去他华浩都没有多大把握。华浩怯怯地找了几个人问路,都说不知道。这里的人不知道华浩要去的地方在哪,说明这个地方肯定是远离华浩的目的地了。华浩心里一阵着急再加一阵难受,就差哭出来了。实在没有办法,华浩也只有尝试着看能不能循原路返回了。于是推着自行车上了前边的过街天桥,然后华浩就看到了一老一小两个乞丐,应该是祖孙俩,老人已经老得象块干柴,脸上的污黑的褶子堆积在一起,把眼睛都快埋没了,污秽破烂的衣服显露出一具骨头架子,小孩也就七、八岁的样子,虽然小脸蛋被脸上的污垢遮盖住了,但明显感觉得到营养不良、发育不全的样子,枯涩的眼珠惊惶地看着来人。华浩已经没有在参观完天安门以后第一次看到乞丐时的那种震撼,但是当他平静地看着他们时,这一幕场景却好象突然唤醒了他,他想,华浩啊华浩啊,你现在凭什么着急,凭什么难受,不就是因为你找不到你那个亲戚的家么,那个家里或许现在正有一桌子丰盛的美味佳肴在等着你去品尝,也正有一家庭的温暖亲情等着你去感受,是的,这确实很美好,因为你暂时享受不到这种美好,你就有资格难过吗,当然,如果你从来不觉得别人的痛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那么你就去难受吧,好象你确实有这种资格,因为谁也无法干预你的主观感受,可是,在这样的情境下,你有这样的主观感受你不觉得可耻么,这两个人的痛苦处境真的和你没有关系么,在你有吃有喝,上着名牌大学,还能悠闲地走亲访友的时候,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却在以这样的形式滑向他的生命的终点,一个含苞待放的孩童却在以这样的形式开始他漫长的一生,即便你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社会个体不是导致这种悲惨场景的直接原因,但是也请你庄严地告诉自己,不要漠视痛苦,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言行下。华浩从兜里掏出十块钱,正好是他骑自行车节省下来的数目,对着小朋友眨了眨眼睛,向他表示友好的微笑。显然小朋友并没有得到被抚慰的感受,依然是满脸迷茫和惊惶。华浩把十元钱放入老人前边的破碗里。老人匍匐着的身子便不停地捣头。华浩心里对自己说,这十块钱并不是结束,又在心里对老人说,你放心吧,等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的孩子会得到帮助的,又在心里对小孩说,可怜的小孩啊,你看到了未来了吗!华浩有点不忍了,推着自行车离开了这个地方,他又退回到刚才的马路边,他已经决定就这么胡乱地骑下车,他现在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要紧的事情了,今天能抵达则抵达,不能抵达打个电话告诉一下亲戚,然后再这么漫无目的地在北京城一直骑下去,直到自己不再为自己大脑的沉闷而烦恼,不再为自己的平凡而忧伤的时候,他应该就能回到学校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西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