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话不多说,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了道理——赵廷美压根就不是嫡子,金匮之盟没他的份儿,所以皇帝犯不着弄死他,也从来没想弄死他,他是自己死的.宰相之一的李昉觉得皇帝越说越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为免皇帝说多错多,他赶紧表态兼提醒:"赵廷美那家伙悖逆,天下共闻,而宫禁中事,若非陛下委曲宣示,臣等何由知之!"
传位之争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从此以后北宋王朝的皇位,都由宋太宗的子孙们代代相传.
官方史料当然都是为获胜的宋太宗说好话.经过层层锻造的史书甚至还说,赵匡胤其实也早想将皇位传给弟弟,还曾经当着大臣的面夸奖弟弟比自己更有福份.这事光从表面来看倒也深显悌孝家风,何况宋太祖活着时,一直没有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确定太子亲王身份,皇族中权位最高的就是晋王赵光义了.
不过宋太祖之所以延迟立储,也许是因为他想将皇位传给自己偏爱的儿子,而不是传嫡传长——他死时,宋皇后原本派王继恩去召的,正是宋太祖的小儿子德芳,而不是嫡长子德昭.开宝九年,年方弱冠的赵德芳终于出阁参政了,或者宋太祖原本打算的,正是等他参政施展才华之后,再正式立他为储——而就在这时候,宋太祖死了……
更令人犯疑的是:杜太后真的留下了"金匮之盟"吗?且不说其它复杂的政局人事,光从情理上就很难站得住脚.
杜太后对赵光义应该还是有些偏爱的.读书不惹事的儿子当然比自幼舞刀弄棍外出流浪的儿子令人省心.但是那个不重蹈后周覆辙所以要兄终弟及的遗嘱前提就很难成立.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只有五岁,确实是个幼儿.然而赵匡胤本人却正当三十五岁盛年,杜太后一个做娘的人,自己都活到了六十岁,怎么会一口咬定亲生儿子会在皇子未成年时就死掉呢!
更离奇的是,那时杜太后已是临终,换了任何一个做娘的人到了那个节骨眼上,想见亲儿子的心都会异常的急切,更别说还牵连到了心爱儿子的政治前途,那更是要当面交代的.以她的老练精明,口授遗诏之时她怎么也应该把赵匡义找来旁听,怎么赵匡义赵廷美统统不见,反倒是一个外人赵普在场?
不难看出,所谓"金匮之盟",其实就是赵普为获取宋太宗重用,迎合他的心理编造出来的谎言.
回过头来看,我们或者能理出这样一条脉若隐若现的脉络:在宋太祖猝死一事上,赵光义也许没有什么责任,但是在抢占皇位方面他却大有问题.宋皇后做为每天都迎送太祖上下朝且本人出身皇族的正宫嫡后,肯定是深知太祖心思及宫廷内幕的,她派王继恩去找的赵德芳才多半是太祖心许的皇位继承人.谁知太祖的近侍王继恩却早已经和赵光义同一个鼻孔出气,竟违背皇后懿旨找来了赵光义,宋皇后自知大势已去,只能认输.世人都知道,父死子继才是正常规律,赵光义称帝后,两个侄儿便成了他的心腹之患.——而他们也确实都相继早逝了.两位侄子的去世不可能不引起赵廷美及大臣们的警惕.于是,赵普便在此时带着"兄终弟及"的金匮之盟闪光登场,为赵光义的继承权找到了根据.再然后赵普劝宋太宗不能一误再误,又找到了赵廷美的岔子,将其贬官外放后再让他在流放地"病死".随后再由宋太宗宣布赵廷美并非杜太后嫡出之子,"兄终弟及"与他无关.
躺在陵墓里的杜太后,恐怕也不会料想到,自己死了这么些年,还能给儿子派上用场吧!
世上的君子们连块肉割不方正都不肯吃,就更不可能做出拿一个已经死去十几年的老太婆骨头来榨油的事情.但是有人却不但做了,而且还做得有板有眼理直气壮正大光明.真是令人佩服得交关.难怪朱温一类流氓强盗总能称孤道寡,难怪自小就知道克己服礼的孔融最后会全家覆灭.
十六、尘归尘,土归土
世间真有因果报应吗?宋王朝的皇位,在转了一个大圈之后,终于还是归了赵匡胤的后人.
赵匡胤夺后周皇位时,后周皇族们所经历的惨情,如今在赵匡胤的妻儿身上再次重演.
北宋王朝的皇权之争,以叔害侄、兄害弟宣告落幕.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都死了,他们再也威胁不了赵光义了.现在,对于太祖之死、皇位本该属于谁,世上就只剩了最后一个深知内情的人——宋太祖赵匡胤第三任嫡妻宋皇后.
宋皇后再知道内情,她毕竟只是个寡妇,而且象周世宗的小符皇后一样,她也一步步地沦落成一个没有了儿子的寡妇.此后,她对赵光义也已经是无足轻重的人物.赵光义只给她上了个"开宝皇后"的尊号,就将她幽闭在了深宫里面.先是西宫,后来又迁到东宫.宋氏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在抑郁孤凄中打发日复一日的岁月.
至道元年(公元995)四月二十八日,"开宝皇后"宋氏冷冷清清地离开了人世,享年四十四岁.
宋氏死后,赵光义将这位"皇嫂"的棺木在普济佛舍停放了三年,才用一个根本不够皇后规格的葬礼马马虎虎地下葬于宋太祖永昌陵北面.
宋氏下葬两个月后,太宗去世.
宋太宗一生的文治武功,史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然而对于"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却不能不深为慨叹、再三质疑.
正史尚且如此,民间的说法当然就更多.赵匡胤父子的离奇结局,在百年之后还让民间好事者编出了一个荒诞不经的传说.说的是赵匡胤的魂魄对弟弟害死自己心怀怨恨,眼见自己费尽力气打下的江山竟被赵光义的子孙所据,自己的儿子却先后死于非命,终于在一百多年后转世北国,成为金主斡离不(吴乞买),不但灭了北宋,还让赵匡义的后代饱尝苦难.编出这等胡言乱语的不知究竟是何方人物,实在令人愤慨.且不说靖康之耻造成的生灵涂炭,也实在太污辱宋太祖的家国情怀手足情谊了.完全就是为侵略者开脱的鬼话.
52书库推荐浏览: 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