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迈来迪死的时候最多也不过就是二十岁上下,这个直到死都还没来得及发育完全的女子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会在死去若干年后当上"贞裕徽圣皇后",更不会想到,一世身不由己的自己竟在野史中跟三个皇帝扯上了关系.
这三个皇帝,当然就是宋恭帝、元明宗、元顺帝.
要弄清前因后果,一切就要从元王朝初兴的时候说起.
宋恭帝赵显生于公元1271年,是南宋度宗皇帝的次子,父亲死后,他于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七月登基为帝,时年仅三岁.仅仅过了两年,南宋王朝的都城临安就在德祐二年(公元1276)正月被蒙古大军攻破,五岁的小皇帝和祖母谢氏、母亲全氏都成了元王朝的俘虏,于当年五月被押至元大都(今北京),成了元王朝的"瀛国公".
忽必烈的长后察必还有些厚道,对南宋皇家颇有怜恤之意.察必对赵显的母亲全太后非常同情,见全氏不适应北方生活,还向忽必烈请求放全氏回江南生活.虽然这个不合适的要求被精于权力斗争的忽必烈拒绝了,恭帝母子倒也还是得到了察必的照应,一直平安地生活了下去.
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随着察必皇后去世,恭帝母子的处境逐渐艰难起来.公元1282年冬天,忽必烈对恭帝母子和南宋降人的猜忌之心越来越重,遂于当年十二月不容分说地把小皇帝母子连同降元的南宋官员统统迁往蒙古腹地的元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
在茫茫草原上,恭帝渐渐长大,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他满了十八岁.但他毕竟不是寻常弱冠少年,而是前朝皇帝.其它的南宋官员降人都先后在蒙古草原上成家定居生儿育女,已届婚龄的恭帝却没有可能学别人的样子.他知道忽必烈对长大成人的自己非常忌惮,便自请出家.忽必烈答应了恭帝的要求,赐他一笔财物,于当年十二月派人将他送往吐蕃萨迦寺(今西藏日喀则萨迦寺).从这一项安排来看,忽必烈还是给予了宋恭帝相当高的待遇.因为萨迦寺乃是忽必烈的帝师、大宝法王八思巴驻锡并圆寂之地,寺主即八思巴后人,有统治吐蕃之权,可算是头等皇家寺院.
就在萨迦寺,宋恭帝剃度为僧,号本波讲师,亦称合尊法师,自称"大汉王出家僧人".出家后的宋恭帝潜心佛理,并将多部经书由汉译藏,如《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等,广为弘扬佛法.成为一代佛家大师,留名藏史.恭帝的母亲全太后则未能随儿子西去吐蕃,而是就在大都正智寺出家为尼.
元朝时候完全不禁止僧人成家,合尊因此在藏地娶妻并生子赵普完,嗣后,赵普完也随父一起出家为僧.十几年后,已经成为高僧的恭帝再次奉诏离开吐蕃,带着家人徒众迁居甘州十字寺(即今张掖大佛寺).和萨迦寺一样,十字寺在元王朝时期也有非同凡响的地位.因为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诞生之地,据说元睿宗拖雷长后唆鲁禾贴尼正是在这座寺庙里生下忽必烈的.
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四月,五十二岁的宋恭帝合尊死于河西.多数情况下,认为是合尊的声望越来越大,元朝皇帝为了斩草除根就把他给毒死了,但与这种观点相冲撞的是:宋恭帝合尊的儿子赵普完仍然活得好好地,还继续平平安安地做他的喇嘛,继续娶妻生子.
元顺帝年间,元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农民起义宗教起义此伏彼起,多数都打着复兴宋室的旗号.这种情形再三发生之后,终于引起了元朝统治者的担忧.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五月,监察御史彻彻特穆尔上奏元顺帝,说:"河南诸处群盗,辄引亡宋故号以为口实.宜以瀛国公子和尚赵完普及亲属徒沙州安置,禁勿与人交通."元顺帝采纳了彻彻特穆尔的主张,将赵完普及其家眷仆从由张掖迁往沙州(今敦煌).
对比北宋亡国之君徽宗钦宗的遭遇,赵显与赵普完父子的运气实在好了不止一点点.只是各种史料的散失,如今我们却不知道,赵普完的后人又在何处?
宋恭帝的生命,终止于元顺帝三岁这年,这也使得野史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盘点一下,野史基本上都认为宋恭帝就是元顺帝的生父,元明宗只不过是养父.但是这个过程,说法却有好几种.
第一种,说忽必烈为永久收服宋室,在宋恭帝成年后将其招为驸马,许配给他的公主正是迈来迪.(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元王朝的公主并不只限于皇帝的女儿,亲王郡王的女儿孙女都一律被称为"公主".在这种公主泛滥成灾的情形下,迈来迪作为阿儿斯兰郡王裔孙,当然也就是公主.)迈来迪很快就为宋恭帝生下长子普完,又跟随已经成为高僧的宋恭帝迁居甘州(张掖),在此地又生下一个孩子.就在孩子出生的这天晚上,后来的元明宗当时的周王和世梀正因出镇朔漠途经此地,宿于宋恭帝驻赐寺庙附近,看见产房上空红光冲天,知道出生的孩儿定然非同凡响,于是在征得宋恭帝夫妇同意之后,将之收为己子,带往漠北.
这个传说推敲起来几乎就是完全靠不住.由于元仁宗不愿履行传位给侄儿的诺言,因此武宗长子和世梀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三月被封周王并调离京城,出镇云南.同年十月,武宗诸旧臣对小主人的遭遇非常不满,谋划着要抗旨外逃,说:"天下者,我武皇之天下也.出镇之事,本非上意,由左右构斗致然.请以其故白行省,俾闻之朝廷,庶可杜塞离间;不然,事变叵测."和世梀当时只有十六岁,拗不过众人的意志,身不由己地被拥上马,"数骑驰去",昼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往西北金山(即阿尔泰山).就在此地,和世梀得到了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一系王爷们的归附拥戴,成为朔漠之主,一直在当地生活了十几年,冬居扎颜,夏驻斡罗斡察山,足迹不履朔漠以外,直到元文宗"禅位"南归为止.
52书库推荐浏览: 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