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全名爱新觉罗颙琰,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十月初六,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生母是令懿皇贵妃魏佳氏.
乾隆皇帝一生共有十七个儿子,其中出自两任真正皇后的就有四个(元配富察氏生永琏、永琮,继后纳喇氏生永璂、永璟).无论是论排行还是论出身论才干,颙琰都是中中之资,照理说这皇位永远是轮不着他的.只是那些上上之选的龙子多数没得到老天的眷顾,乾隆皇帝心目中最佳的继承人选竟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在了自己前头,短的只活了几个月,多的也就不过是二十五六岁.尤其是元配富察氏的两个嫡子夭折,对于本来一心想学汉族皇帝"立嫡子"的爱新觉罗弘历来说,更是莫大的打击.
就这样,到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弘历只剩了七个儿子.其中永璂失宠、永珹永瑢过继宗室,真正能够考虑继承权的仅有四个皇子.在这四人中,永璇既无人望又有足疾;永瑆是个皇家葛朗台式的人物,守着近百万现银的财产,却是一个铜板也要分两片来使,就连自己王妃的陪嫁他都要变着法子骗到自己手里,然后逼着老婆和自己一起过喝粥吃咸菜的日子(道光皇帝是他的衣钵传人),丢尽了乾隆皇帝的脸面(永瑆的王妃是乾隆结发之妻富察氏的侄女);永璘年纪最小,只知贪玩生事.相比之下,十五子颙琰(永琰)内向勤奋,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也正是这一年,乾隆沿用父亲雍正皇帝所定的鐍匣建储方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的鐍匣内,写上了颙琰(永琰)的名字,他从此在茫然无知中当上了皇太子.
颙琰和朝臣虽然不曾知道他已经成了皇位继承人,乾隆皇帝却是知道的.因此在第二年为颙琰选择结发妻子的时候,老皇帝颇花了一番心思.最终,正白旗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的女儿喜塔腊氏被选中.
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3)秋天,十三岁的颙琰与喜塔腊氏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喜塔腊氏从此在蒙懂中成了"太子妃".
颙琰新婚仅三个来月,他的母亲魏佳氏就去世了,享年四十九岁.颙琰与发妻的婚姻生活就在这样的大喜大悲中开了场,并且将贯穿始终.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清高宗弘历将自己名下仅剩的四个儿子都统统晋封,除永璘仅为贝勒之外,其余三人均为亲王.晋封后的颙琰,当上了"嘉亲王".喜塔腊氏也水涨船高.只不过涨高的只是名份和物质待遇,在精神方面,亲王夫妇过得一点也不自在."枪打出头鸟",做为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子,他过得异常谨慎小心,哪怕是偶尔责打一个太监,都会被人把小报告打到乾隆皇帝面前去.
日子终于熬到了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九月.
初三这天,也正是爱新觉罗弘历登基六十周年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八十五岁的乾隆皇帝召集所有的皇子皇孙王公及满汉大臣齐聚圆明园勤政殿,当众取下并打开了已经在"正大光明"匾后收藏多年的鐍匣,并向众人展示里面那张陈旧的密旨.闷葫芦终于被打破,年已三十五岁的嘉亲王永琰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改名颙琰,移居毓庆宫.同时皇帝还下令追封令懿皇贵妃魏佳氏为"孝仪皇后".直到此时,颙琰才知道自己竟已在糊涂中做了二十二年的储君.
在册立皇太子的同时,乾隆还决定履行自己在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曾经公开许下的退位归政之愿,颁布了一道禅位诏书,决定于冬至日禅位皇太子.
诏书传下,颙琰夫妇其喜可知.只是天公不做美,偏偏冬至(十二月初一)这天出现了最不吉利的天象:"日蚀".于是喜塔腊氏又陪着丈夫在皇太子这个位置上忙乱且战战兢兢地多呆了一个月.
嘉庆元年(公元1796)正月初一清晨,清王朝的唯一一次帝位禅让大典,正式在紫禁城举行.
所有的王公大臣以及各国使节,一大早就在太和殿排班站队,所有的繁杂仪仗也一色排开.当太阳初升之际,乾隆帝的龙舆首先出现在等候众人的视线里,颙琰则身着太子冠服跟随在后.当身着明黄龙袍紫貂褂,头戴红绒珍珠顶玄狐暖帽的乾隆下舆之后,皇太子连忙侍奉着乾隆遍祀堂子、奉先殿、寿皇殿,最后才由大臣们将乾隆拥到太和殿的皇帝宝座上.
经过一通跪拜、奏乐、诵诏的繁文缛节之后,两位大学士将皇太子引导上阶.颙琰匐伏在皇帝座前,毕恭毕敬地接过了弘历递给他的"皇帝之宝".从这一刻起,弘历成了"太上皇",颙琰成了嘉庆皇帝.紧接,颙琰又率领大臣们向弘历行了一通跪拜奏乐之仪,禅位之礼毕.
禅位之礼举行之后,嘉庆皇帝的登基大典隆重开锣.
照理来说,从此清王朝进入嘉庆纪元,皇帝也就该是嘉庆帝颙琰了.但事实恰恰相反,与其说是"嘉庆时代",还不如说是"后乾隆时代"更贴切一点.
对于乾隆皇帝来说,"禅位"不过是他的又一次政治作秀,为的只是大规模地沽名钓誉,这一点在他的禅位诏书里表露无遗:"朕缵绍丕基,抚绥函夏,勤求治理,日有孜孜,……寰宇ㄨ安,蒸黎康阜,声教四讫,中外一家.御极以来,平定伊犁、四部、大小金川……功迈十全,恩覃六合……"总之是缺点并无,功劳无边,所有皇帝的分内事都成了无私的奉献,所有的杀戮靡费都视若无睹,统统粉饰太平.而在把六十年的"功劳"都不厌其烦地数了一遍之后,乾隆帝轻描淡写地放了一句话在最后:"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部院衙门及各省题奏事件,悉遵前旨行."
为了迎合乾隆帝"禅位"的真实用意,军机大臣们煞费苦心地想出了这么些新奇规范:退位的乾隆皇帝为"太上皇帝",颁旨称"敕旨",仍然用"朕"自称;新皇帝嘉庆只能称"嗣皇帝".臣子们上书上表,遇"天""祖"二字需抬高四格书写,遇"太上皇"字样需抬高三格书写,遇"皇帝"字样只抬高二格书写."嗣皇帝"过生日称"万寿","太上皇帝"过生日为"万万寿".一应军国政事,嗣皇帝都要在太上皇帝的"躬亲指教"下办理.所有的旧有官员进京陛见或新官员离京赴任,都必须先请太上皇帝训话.
52书库推荐浏览: 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