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妃列传_招福【完结】(383)

阅读记录

  "穆宗后阿鲁特氏,尚书崇绮女.不得孝钦太后欢,孝贞从中敷衍之……以事欲废之,诏惇王欲发表焉……惇王对曰:'欲废后,非由大清门入者,不能废大清门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盖讥两后皆由妃正位者.由此,遂中止."

  无论如何,同治帝死了,他没有儿子,连女儿都没有,清王朝必须从宗室中选出一位继承者.

  同治帝崩逝的当天深夜,关于继位人问题的御前会议立即在养心殿西暖阁召开.与会者包括宗室王公、朝廷重臣,还有同治帝的师傅.一番争执之后,早有盘算的慈禧太后一锤定音:"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两宫太后)同一心,汝等敬听."随后宣布:"醇亲王奕奕譞之子载湉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这道旨意一出,诸人大出意外!醇亲王本人更是当场昏迷过去.然而谁也不敢表示反对,因为载湉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他是咸丰帝的亲侄儿、慈禧太后的亲外甥,是正宗的皇家近支.那么,为什么不给同治帝过继儿子呢?原来,当时的皇族近支中"溥"字辈的人选只有一个溥伦,乃道光帝长子奕纬的嗣孙.溥伦虽是道光帝长子长孙,但他身上并没有有流着道光帝的血液,甚至连嘉庆帝的血液都没有:溥伦的父亲载治是过继给奕伟的,他的亲祖父乃是皇族的旁系.不过既是过继,似乎也没有必要讲究这些.何况就算是让堂弟入嗣大统,也大可选个年纪大些的,为什么会找上载湉这个还没断奶的孩子?

  这当然就是慈禧太后的算盘了.假如从旁支溥字辈中选一个做同治帝的过继儿子,那么两宫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再垂帘听政就说不过去了:同治帝的皇后还在呢!假如选年纪大些的载字辈堂兄弟,那么首当其冲要被考虑的就是恃才傲慢的恭亲王的儿子们.这当然绝对不是两宫太后、尤其是慈禧太后愿意看到的.更何况,选中的小皇帝越是年幼无知,慈禧太后掌权的时间就会越久.除此之外慈禧太后还另有私心,载湉是她亲上加亲的外甥,父母一向温驯听话,肯定比恭亲王父子好摆弄得多.当然,据说还有一条比较"人性化"的理由:慈禧太后想要重新看到自己儿子当年做小皇帝的模样."寻求她儿子的印象,使她聊以自慰."

  总之,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同治帝死去的当夜,一道出自同治帝师翁同龢之手的诏书颁布:"钦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旨:皇帝龙驭上宾,未有储贰,不得已以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大行皇帝为嗣.特谕."

  十二月初七,载湉生父醇亲王主动请辞一切职务,慈禧太后正中下怀地批准,让他去监修皇陵.

  醇亲王辞职的同一天,两宫太后重新垂帘听政.同治纪年终结,光绪朝揭开帷幕.

  对于同治帝死后竟没过继儿子、皇位也交给最年幼的堂弟继承,朝野上下都心怀不满.恭亲王当然是最不满的,但他的儿孙们离皇位很近,他利益攸关不敢出声.不过敢出声的自然大有人在.光绪元年正月十五,内阁侍读学士广安上奏,要求两宫太后立下铁券,保证日后一定要为同治帝过继儿子并将皇位交由其嗣子继承.这要求立即触怒了慈禧太后,对广安大加斥责,铁券也就化为泡影.

  事发生一个月后,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公元1875年3月27日),宫内又传出噩耗:二十二岁的同治帝嘉顺皇后阿鲁特氏崩逝.

  阿鲁特氏的"嘉顺皇后"头衔,是在同治帝死后慈禧太后封给她的.

  皇宫里颁出的懿旨说,嘉顺皇后是伤心同治帝之死而自愿殉情的.但实情究竟如何?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为同治帝继嗣之事被太后借故推脱未得确实,阿鲁特氏做为一个没有儿女依靠的寡妇,不过是新帝的嫂嫂,新帝又是个孩童,婆婆掌控全局又与自己素有仇隙……所有种种,都足以令这个年青女人难以生存、生无可恋.

  一种传说在暗暗地流传.这传言说,同治帝病重之时,曾经让帝师李鸿藻代写过一份遗诏,选立了年已十余岁的堂弟载澍贝勒(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讠惠之子),然而李鸿藻将遗诏交给了慈禧,于是同治帝的遗愿泡了汤.阿鲁特氏做为皇后,知道世间曾有此诏,因此太后不能容许她活在世上.

  据宫廷传言,同治帝死后,皇后终日痛哭不思饮食,其父崇绮便将这情形奏报给了两宫太后.谁知慈禧听完竟冷冷地回答:"既然如此不舍,她就随大行皇帝去吧!"

  崇绮听了这话,知道女儿的性命迟早无可挽回,不如自己这个当爹的动手,还能保住全家.他就派人给皇后送去了一个空食盒.皇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便绝食(或曰吞金)而亡.

  慈禧太后坚持不给同治帝过继儿子并由其承嗣帝位的原因,当然首先是因为她自己要当皇太后以便掌权;其次,一旦同治帝有了过继儿子,慈安慈禧不但是祖母身份,而且"以妃正位"的宗族地位在"由大清门入"的阿鲁特氏皇后面前更是相形见绌,无论从人情还是道理来讲,听政的都将会是阿鲁特氏.阿鲁特氏与婆婆一向格格不入,她如果掌控了权力,慈禧会是怎么个下场,那也难说得很.这两个原因或者就是慈禧要在同治帝重病时"忽悠"儿子颁下由太后代理政事的正式谕旨、在儿子死后也不给他立即过继子嗣的真正原因.

  慈禧太后的做法不但冷酷无情,而且也精准快狠.她甚至将照料儿时光绪帝的责任也交给慧妃富察氏而不是正牌皇嫂阿鲁特氏.阿鲁特氏皇后从此便陷入了活着比死更难熬的境地,终于以自己的死结束了这一场婆媳之争.

52书库推荐浏览: 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