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很重要的是,莎士比亚从未上大学,也没有在宫廷中受过教育。他父亲是个农村集镇上的手套商贩。莎士比亚怎么可能写出表现英国宫廷的宏伟巨作!
那么,究竟是谁在幕后操控着一切呢?这人为什么不原意用自己的真名发表这些伟大的作品呢?此外,这些作品最开始时是以什么形式公之于众的呢?其中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吗?为什么莎翁作品要在莎士比亚死后7年也就是1623年才集结成册发表出来?为什么弗朗西斯·培根也要在1623年同时发表一本书,专门教导读者如何使用密码写作?这两者间有什么必然关联吗?
培根像
更为重要的是:莎士比亚死后,以他名义发表的一些剧作为什么比最早版本的小册子足足多了上千行文字?为什么应该大写的地方没有大写,时间状语前为什么总有字母以大写的形式出现?等等。
最后,要告诉读者的是,1623年发表的莎士比亚剧作集是以《第一对开本》名义出版发行。这第一本莎士比亚剧作集当时只在世界上发行了两百多本,而要真正了解并研究莎士比亚,这一版本的剧作集应该是最受到推荐的。只是它现在已经价值连城,国人恐怕只能看看副本或是什么“赝品”,一饱眼福罢了。
伊丽莎白一世像
《莎士比亚密码》出版后,首先在京城引起轰动。各大媒体与网站纷纷刊登此书出版消息。毕竟,国人的第一外语是英语,大家都普遍认为莎士比亚就代表着英语语言的巅峰,高山仰止,不可逾越。但《莎士比亚密码》呈现给读者的,显然完全是颠覆性的内容和结论:这位站在圣坛上的人物,没受过什么教育,更不可能写出那些几乎与《圣经》一样对人类有深远影响的戏剧。
也有媒体专门为此采访了莎士比亚研究专家。
有些研究专家,在谈及《莎士比亚密码》一书出版时,竟然忘记了孔子的训诫“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竟不假思索地争辩说,莎士比亚是个“自学成才的典范”,这种话显得简单幼稚,用中国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的某个特定时间段的词汇,去形容16世纪的莎士比亚,有些太过草率,也很不负责任。
此外,不仔细研究便说“‘培根说’已经破产过时”,也令人感到不安。《纽约时报》直到2004年的8月还刊登文章大加讨论的事情,怎么才过不到3年,就变成“破产过时”了呢?显然,情绪化的语言并不能使人折服,将可能多的事实研究作为依据,包容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才更显专家学者的大家风范,我想,这也正是众多读者想阅读《莎士比亚密码》的真正目的。
在此,我们不如重温曾国藩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至于培根为什么要用密码写作,还是请读者自己翻阅此书,找寻答案为妙。
《莎士比亚密码》已由北京同心出版社重金引进,2007年1月1日出版
定价:25元。
《莎士比亚密码》译序(1)
张放
《莎士比亚密码》于2007年1月1日由北京同心出版社出版。出版后,立即在京城引起关注,各大媒体纷纷发消息。有专家学者对此书所披露内容,表示不能赞同,以莎士比亚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为由,认定此书不足为信,但更多人则认为,读者又多了一种探索真相的选择,这没有什么不好。也因此引出一个重要话题:究竟专家学者能不能代表众多读者决定什么是事实真相?作为出版人和译者,我有些自己的想法,并专门为此书建个博客,旨在希望引起更多人关注与讨论。现首先将译序放在此。
2005年到2006年,应该算是“密码”年。2006年,以《达芬奇密码》电影在全球上映而达至巅峰。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其他密码隐藏着,仍然需要出版家们发掘并呈献给读者呢?您现在读着的这本《莎士比亚密码》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次接触“莎士比亚”作品,应该追溯回二十几年前了。那时我在大连外语学院英语系读本科,那年月,读英美文学专业,有如眼下读计算机或什么BA一样热门。但细细想来,却有太多遗憾。首先,那时应该算百业待兴年代,出版业者还非常非常保守,每年出版的新书里,也没有多少“令人震惊”性质的、“暴料”性质的、“市场炒作”的图书,更勿论出版什么“密码”性质的东西了。然而,生活于斯的人们与现在的人们,在图书种类的选择方面,幸福感不可同日而语。
当时,我大三时的班主任赵老师,被传是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我对他顿时产生了崇敬感。最让我感到至此不能忘怀的是,有一天他居然把我找到他的家里,让我给他誊清手稿,并写蜡纸(当时这些都是大学里的高科技,班上有同学举荐说我的字写得好,也有写过蜡纸的经验),他要在系报上发表他的作品。于是,我成了他的手稿的第一读者。在我的人生中,这是第一次看到“麦克白”,看到“哈姆雷特”的字样。虽然,我还不太知道这些人物与我的人生有什么干系,与我二十几年后的今天有什么关联。
至于赵老师所写的深刻论述莎士比亚作品的文章,究竟有什么意义,文笔功底怎样,我现在早已不留一丝印象。但“莎士比亚”这四个大字,却从此留在记忆深处,估计至死也不会忘记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弗·菲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