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思中国游记_沈从文【完结】(63)

阅读记录

  傩喜先生完全相信。从颜色,从腔调,都见得出这学士院的人才不诳。不过总不容易

  明白这怕的理由,因为这是无理由的。

  “你能不将怕她那一个理由简简单单告我一个大概么?”

  傩喜先生也渐渐能说很长的中国话了,他自己很高兴。

  那客人就数出二十个很正当的理由来,说是如何不应当,如何不合身分,性情又隔得

  如何远,门户又如何相差,说去说来到为什么怕时,还是只有一样,怕她丑。

  “请想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一件稀奇古怪荒诞不经事体!

  倘若是在我的儿孙的世系上加上有小鸭某某为某某世族之某某夫人,先生,这可不是

  特意留下一件笑话给子子孙孙长此当成一种故事去讲么?还有……”傩喜先生对于来客,

  全中意,只是说到因为脸稍丑就怕到这样,知道这个学士院出身的人,原只是在此上修词

  学的习题课,并不是存心说正经话,所以不久就端茶送客,也不再去听他三四十个字的长

  句儿话了。

  这来客是个鹅,因为所见的是傩喜先生,所以才把骄傲隐藏了去,但提到鸭子,也就

  再隐藏不来了。

  至于傩喜先生以后如何赴会,如何消磨这日子,可暂不用说了。左右凡是为中国什么

  学会欢迎去演讲的,你随便说什么全都成。你说错了也决不会有人敢好事来纠正。他们听

  讲的并不是有功夫听第二个人纠正的。从西洋回国的一匹骡子,还可以在讲座上胡说八道,

  谈文学,谈哲学,谈主义与思想,何况一个衣服穿得崭新,相貌庄严,纯粹的西洋名士呢。

  只要是不会使傩喜先生头痛难于应酬的话,不消说,在阿丽思小姐归来以前,傩喜先生总

  不至于为中国一切学会放松,得尽闲着在旅馆发闷了。

  -------------------------------------------------------------

  网络图书 独家推出 转载请保留

  上一页    下一页

  沈从文作品集—阿丽思中国游记

  第二卷 第七章

  沈从文

  又通一 次信

  阿丽思小姐在临动身以前,很满意的把那仪彬姑娘见到了,那母亲也见到了,那二哥

  也见到了。她打起了兴致同这一家人谈话。她说话时常常害羞,因为想到自己把自己分成

  两人时说的蠢话。经那作二哥的同仪彬姑娘谈到时,便不由得不脸红了。

  一切如仪彬姑娘所说,经过一切的麻烦,随到仪彬姑娘的二哥行动,遇事装马虎,装

  不注意,有时不得已自己还装作外国公主那么尊大与骄傲,恐吓无知识的中国人,于是到

  了一个地方。

  不消说这便是仪彬姑娘的乡下了。情形一切如仪彬姑娘所说,故阿丽思到此也不觉得

  怎样不方便。

  这里比不上中国大地方的,是没有人请演讲一类事,没有诗人,没有用韵文说话的绅

  士,没有戏,总之大地方所有的这里好象都不会见到,这里所有的却又正是大地方不曾见

  过的。

  这地方,管理一切人畜祸福的,同中国普通情形稍稍不同,第一是天王以及天王以下

  诸菩萨,第二是地方官以及帮菩萨办事的和尚、道士、巫师,第三是乡约保正。人人怕菩

  萨比怕官的地方还多,就因为作官的论班辈瓜葛全离不了非亲即友。虽然每一家小孩子,

  总有一个两个得力的鬼神作干爹,但干爹好象也只能保佑干儿子长命富贵,遇到家人父子

  大事还不能帮忙。地方官既然还是坐第二把交椅,所以论收入,也是菩萨比官强多了。一

  个保正既敌不过为菩萨看庙门的人清闲,也不会比这作鬼神门房的收入为多,这是那地方

  有儿女很多的人家,在选择儿婿一事上,全考究的很分明的。

  作官的人除了有衙门坐以外,地位决不比一个庙中管事优,这优劣的比较,要不拘谁

  一个做媒的老太太们也数得出。

  本地人,他们吃的是普通白米,作干饭,一天三餐或两餐。菜蔬有钱的人照规矩吃鱼

  吃肉,穷人则全是辣子同酸菜。

  很可怪的便是纵然落在肚里的只是辣子酸菜,象是样子还是不差多少,也能说,也能

  笑。吃不同样的东西,住不同样的房子,各人精神生活却很难分出两样情形,这是使阿丽

  思吃惊的。他们那听天安命的人生观,在这随命运摆布的生活下,各不相扰的生儿育女,

  有希望,有愤懑,便走到不拘一个庙里去向神申诉一番,回头便拿了神的预约处置了这不

  平的心,安安静膊过着未来的日子。人病了,也去同神商量,请求神帮忙,将病医好,这

  办法,都不是欧洲人懂的。

  到了仪彬的乡下的阿丽思,把仪彬姑娘的二哥,也喊作二哥了,因为这样一来方便了

  许多。

  他们住的地方是城中心。城中心,是说每早上照例可以听二十种喊法不同的小贩声音,

  到早饭后又可以听十五种,晚饭听八种,上灯听一百零八种,——这数字,是阿丽思在三

  天的比较下统计过来的,相差绝不会远。本地人的好吃,从这统计上可以明白。不过这些

52书库推荐浏览: 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