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史_张承志【完结】(20)

阅读记录

  耶在十八世纪向所谓乾隆盛世发动的起义,甚至为各种宗教的圣战提供了某种判别标准。

  圣战,只有在不堪宗教歧视和保卫心灵的信仰不被消灭而发动时,才能够成立。仅仅只

  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够以圣的名义流血。

  --------------------------------------------------------------------------------

  ①冒赈案——乾隆四十六年哲合忍耶事变中,由于官军不能速胜,北京震怒。甘肃布政

  使王廷赞为讨好皇帝,也因作贼心虚,主动上折,奏请捐献个人银子四万两助战。结果——

  老谋深算的乾隆看出破绽,一查到底,发现甘肃官吏假卖监生名额济赈救灾,人人贪污。乾

  隆伪装清廉,把冒赈案中官吏贪污数万两的的巨犯杀了五十六人,另有二十三人畏罪自尽,

  其他革职、流放等近百人,此案震动中国,名“冒赈案”。

  ---------------

  第09章 绿旗红了

  --------------------------------------------------------------------------------

  导师马明心被杀害——用哲合忍耶的语言说,是真主全美了他的圣洁举意,真主回赐了

  他的念想——之后,苏四十三、赛力麦及撒拉教众骤然失去了攻打兰州的目的。但是他们并

  没有失去血战到底的心劲。他们撤了围后,茫然望路,曾考虑过“事急欲投黄河自尽”、

  “西宁粮草最多,前往探听虚实”、“至急时北走,死后即得好处”、“逃往苦芦湾”等

  等;但事实上并无心远离,只是就兰州城郊随意上了华林山,只求死拼。

  妇女由马明心义女赛力麦径直领向后日她们的坟场——金城关,企图据黄河决斗。

  历史上可能有过数不清的战争,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以失败为目标的战争。中国

  从来是一座最残酷的厮杀场,但是我不知道有过谁在格斗时只盼一死不愿存活。

  哲合忍耶从撤围走向华林山的那一刻开始,整个教派便永远地被一种强大无形的悲观主

  义所笼罩。也许这便是哲合忍耶的魂。因为这种神秘的东西,饥饿穷苦浑身褴褛的西海固农

  民有了一种高贵气质。哲合忍耶因为它而孤立,因为它而对世界疏远——对“顿亚”(世俗

  社会)感到陌生和难以参加。正因为身藏的手段只有一个殉命,于是哲合忍耶甚至对一切合

  法斗争都显得冷漠和笨拙。当后辈人感到他们遭逢不上苏四十三那样的大时代(哲合忍耶称

  为“光阴”)的时候,他们烦躁而孤独。

  若想理解回族和哲合忍耶,必须先接近这种奇异的悲观主义。

  官方御制的《钦定兰州纪略》二十卷,详细记载了这次战争的每一天过程。尽管是“官

  修”,也留下来足以证明哲合忍耶有理的大量例据。我虽也无心细致叙述五个多月来的每一

  个残酷日子,但是,关里爷、毡爷、曼苏尔、及无名氏们对于历史的过程本身的淡漠,实在

  是不可思议的。对于他们这种作家来说,只要实现了牺牲殉教的念想,一切就已经结束。若

  是非要回忆过程,他们宁愿编个故事。

  无名氏汉文本《谨著哲罕仁耶道祖太爷历史》,写的是一种纯粹“克拉麦提”(奇

  迹):

  却说三月二十七道祖归真的那日早晨,也门的穆罕默德·黑哈合哈在讲经时候,大喊一

  声昏迷了。众人救醒,问原因,他说:“逊尼(中国)的毛拉归了位了。”……到了晌拜

  时,他拜着两拜天命的时候,突然又大喊一声昏倒。众人救起再问,说:“逊尼那毛拉的血

  头走了。”

  前引另一无名氏撰钞《哲罕仁耶道统史》:

  ……申兆林急带道祖大爷到城墙上,城外的人看见都跪下哭。道祖说:“哎,苏阿訇你

  接我没口唤。”苏阿訇说:“你老人家给个实守。”道祖将拐杖由城上撇下。教众们都去争

  夺,踏死人马不少。把拐杖弄碎了,退了兵马。

  又把道祖带到西城墙上。道祖对赛力麦太太说:“哎,我的女儿呀,你来接我没口

  唤。”赛力麦姑太说:“你老人家给我个实守。”道祖太爷就把头上的帽子撇下来……

  毡爷《曼纳给布》最为独特;但毡爷此说流传很广(新疆便有类似抄本):

  官员强命尊贵的主人说服多斯达尼回家。……他们尊了毛拉的话,立刻撤退到华林山;

  然后把一面大白旗插在华林山顶上。官员差了一个小偷,去偷了那大旗,上面是阿拉伯文,

  请了多少大阿訇都看不懂。乾隆皇帝特意请来了土耳其的大学者,译了,逐字逐句解释

  了。……派了一个诸侯来西北巡查,直到兰州。这位诸侯不愧是好官,他一连宰了枉杀平民

  的七十二个官。……杨赃官一直躲着,等清官回了北京,他才露面。好官怒气冲天,当地斩

  了杨赃官。

  都是这样的奇文。不知为什么,读着这种文书和小说,我的心阵阵战栗。

  华林山血腥的五个月,其梗概如下:

  三月二十八日,导师马明心殉教次日,赛力麦率义军近三千人与甘肃提督仁和于金城关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