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_林杉【完结】(86)

阅读记录

  八宝山革命公墓西北隅,绿荫和萋萋青草掩映着矮矮的墓碑。

  如今碑上没有铭文,没有姓名,只有一只浮雕花环,橄揽枝环抱着圣洁的牡丹、荷花、雏菊。那是林徽因生前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须弥座上设计的碑样,朴实无华地镶嵌在这里。

  一座无字碑。

  然而,它却是一方有体温的石头!

  这块石头的血液永远不会冷却,它在大地的脉管中汩汩流淌着,温暖着一个祈望。

  一座无字碑。

  然而,它却是一方能歌唱的石头!

  歌手先于英雄死去,它向脚下的泥土、身旁的绿草、头前的白花,歌唱着不朽与永恒。

  一座无字碑。

  然而,它却是一方有灵性的石头!

  它把千言万语,写给了全部世界。那一只永不凋蔽的橄揽花环,宁静而忠实地护卫着一个操守。

  它站在生命之上,站在永恒之上,站在岁月之上,同时它又紧紧贴近了泥土。它守护着一个——生活过的人!一个在生活中点燃了她的灵腑的人。

  太阳把它的光芒大笔大笔地写在广场上。

  这里在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典礼。国歌高奏,红领巾高举起手臂,三军将士高举起手臂,向历史庄严布礼!

  一阕石头的音乐,向金子样的天空升腾。通往所有星座的道路,全部被它照亮!

  纪念碑上,那一只只永恒的花环,招展着一个季节的新绿!

  这个时候,是谁把一束芬芳的丁香,放在她那座安详的墓碑之下?

  林徽因年表

  1904年1岁

  6月10日,林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陆官巷住宅。

  原籍福建闽侯,祖父林孝恂,光绪己丑科(1889年)进士,初为政知县候选,历任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他资助青年赴日留学的学生,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祖母游氏,生有子女七人。

  徽因父林长民(1876年生),字宗孟,为孝恂长子,1906年赴日留学,不久回国,在杭州东文学校毕业,后再度赴日早稻田大学,习政治法律;叔林天民(1887年生),字希实,早年亦留学日本,习电气工程;大姑林泽民,嫁王永昕;二姑生一女后去世;三姑林嫄民,嫁卓定谋;四姑林丘民,嫁曾仙舟;五姑林子民,嫁李石珊。

  徽因之堂叔林觉民、林尹民均为黄花冈革命烈士。

  1909年5岁

  是年,迁居蔡官巷一宅院,林徽因随祖父母、姑母等居此,由大姑母林泽民发蒙读书。

  1910年6岁

  是年,林长民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善诗文、工书法,回国后与同学刘崇佑创办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并任校长。

  1911年7岁

  是年,祖母游氏因心脏病逝世于杭州。

  是年,武昌起义后,林长民赴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宣传辛亥革命。

  1912年8岁

  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林长民为福建代表,任参议院秘书长。并与汤化龙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

  4月13日,正式成立“共和建设讨论会”,拥在日的梁启超为领袖,电其归国。

  10月27日,将“共和建设讨论会”、国民协会等团体合并,林长民参与组织民主党。

  是年,林长民住北京,全家由杭州移居上海,住虹口区金益里,徽因与表姐妹们人附近爱国小学,读二年级,并侍奉祖父。

  1913年9岁

  是年,林长民被选为众议院议员,任秘书长。母亲何雪媛(1882年—1972年,林长民第二夫人,浙江嘉兴人)带妹妹麟趾(后夭折)去北平,住前王公厂旧居,徽因留沪。

  是年,林长民与第三夫人程桂林(上海人)成婚,一说1912年。

  1914年10岁

  是年,林长民任北京政府国务院参事,全家迁居北京。

  祖父林孝恂因胆石症病逝。

  是年,二娘程桂林生妹燕玉。

  1915年11岁

  是年,二娘程桂林生弟桓(现在美国俄亥俄美术学院任院长)。

  1916年12岁

  4月,袁世凯称帝后,全家迁居天津英租界红道路,林长民仍留北京。

  5月,林长民去津,又同二娘程桂林回京。

  秋,举家由津返京。

  9月,在梁启超支持下,林长民参加并组织“宪法研究会。”

  是年,林徽因与表姐们同人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

  是年,二娘程桂林生弟恒。

  1917年13岁

  张勋复辟,全家迁居天津,惟徽因留京。后徽因同叔叔林天民至津寓自来水路,诸姑偕诸姊继至。林长民由宁归,独自回京。

  7月17日,因支持段棋瑞讨伐张勋复辟,林长民被任命为司法总长8月,举家由津返京。

  11月15日,“安福系”崛起,林不再受重视,辞司法总长之职。

  1918年14岁

  3月24日,林长民与汤化龙、蓝公武赴日游历。家仍居北京南长街织女桥,徽因自信能编字画目录,及父归,阅之以为不适用,颇暗惭。但徽因料理家事,屡得其父褒奖。

  是年,认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是年,成立国际联合协会中国分会,林长民是发起人之一,任协会总干事,为国联事务常住欧伦。

  1919年15岁

  是年,林长民任巴黎和会观察员,著书立说,抨击亲日派,反对日本承认德国在华权益。

52书库推荐浏览: 林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