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评传_陈贻焮【完结】(122)

阅读记录

  将军善画盖有神。(《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韩干画马,毫端有神。(《画马赞》)

  “神”的概念很早就产生了,《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易?系

  辞下》:“知几其神乎!”这里的“神”或指事物之变化莫测,或指思虑之

  神奇玄妙,但都含有神奇、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到了庄子,就常常把“神”

  与技艺联系起来,《庄子》中有一些寓言,如“疱了解牛”、“痀偻承蜩”、

  “轮扁斫轮”,都说明技艺极度熟练后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庄子把这种

  境界称为“道”而不称为“神”,但他把这种境界描绘成“得之于手而应于

  ① 郭受赠诗杜甫说:“春兴不知凡几首?”(《杜员外垂示诗因作此寄上》。(《杜诗详注》卷二二)杜

  甫作《酬郭十五判官》答之,文中所引为其中的三、四两句,仇兆鳖注:“三四酬新诗春兴”,颇确。

  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庄子?天道》),并假托孔子之言以

  赞之:“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可见“道”即“神”,

  所以后来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都用“轮扁斫轮”作为

  比喻来说明文学创作中难以言传的神妙境界。另外,孟子曾从理论上对“神”

  的概念进行界定:“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这虽然主要是指道德而言,

  但也具有美学的意义。杜甫则首次把“神”的概念移植到诗歌艺术中来,而

  且使其内涵变得更为明确、丰富。

  首先,杜甫把“神”看成是诗人艺术修养的最高境界,“才力老益神”、

  “诗应有神助”(《游修觉寺》)、“文章有神交有道”(《苏端薛复筵简

  薛华醉歌》)等句都是指此而言,显然,这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的自

  由王国。值得注意的是,杜甫所说的“神”虽然也含有妙不可言的意思,但

  他并不认为这是玄虚飘渺、高不可攀的。他自述其经验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朱光潜先生认为此处的“神”就是灵感(《见《谈美》第120

  页),我们觉得灵感主要产生于外界事物的感触,读书多与产生灵感之间没

  有必然的关系。但是读书多能增进艺术修养,有助于诗人进入较高的艺术境

  界。所以“下笔如有神”不是说灵感纷至沓来,而是说诗人写起诗来得心应

  手,纵意所如,诗歌格律、修辞手段等等嘱于艺术形式范畴的因素不再对诗

  人表情述志构成任何障碍,反倒成为供诗人任意驱使的力量。显然,“下笔

  如有神”与“凌云健笔意纵横”的意思很相近,都是指一种艺术境界,这正

  是杜甫推崇、追求并且到达了的境界。庄子对这种境界的描绘带有不可知论

  的神秘色彩,杜甫却把它看成是可以通过刻苦努力去达到的切实目标,这说

  明杜甫关于“神”的观念已有了新的涵义。

  其次,杜甫把“神”看成是诗歌艺术造诣的最高境界,“篇什若有神”

  “神融摄飞动”(《寄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诗成觉有神”等句指

  此而言。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形式,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也离不开形式美,但

  是仅仅具有形式美而缺乏生气、神韵的作品不可能臻于艺术的化境。所以绘

  画艺术虽然离不开线条、色彩、构图等等形式方面的因素,但是古代的画论

  家早已把“气韵生动”置于绘画“六法”之首(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序》)。

  同样地,诗歌艺术当然离不开用字、造句、谋篇以及比喻、典故、夸张等等

  艺术技巧和修辞手段,但是仅仅具备完善的技巧、手段的作品不一定就是一

  首好诗,文学史上大量存在的精雕细琢的文字游戏性质的诗作便是明证。所

  以杜甫尽管对于诗歌的艺术技巧十分重视,但他对臻于艺术化境的作品却只

  用“神”字表示叹赏。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了这种观点:

  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敬赠郑谏议十韵》)

  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神融摄飞动,战胜洗侵陵。(《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①

  王嗣奭评曰:“‘思飘云物’四句,乃诗家三昧,悟之可得诗诀。”(《杜

  臆》卷一)又曰:“‘雕刻初谁料’,言其文初实雕刻,而雕刻之妙已入自

  ① 其他的杜诗中也表示过类似的看法,例如:“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

  作》)兹不赘引。

  然,人不能料也。‘纤毫欲自矜’,言用心之细,虽纤毫不肯放过也。此二

  句乃作文之诀。‘神融’句谓文有生气,‘战胜’句谓文无敌手。其妙只取

  筌蹄之弃,而其高出人上已百万层矣。? .公实身有之,故写得淋漓爽澈如

  此。”(《杜臆》卷九)王氏之评颇中肯綮,我们完全同意“诗家三昧”与

52书库推荐浏览: 陈贻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