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里的熙凤出不来,李纨又照顾姊妹,宝玉又不大懂这些事情,只好把外边的事情暂时托付给了家里几个二等管事的人。贾、贾?、贾珩、贾璎、贾菖、贾菱等各有任务。尤氏不能回家,就把她的继母接到宁国府看家。她的继母把两个未出嫁的小女儿也带来了,一起住着好放心。
贾珍听到消息,马上就和贾蓉一起去礼部请假。礼部,主管教育、祭祀等,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等。礼部知道皇帝正在宣传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德规范,自己也不敢作主,就写了奏折去请示皇帝。皇帝就问贾敬担任什么职务。礼部禀报说:“贾敬祖先的职务已经传给儿子贾珍,他因为年老多病,常年住在京城外的玄真观修养,现在因病去世了。他的儿子贾珍,孙子贾蓉,都跟着在这里参加国丧,请求回去安葬他。”皇帝听了,特别颁布圣旨:“贾敬虽然成了平民,但考虑到他祖先的功劳,追封五品的职位。让他的子孙回去安葬他。光禄寺按规定赐给祭品。王公以下的官员可以去吊祭。”贾府的人激动地磕头谢恩,连超重的大臣们都称颂皇帝关心百姓。五品,相当于地市级干部吧。
贾珍父子连夜往回赶,半路又见贾、贾?他们。贾珍忙问:“你们干什么?”贾回答说:“嫂子说哥哥和侄儿来了,担心老太太路上没人照顾,叫我们两个来护送老太太的。”贾珍听了,感到很满意,又问家中情况怎么样。贾就把关押道士,把遗体挪到家庙,以及接了亲家母和两个姨娘来住的事情介绍了一下。贾蓉听说两个姨娘来了,就对着贾珍笑了笑。贾珍连连说“安排得好”。贾蓉笑什么?姨娘来了对贾珍来说似乎是一件特别的喜事
他们快马加鞭,也不住店了,连夜赶路。等到了铁槛寺,是四更天。值班的人员赶紧吧大家都喊起来。贾珍下了马,和贾蓉放声大哭,从大门外便跪爬着进来,到了棺材前使劲磕头痛哭,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才停下。接着,他们又换上孝服,在棺材前趴下。不过,这么大的葬礼,必须有人主持,所以,贾珍还要处理事务。他一边向大家宣传皇帝的恩情,一边派贾蓉回家准备停灵的事情。
贾蓉早等着这个命令了,他马上骑马飞奔回家。他先安排人收拾桌椅,悬挂挽联,搭建办丧事的棚子。接着,他又忙着进去看姥姥和两个姨娘。姥姥歪在那里正睡觉,二姨娘、三姨娘都和丫环们做针线活。他问候了一下,就嬉皮笑脸敌对二姨娘说:“二姨娘,你又来了,我父亲正想你呢。”尤二姐一下红了脸,笑着骂他:“蓉小子,我不骂你几句,你就活不了。你还是大家公子哥呢,每天念书学礼的,怎么还不如一个臭小子懂事。”说着,她顺手拿起一个熨斗来,搂头就打。贾蓉抱着头滚到怀里,“嗷嗷”地求饶。尤三姐就上去要撕他的嘴,又警告他说:“等姐姐回来,我就告诉她。”贾蓉赶紧笑着跪下来求饶,两个姨娘又笑了。
接着,贾蓉又和二姨抢砂仁吃,尤二姐嚼了一嘴渣子,吐了他一脸。贾蓉用舌头都舔着吃了。丫环们都看不过去了,笑着说:“你还在热孝,姥姥才睡了觉,她两个虽然年龄小,毕竟是你姨娘,你眼里也太没有奶奶了。等着告诉爷,你吃不了兜着走。”热孝,指的是亲人刚刚去世,还穿着丧服。贾蓉撇下他姨娘,窜过去抱着丫环们就亲嘴:“我的心肝,你说的太对了,咱们馋馋她们两个。”丫环们忙推开他,气得直骂:“短命鬼儿,你一样有老婆丫头,和我们乱闹什么。爱嚼舌头的人乱嚷嚷,弄得那边府里谁不背地里说咱们这边乱了套。”贾蓉笑着说:“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谁管谁的事。其实,都够好的了!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脏唐臭汉呢,何况咱们这样的人家。谁家没风流事,别逼我说出来。连那边大老爷这么利害,琏叔还和那小姨娘不干净呢。凤姑娘那样刚强,瑞叔还想占她的便宜呢。什么事能瞒过我!”脏唐臭汉,是指唐朝和汉朝风气开放,男女关系比较自由,风流韵事特别多。
贾蓉正在胡说乱扯,就见姥姥行了,他马上问好:“多谢老祖宗费心,让两位姨娘受委屈了,我们爷儿们感戴不尽。等事办完了,我们全家大小,登门去磕头。”姥姥点头说:“我的好孩子,你真会说话。亲戚们本来就应该这样的。”她又问:“你父亲好吗?什么时候赶到的?”贾蓉笑着回答:“刚刚赶到的,先派我问候你老人家来了。求你老人家等事请办完了再走。”说着,他又对着二姨挤眼儿。尤二姐悄悄咬牙切齿,又笑着骂:“猴儿崽子,留下我们给你爹当娘吗!”尤二姐她们似乎很喜欢贾蓉的骚扰啊!贾蓉逗他姥姥:“我父亲每天都为两位姨娘操心,想找两个又富贵又年青姨爹,好嫁了二位姨娘。这几年总没找到,巧的是前天在路上相准了一个。”尤老娘当了真,忙问是哪家的,两个姨娘丢了针线,一边笑,一边追着打,嘴里说说:“妈别信这要死的东西。”丫环们也说:“天老爷有眼的,小心让雷劈了。”这时,有人禀报:“请哥儿出去看,爷找你有事。”贾蓉这才笑嘻嘻地走了。
贾蓉和两位姨娘这样胡闹,不会搞出什么事来吧?
请看下回。
52书库推荐浏览: 韦岽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