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南北各分离。
这半首词的意思好像预兆了探春远嫁他乡。李纨笑着说:“这很不错的,为什么不续上?”宝玉见香没了,情愿认输,不肯糊弄过去,就把笔放下,来看这半首词。见还没写完,反倒有了思路,来了诗兴,于是提笔续写: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大致意思:柳絮飘飞不要伤心,自然景物就是这样的,以后还能见面,只是要等待一年。一年一见的就是牛郎织女了。这是否也预兆了宝玉以后的遭遇呢?
大家都笑着说:“你自己的不会写,现在偏偏写出来了。再好也不能算数的”说着,大家又都看黛玉的《唐多令》: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求。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大致意思:柳絮飘飞,就像人世漂泊;**木也有感觉,也会为青春年华的消逝悲伤;柳絮飘飞谁来收拾啊?既然想嫁给东风一样,跟着它飞走了,春天就不管了,就这样忍心看它漂泊在外了。
读完,大家都点头感叹说:“好是很好,就是太悲伤了。”接着又看宝琴的《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大致意思:汉家园林的柳絮不多,隋堤上却是无穷的;无论在哪里,柳絮都会引起离愁别恨的。
大家都笑着说:“还是她的有力量些。‘几处’‘谁家’两句最妙。”宝钗笑着说:“还是有些悲伤的意思。我想,柳絮本来是一种轻薄而且没根的东西,按我的想法,偏要把它说好了,才不落俗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不一定合乎你们的意思。”大家都说:“不要太谦虚了。我们先欣赏欣赏吧,肯定写得不错。”大家就都看她的《临江仙》,头一句: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湘云抢着说:“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比别人强了。”又都看下面: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大致意思:白玉建造的房屋前,柳絮随风飘扬,那么优美和谐,就像蜜蜂蝴蝶在飞舞;何曾随波逐流,何必一定要落在污泥中;千条万条的柳枝不改自己的姿态,任它随缘而去;不要笑我无根无基,借着东风,我就能直上青云的。
宝钗这首词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而且见解独特、新颖。很多人觉得“送我上青云”就表现出宝钗是个“野心家”,一心向上爬。有这个意思吗?可能有,也可能够没有吧。
大家拍案叫绝,都说:“写的太好了,这首词应该是第一。缠绵悲戚,应该数潇湘妃子;妩媚有情,就数枕霞了;小薛与蕉客今天失败了,是要受罚的。”宝琴笑着说:“我们当然应该受罚,但不知到交白卷子的又该怎么罚?”枕霞,就是湘云。蕉客,就是蕉下客探春了。交白卷的就是宝玉了。宝琴毕竟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人,熟悉了环境以后,也开始和宝玉开玩笑了。李纨郑重其事地说:“不要忙,这次一定要重重罚他。下次为例。”
下次为例,意思是下次就照这次的办法来处理。这样好,立刻做出了惩罚,做事有了参考,也避免了犯错误的侥幸心理。我们熟悉的成语是“下不为例”,意思是下次不可以这样做了,表示只通融或饶恕这一次。现在,很多错误就是在“下不为例”的借口或托词保护下,一犯再犯,三犯四犯,不停地犯下去了。
李纨的话还没说完,就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好像窗扇掉下来一样,大家都被吓了一跳。帘子外的丫环们喊:“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好漂亮的风筝啊!不知是谁家放断了绳,拿下来吧。”宝玉他们听了,也都出来看。宝玉笑着说:“我认识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边院子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她送过去吧。”紫鹃笑着说:“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单他有这个吗?我不管,我先拿起来。”探春说:“紫鹃也学小气了。你们一样也有的,现在捡了别人的,也不怕犯忌讳。”黛玉笑着说:“可不是吗,你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扔出去吧。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紫鹃听了,赶忙命令小丫环们把这风筝送出给而园子门口值班的老婆子去了,预备有人来找,好交还给他们。古代放风筝有的为了敬献神灵,祈求消灾降福,所以叫“放晦气”。这有点像送瘟神。古代人总是期望着能改变命运,于是想尽办法要把晦气,也就是不吉利、倒霉给送走,除了放风筝外,还有的把熬的**药渣倒在外边,让踩着的人把病给带走,至于晦气会不会传染给别人,那就管不了许多了。
小丫环们早就摩拳擦掌了,一听到命令,立刻七手八脚地去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拔?子的。剪子股,?子,都是放风筝的工具。宝钗等人都站在院门前,让丫环们在院外宽敞的地方放去。宝琴笑着说:“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笑着点点头:“可不是吗。”于是,她回头对翠墨说:“你把你们的也拿来放放。”翠墨笑嘻嘻地去拿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韦岽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