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红楼梦_韦岽【完结】(373)

阅读记录

  正说着,贾赦、贾政、贾环、贾兰都进来看花。贾赦说:“我看,还是把它砍了,一定是花妖作怪。”他们两口子都不会说话,贾母都来赏花了,还敢说这样不吉祥的话!贾政说:“见怪不怪,怪事就不存在了。不用砍它,不用管它就行了。”贾母听了,生气地说:“谁在那里胡说八道呢!人家有喜事好事,什么怪不怪的。如果是好事,你们享受去;如果不好,我一个人承担。你们不准胡说。”贾政听了,不敢再说话,不好意思地和贾赦等人走了出来。贾母和贾政比较亲近,才训斥他的,借训斥他来表示对贾赦的讨厌。不过,当着这么多人挨训,总是让人下不来台的。

  贾母很高兴,叫人传话到厨房里,快快准备酒席,大家一起赏花。她又说:“宝玉、环儿、兰儿各人写一首诗祝贺祝贺。林姑娘的病才好,不要他在费心劳神了,如果高兴,就给你们改改。”她对着李纨她们说:“你们都陪我喝酒。”李纨答应了“是”,笑着对探春说:“都是你闹的。”探春奇怪地说:“不叫我们写诗吧,怎么又说我们闹的。”李纨说:“海棠社不是你起的吗,现在那棵海棠也要来加入诗社了。”大家听着都笑了。不一会儿,酒菜摆了上来,大家喝着酒,为了逗老太太高兴,都说些开心的事。

  宝玉走上来,倒了酒,马上想好四句诗,写出来念给贾母听:

  海棠何事忽摧?,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北堂”指母亲,这里应该指贾母。“寿考”指高寿。这首诗大致意思:

  海棠为何花枯萎,今天繁花为何开?

  应该预兆人长寿,喜事海棠抢先来。

  宝玉这首诗艺术上很一般,但符合贾母的要求。他是越来越懂事了,还是越来越世故了?不过,他写诗的水平好像下降了。

  贾环也写好了,走过来念给大家听:

  **木逢春当茁芽,海棠未发候偏差。

  人间奇事知多少,冬月开花独我家。

  这首诗和宝玉的差不多。贾环也就这水平。

  贾兰用正楷字写好,捧给贾母,贾母让李纨念出来:

  烟凝媚色春前萎,霜?微红雪后开。

  莫道此花知识浅,欣荣预佐合欢杯。

  大致意思:

  春前花朵已枯萎,雪后花朵却盛开。

  别说海棠见识浅,酒席增加欢乐来。

  这首诗的意思和宝玉、贾环的诗差不多,但要形象一些,含蓄一些。贾母听完,就说:“我不大懂诗,听起来还是兰儿的好,环儿写得不好。都来吃饭吧。”宝玉看见贾母高兴,也来了兴致。他想:“晴雯死的那年海棠死的,现在海棠又复活了,我们园子里这些人肯定都好了。但是晴雯不能像花一样复活了。”这样,他又伤心起来。忽然,他又想起前天巧姐提到熙凤要把五儿补给他,或许这花就是为她开的吧。这样一想,他又高兴起来,继续和大家说笑。

  贾母还坐了半天,然后扶了珍珠回去了。王夫人等跟着过来。这时,平儿笑嘻嘻地迎上来说:“我们奶奶知道老太太在这里赏花,自己不能来,叫叫我来伺候老太太、太太们,还有两匹红绸送给宝二爷包裹这花,当作贺礼。”袭人过来接着,捧给贾母看。贾母笑着说:“就是凤丫头,做出事儿来,叫人看着又体面,又新鲜,很有趣儿。”袭人笑着对平儿说:“回去替宝二爷给二奶奶道谢。要有喜大家喜。”贾母听了,笑着说:“嗳哟,我还忘了呢,凤丫头虽然病着,还是他想得到,送得也巧。”说着,她就带着一群人走了。送得为什么巧?是-说熙凤还想着宝玉的婚事?平儿悄悄地对袭人说:“奶奶说,这花开得奇怪,叫你剪块红绸子挂挂,就会应验在喜事上了。以后也不要拿着当什么奇怪的是乱说了。”袭人点头答应,送了平儿出去。看来,熙凤对这花也有些想法啊。古人大都迷信,不过这思想里也有对客观规律的敬畏,他们总认为违反老天的安排是不吉祥的。现在的人,拿着老天不当回事儿,总喜欢挑战大自然,反季节的鲜花和蔬菜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现在主要玩转基因工程,随心所欲地处理植物和动物遗传密码。后果会怎么样?不知道,不过现在已经有些不好的苗头了。还有更可怕的,比如克隆人试验。

  再说,这天宝玉本来穿着皮袄在家休息,见到花开放了,出来看一回,赏玩一回,感叹一回,心中无限喜怒哀乐的感情,都转移到这株花上去了。听说贾母要来,他就去换了一件狐腋箭袖的衣服,外边罩一件狐腿皮做的褂子,出来迎接贾母。因为太匆忙,他就没戴上通灵宝玉。等赏花回来,他又话衣服,袭人见他脖子上空空的,就问:“那块玉呢?”宝玉说:“刚才忙着换衣服,摘下来放在炕桌上了。”袭人回头看看,桌子上有玉,在各处找找,连个影儿都没有,她一下子吓得满身冷汗。宝玉说:“不用着急,肯定还在屋里。问问她们就知道了。”袭人以为麝月她们逗她玩儿,就笑着问她们:“小东西们,玩儿可要有个分寸,不能这样玩的。把这件东西藏在那里了?别真弄丢了,那可就大家活不成了。”麝月她们都严肃地说:“这是哪里的话!这个事谁敢开玩笑,你可别乱说。你自己糊涂了吧,好好想想,到底放在哪里了。可不能乱赖别人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韦岽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