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红楼梦_韦岽【完结】(38)

阅读记录

  水溶又把手腕上一串念珠拿了下来,递给宝玉:“今天初次见面,实在是太仓促,也没什么可表示的,这是前天皇上赐给的??香念珠一串,就当是见面礼吧。”宝玉连忙接过来,转身交给贾政。贾政和宝玉一起表示感谢。

  现在大家旅游到了某些景点,如果导游说些典故,你就感到有意思。文学作品也是这样。这里还真有个典故。“??”是一类鸟,在文学中代指兄弟。皇帝都把水溶看作兄弟了?皇帝赐给的东西可以随便给别人?不大合适吧。

  贾赦、贾珍等人请求水溶回府。水溶特别客气:“去世的人已经成仙了,我虽然是继承了王位,可我怎么敢不对仙人表示尊敬呢?”送殡的队伍过去后,水溶才走了。

  一路上祭奠的有很多,就不一一说了。等出了城,年老的上了轿,年轻的上了马。熙风记挂着宝玉,怕他出了意外,那可没法向贾母交待了,于是叫过他来:“好兄弟,你是高贵的人,就像女孩儿一样,别跟着他们骑马,快到我车上吧。”宝玉立刻下马,乖乖地进了车。

  熙风说话怎么样?一句话就把宝玉说通了!哪句?就是“就像女孩儿一样”。宝玉对女孩的态度你可是知道的。

  不一会儿,有人来向熙凤汇报,说前面有一个地方,可以下来休息休息。什么休息,说白了就像现在出门遇上了加油站或高速公路服务区,可以下车去洗手间,说得再美些就是到“歌厅唱歌”。熙凤派人先向邢夫人和王夫人请示,仆人回来说:“太太们说她们不用歇了,让奶奶你随便。”熙凤就让人把马车赶到那里休息。宝玉让人叫上秦钟一块去。

  仆人们早把要去的庄子里的男人都赶了出去,女人们没地方去,就随便她们了。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见了熙凤、宝玉、秦钟的长相和打扮,比见了神仙还好奇、惊讶,眼睛都直了。

  进了茅**屋,熙凤让宝玉他们先出去转转。宝玉就和秦钟出来,带着小仆人们到处看。宝玉一见了铁锹、锄头等农具,惊讶得不得了,弄不清是干什么用的。小仆人一一介绍。宝玉听了感叹道:“怪不得人家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呢,真是这样!”

  他们来到一间房前面,看到炕上有个纺车。宝玉又问小仆人们:“这又是什么东西?”小仆人说了它的名字和用处。宝玉上来就乱转一气。纺车是农村比较“精密”的机器了,怎么能乱转呢。果然,一个十七八岁的农村丫头跑过来大叫:“别弄坏了!”仆人们赶快喊住她:“混蛋东西,乱叫什么!”。

  宝玉倒是很知趣,赶快停住手,陪着笑说:“我没见过这个东西,想试一试。”那丫头说:“你们哪里会用它,站开点儿了,我纺给你看。”说完就纺起来。秦钟暗暗地拉拉宝玉,笑着说:“这个女孩可是很有味道啊。”宝玉一把推开他:“该死!再胡说,我就打了。”这时,一个老太婆喊:“二丫头,快过来!”那个丫头听见,丢下纺车,跑开了。

  宝玉有些失望。这时,熙凤叫他们进屋去,问他们换不换衣服。宝玉也没心情换了。仆人们就把带的茶壶、茶杯、各种食品摆了上来。熙凤他们喝了茶,起身上车。仆人旺儿早把赏钱给了村子的负责人。

  坐车走了不远,宝玉就看见二丫头抱着她小弟弟,和几个小女孩子说笑着走过来。他真是恨不得下车追上去找二丫头,不过,估计别人是不会同意的,只好眼巴巴地看,谁知道马车跑得太快了,一下子就瞧不见了。

  宝玉的这段“农家乐”艳遇就算结束了。

  很快,熙凤他们就赶上了出殡的大队伍。又过了不长时间,队伍到了铁槛寺,接着又举行一些仪式,把棺材放在内大殿的偏殿里,宝珠在里边的寝室里陪伴。外面,贾珍款待亲友们,他们也有吃饭的,也有不吃饭的,送来送去,一直到下午三点才把客人们送完。内大殿的女客人都是熙凤接待,也是到了两点多才把客人送走。

  几个关系近的亲戚,要在这里陪三天,等举行完一个宗教仪式再走。邢夫人和王夫人知熙凤一定不肯离开,就先回城了。王夫人要带宝玉回去,宝玉好容易有乡村游的机会,怎么会放弃?王夫人也没办法,把他托付给熙凤,自己回城了。

  这铁槛寺是当年宁国公和荣国公修建的,现在还施舍土地给寺庙,作为寺庙香火等开支。这主要是为了家族存放去世的人方便。

  来送殡的人大部分就住在了寺庙了。熙凤嫌不方便,早派人告诉馒头庵的尼姑净虚,让她准备了两间房子做自己的住处。

  馒头庵原来水月庵,后来,人们都叫它馒头庵,说她们做的馒头好吃。其实不是这回事。馒头实际上指的是坟墓,那意思是说你再有权势,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像馒头一样的大土堆。这个名字是想教育别人明白生生死死的道理。

  举行完一个祭奠仪式后,贾珍就让贾蓉请熙凤休息。熙凤就告了别,带着宝玉、秦钟去了水月庵。老尼姑净虚带领智善、智能两个徒弟赶快出来迎接。熙凤看见智能长得更高了、更俊俏了,就问:“你们师徒这些日子怎么不到我家去了?”净虚回答:“这几天都没工夫,因为胡老爷家里生了一个男孩,他太太送了十两银子,请几位师父念三日《血盆经》,忙得没空儿,所以就没去向奶奶你问好。”

52书库推荐浏览: 韦岽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