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午,奥马哈城云淡风轻,一辆黑色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缓缓开过《奥马哈世界先驱报》的帆船大楼。
从车上下来四个年轻人,三男一女。
走在前面微胖的男人指了指前方,确定地说:“果然跟帆船一样,就是这里,到了。”
“我说,丁总,你不会真的是来朝圣的吧?”一个打扮入时的高大男子问道。这个男子二十七八岁,体魄强健,看起来像是个运动员。他的确是运动好手,曾拿过几个全国网球比赛的名次,他叫陈啸,是海元证券自营部的天才交易员。
“我真的很不像价值投资者吗?”丁喜戏谑着。
“不像!”另外三个人齐声笑着说。
“丁总,看在我们两天后有许多重要的事情做的份儿上,今天我们就私下好好转转?我看地图上的老街挺有意思。”那个女孩也说了话。她叫冉想,是个身材颀长的美女,头发飘逸,双眼皮,鼻子小巧挺拔。
冉想也在海元证券自营部,不参与直接交易,是个宏观分析师,她身上有种让人莫名想靠近,却恰到好处地让你保持最舒服距离的神奇魅力。
陈啸一听这个建议不错,马上心有灵犀地与冉想眨巴了下眼睛:“那我们就去老街逛,丁总、韩哥辛苦。”
两人快速叫了一辆出租车,很快就出发了。
丁喜与韩鉴只好面面相觑。
这时,有个胖胖的印度男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嘴里念叨着什么。
丁喜英文不是很好,不由得问身边的韩鉴,那人说了什么。
韩鉴中等身材,30多岁,气质沉稳,板刷头,穿着黑色T恤与外套,他也是海元证券自营部员工。
韩鉴是海元证券公认的最聪明的男人之一:一来像百晓生,什么事情都知道点儿;二来精通多种语言,除英语外,俄语、法语、日语等也精通;三来他的本职工作是主观交易员,但私下爱编程,时不时把策略灵感变成程序交易,并乐此不疲,公司量化部也经常找他帮忙。
韩鉴说:“他说,我们的车费油,如果是同样的租金,他会租一个经济型轿车。”
丁喜心领神会:“我终于感觉到,为什么这里是价值投资之都了,好——实——惠啊。”
海元证券自营部,一直是金融圈传奇般的存在,谁也不知道,自营部里有哪些人,但他们做的交易,都如神来之笔。
事实上,这次来奥马哈的四人,是自营部的所有成员。
丁喜与韩鉴走进帆船大楼,门口摆放着巴菲特与老搭档芒格(Munger)夸张醒目的卡通人物像。
这里是股东大会手册主推的参观地之一,巴菲特本人也是《奥马哈世界先驱报》的东家之一,巴菲特每年在会场做的“扔报纸”传统游戏,用的报纸就是这家的。尽管报业并不景气,可这家报纸的发行量一直稳居奥马哈当地第一。
一楼放着一台巨大的影音机,做得极其精巧。影音机前方,一个高瘦的男人在不厌其烦地向参观者讲述当时印刷技术如何提高生产力的往事,他手里拿着有多年历史的胶片,仿佛正在带你见证一场惊险的投资之旅。
韩鉴、丁喜对这类常规演示有些厌倦。
这是丁喜第一次来美国。
他初来对美国最深的印象是,美国的天空特别蓝,空气干净得有些不太真实,就好像一个一直戴深度眼镜的人,忽然视力神奇恢复了,眼前的世界那么清晰,像瞬间提高了像素。
这里的一切都让丁喜感到新鲜,暂时让他忘掉了A股的疯狂。
不过,即使来了这么多宾客,奥马哈仍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城,走在路上,经常见不到一个行人。
丁喜路过一家中介公司,看了看橱窗,发现不少不错的独栋别墅在售卖,只要约15万美元,奥马哈与很多典型的美国中部小城一样,质朴、简单。
丁喜不由得说:“索性我们搬过来算了。”
“得,四处都那么荒凉,你肯定待不住。你看,我们订的民居,除了这几天,其余日子都是闲置的,他们也就指望这几天的股东大会热闹一下。”
不过,虽说是小城,奥马哈的建筑倒是一点儿都不陈旧,完全与大都市一样,隔几个街区就能看到一些标新立异的大师级建筑。
一些小路上,坐落着布置陈旧的意大利、埃塞俄比亚饭店,挂着西部片里那样的霓虹大招牌。他们品尝菜后却是股不伦不类的味道,仿佛提醒人们,这是个小城,想品尝米其林(Michelin),还是得拐向纽约。
吃了两次不满意后,丁喜他们还是乖乖听从巴菲特手册上的推荐,去了哥拉特(Gorat's)牛排店。
二
这间叫作哥拉特的牛排店,孤零零地坐落在一条偏僻的小路上,像沙漠里一个孤单的餐厅,一根大柱子高高地挂着宣传画,是20世纪70年代电影里经常看到的西部风格,画风粗犷,色彩大胆,感染力算到位。
店面倒是比想象的大,入口是一条长长的走廊,一边是酒吧的吧台,另一边是一些地中海古典风的桌椅。特别的是,这条走廊两旁砖墙只有半身高,每块区域之间,用类似门廊的半弧形门框隔开。走廊尽头,是一块很大的就餐区。
一个胖乎乎的白人女服务员很快拿来一本菜单。与很多餐厅不同的是,这家牛排店的菜单竟然还挺厚——要知道,美国大多数餐厅的菜单都是一两面而已。
52书库推荐浏览: 仇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