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大贏家:刘邦大传_陈文德【完结】(115)

阅读记录

  接着刘邦在战略上的优势便一路领先,在这方面建立最大的功劳的人应属韩信。

  收服魏国、代国和赵国,已让刘邦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不论是他统辖的地区、人口或粮秣,在这、年多期间都成长约好几倍。相反地,项羽的力量却愈来愈少,已完全呈现了败象。

  最后争胜的关键在齐国。项羽在荥阳僵局下,仍派出数十万兵马给龙且,显示他也看出了这个危机;不过此时大势已去,扳回劣势的机会不大了。潍水之战可以说是楚汉相争的最大关键,但项羽在危机中仍选择和自己比较相像的龙且,而不是和他可以互补的钟离眛,因而丧失了最后的机会。

  在这一年半间,刘邦其实已取得了绝对优势,击败项羽只是时间的问题。

  优异的战术可以让战略实施得更有效果,但如果战略错误,再卓越的战术恐怕也不容易力挽狂澜。

  刘邦大传--第八篇 四面楚歌

  第八篇 四面楚歌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戏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欲取天下者,应顺自然之势,不应过分着重人为的努力。若有人想要以一己之力来统治天下,我知道那绝对是做不到的。

  天下者,神器也,绝非人力之所能为。因此积极而急于有为的人,将遭败乱,坚持而固执己欲的,反而常会失去机会。

  自然就是容许相异。人的命运有高低潮,有时积极,有时消极;有时戏寒,有时吹暖;有的刚强,有的柔弱;有的增益,有的损害,这便是自然。阴晴风雨,春夏秋冬循环易位,这便是自然,是人为所无法改变的。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顺人情、依物势、循自然,以道家的平常心为之,也就是先要除去极端的欲念、奢目及享受,才能顺真势而治之。

  刘邦大传--第一章 楚河汉界

  第一章 楚河汉界

  刘邦大军很快地包围了钟离眛,但楚军防卫坚固,汉军暂时束手无策。此时项羽已赶回荥阳战场,刘邦于是下令汉军退守广武险阻之地,项羽也立刻追到,双方在广武形成对峙局面。

  刘邦计诱曹咎,再下成皋

  当项羽击破成皋、驱逐英布和刘邦的联军、逼得刘邦逃到赵地去征召韩信的兵马、再度南下阻挡项羽攻击关中之际,项羽后方的梁地又被“大盗将军”彭越的游击队偷袭,睢阳、外黄等十七城池相继失陷。

  项羽为了确保后方粮秣安全,亲自引军东行,进行扫荡工作。

  临走前,项羽嘱咐大司马曹咎谨守成皋,不可与刘邦作战,等待他回来后再行出击。

  曹咎原为秦王朝蕲县狱掾,曾和司马欣共救项梁,因而成为楚军的重要干部。虽然他并没有特殊才能,但仍因忠诚可靠而升为大司马(最高军政指挥官)。

  由于龙且前往救齐,项羽对钟离眛又失去信心,在无独当一面的将领可用时,只好起用曹咎来作防守的工作,并以塞王司马欣加以协助之。

  司马欣和曹咎为旧识,又曾为章邯首席助手,颇富作战经验,由他来协助曹咎应是万无一失了。

  项羽也深知曹咎可能不是刘邦的对手,因此嘱咐他只要坚守十五天即可。

  刘邦当然也接到项羽离开的消息,他判断此次来来回约需十数天,这十数天是夺回成皋最好的时机。

  于是他派出偏将率队到成皋城门前叫阵,以一副轻敌的模样引诱曹咎出战。

  曹咎和司马欣自然不敢随意出击。

  刘邦却想到一个鬼点子,他知道曹咎和司马欣都是早年有思于项梁而受到重用的。

  于是他故意在城中的楚军里传播一则耳语,说这种靠恩情升官的将领到底是不懂得兵法的,因此根本无法率军作战。

  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文人出身的曹咎最无法忍受的便是别人讥笑他不会带兵。

  因此他不顾司马欣苦劝而率军出城,准备和刘邦决一死战。

  但刘邦亲自率军布阵在把水西北岸,一副满不在乎的神色。

  曹咎也不肯示弱,亲自带头渡河攻击刘邦本阵。

  刘邦乃下令撤营后退,曹咎见状更加紧渡河。谁知当楚军半渡时,刘邦立刻令汉军回师,以准备好的弓弩队攻击河流中的楚军,楚军立刻陷入大乱。刘邦又命左右两边伏军由河边小树林中冲出,向汜水中慌乱的楚军展开屠杀,曹咎奋力抵抗却不得脱。

  成皋城上的司马欣见状,也立刻组织后备部队出城援救。

  但等到司马欣进入汜水中拯救曹咎之际,埋伏在温水东岸的汉军尽出,立刻截断楚军回城之路。

  在城外的楚军见回城之路被断绝,大为吃惊,纷纷向汉军投降。曹咎和司马欣眼见大势已去,痛悔未能依循项羽的交代,便在汜水上自刎而死。

  刘邦于是渡河攻陷成皋,尽得楚军粮食和金玉货财,并在荥阳对面的广武县驻营,重新控制敖仓的粮食及粮补管道。

  最是关心虞美人

  项羽在梁地前线听到成皋陷落后,立刻放弃梁地的镇压工作而急速回防。

  此时项羽心中最担心的,并不是成皋的失守或曹咎和司马欣的安危,而是他新近的爱妃虞姬。

52书库推荐浏览: 陈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