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不明就里,只得表示:
“皇太后为天下万民计,一切作为都是想让宗庙、社稷能够永久安定,臣等没有意见,愿意奉诏行事。”
吕太后见大臣们皆无意见,便废了少帝,并暗中诛杀之。五月,立恒山王刘山为皇帝改名刘弘。由于太后称制,所以不改元年,并以刘盈养子轵侯刘朝为常山王。
御史大夫任敖不能胜任其职,吕太后也不敢包庇他,改以曹参之子曹窋为御史大夫。
不久,淮阳王刘强去世,改为刘盈养子壶关侯刘武为淮阳王。
吕王吕嘉骄恣闹事,吕太后虽有意培养吕氏,但仍以吕氏的形象为重,故废之,改以吕台之弟、吕嘉之叔吕产为吕王。
吕产也逐渐成为吕氏一党的领导人。
由于刘肥之子刘章表现颇佳,吕太后乃再以其弟刘兴居为东牟侯,亦让其入宫宿卫。
太后称制第五年,其女婿——也就是鲁元公主的丈夫张敖去世。吕太后颇喜爱张敖,便赐谥之为鲁元王。
赵王刘友娶吕氏宗族女为王后,却又另外爱上其他的妃于,引发了“家庭纠纷”。吕氏王一乃向吕太后谗言:
“赵王曾经说过:‘吕氏怎能封为诸侯王,太后百岁后,我们刘氏诸侯必联合起而攻之。’”
这些话自然不光是赵王心理才有的,相信有不少刘姓诸侯和大臣将领也作如是想,只是不敢公开表明罢了。
吕太后便召见赵王,并将之软禁于宅邸内,不供应食物亦不得见人。赵王手下的群臣或有设法暗中给以食物的,便遭到逮捕,因而赵王友被活活地饿死了,并以民礼简单下葬于长安。
这是吕太后继赵王如意事件后,再次以严厉手段来对付刘氏王族,并采取相当残酷的处罚,显示她的力量已遥遥领先于诸党派之上。
于是又迁徙梁王刘恢为赵王,再将吕产调为梁王,吕氏力量完全控制住关中和中原地区。
但吕产却不须到梁国就任,仍为皇帝之太傅。
诸吕擅权,朱虚侯首先反弹
樊哙遗漏吕嬃的女儿,嫁给营陵侯刘泽为妻,而刘泽在刘氏诸侯中,年纪和辈份最高。齐人田生便游说大谒者张卿:
“吕氏封王的现象,仍不容易获得大臣让许,如今刘泽为刘氏诸侯之长者,又和吕氏有联姻关系,不如今太后晋封他为王,可以更巩固吕氏政权的力量。”
张卿向吕太后建言,太后也让为有道理,乃割齐国之琅邪郡,封刘泽为琅邪王。
赵王刘恢由梁王迁徙为赵王后,心中大不高兴。太后乃以吕产之女为其王后,而且带去了一大票吕氏官员,赵王恢有意无意间常受到冷落。
刘恢的爱妃也被王后有意害死,身为诸侯王却毫无自由可言,刘恢深感悲哀,于是自杀而死。
吕太后便以刘恢为女人而弃宗庙责任,废其嗣,不得继任赵王。
连续三任的赵王,都不得“好死”。
这段期间,也是吕氏一党最为嚣张的时刻,刘氏诸侯及功臣派,由于禁卫军完全掌握在吕氏手中而不敢造次,只得隐忍苟存。
但却有位年轻的刘氏王族看不惯这种现象,决定给吕氏一党严厉的反击。
他便是颇得吕太后欣赏并重用的朱虚侯刘章。
刘章是齐王刘肥之子,年二十,有勇力,因此颇得太后之喜爱,为宫中宿卫,但刘章却很讨厌吕氏一党目无法纪的擅权作风。
有一次,宫廷举办宴饮,吕太后以刘章为酒吏,负责饮宴礼仪及安全之维持。
刘章乘机对吕太后道:
“微臣是武将后代,请以军法来执行酒宴之礼仪!”
吕太后觉得有意思,便当场批准了。
酒宴进行中,刘章自请吟唱<耕田歌>,太后也许之。
刘章便吟唱道:
深耕概种
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
锄而去之
语气中隐讽吕氏一党为诸侯王之不法,以及表达对这种现象的不满。
吕太后当场却默然不言。
不久,有一位吕氏官员酒醉,未向太后请示,便行离去。
刘章知道了,竟拔剑追斩之,并取其首级回报:
“有亡酒者一名,臣谨依军法处斩之。”
太后左右皆大惊,但因准其以军法执行,亦无法罪责刘章。
太后也深感刘氏党和功臣党对吕氏已有很大不满,乃嘱咐吕产应稍加约束。
自此以后,吕氏一党对朱虚侯刘章敬畏有加,即使功臣派也欣赏刘章之武勇,皆依附之,刘氏党的士气也得到了不少的鼓舞。
功臣派出预准备反扑
由于吕太后的年岁已大,加以压力庞大,健康情况一日不如一日。
右丞相陈平对吕氏力量的膨胀也颇疑虑,更害怕在自己任内发生巨变,因此常独居不上朝,为此事作深虑长考。
陆贾以探病为由,前往宰相府,直入大堂后,却见陈平仍发呆长考中,未发现陆贾之到来。
陆贾趋前打招呼,并开玩笑地表示:
“有什么事情让宰相如此地心不在焉?”
陈平:“您猜猜看呢了?”
陆贾:“足下为右丞相,已是人间富贵之至极,应该没有什么忧虑才对,所以足下担心的必定是诸吕的擅权,和当今皇上的年少不更事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陈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