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大贏家:刘邦大传_陈文德【完结】(9)

阅读记录

  到达秦国后不久,李斯曾透过吕不韦之引荐,向秦王政提出并吞六国的策略。他的方法相当“功利”,属于外籍政团一向所坚持刚柔并济的策略导向:

  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以下财者(接受其贿赂),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

  软硬兼施,非达目的绝不罢休,这便是以功利为主的李斯之本质个性,因此秦王政对他的印象相当深刻,曾拜之为客卿。

  《逐客令》公布后,李斯自然不甘心从此便被排挤,立刻再向秦王政紧急上书,首先他认为:

  臣闻吏议通客,窃以为过失……

  接着他列举外籍政团对秦国国力发展上的功劳。从秦穆公时代的百里奚和蹇叔、到秦孝公时代的商鞅、秦惠王时代的张仪和甘茂到昭襄王时代的范雎,都是对秦国强大具有关键性贡献的外国客卿。而拥有庞大的外籍政团,也正是秦国能成为当代第一强国的主因。

  排挤外籍客卿,将让他们转而服务于其他诸侯,使天下才智之士,不敢西向秦国,这不等于是将军队和粮食送给敌人一样吗?

  这些外籍客卿,虽不是秦国人,但为了他们个人政治理念的实践,都愿意为秦国尽忠……。如今还宾客以资敌国,不正等于折损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敌人吗?使已方人才空虚,又树怨于诸候,想要国家不遭受危机,将是很不容易的呢!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谏逐客书》。

  秦王政倒是位绝对理性思考的强势领袖,在看完李斯的上书后,不管原本支持他的本土派军团将领的反对,立刻取消《逐客令》,保留住所有的外籍政团,并重用李斯,不久更升之为廷尉,参与中央政策的讨论。

  此外,他对自己的政治立场也作了180度大修正,成为历史上最重用外籍政团的秦国国君,更积极沿袭吕不韦的国际扩张主义,进行大规模土地兼并。

  接受谏议,提升国际形象

  秦王政发动政变时,将太后软禁于棫阳宫,为了表示决心,他下令敢以此事劝谏者,“戮而杀之,并断其四肢”。结果太后身旁27位大臣因而全被处死,吓得没有人敢再提此事。

  不料齐国籍的宾客茅焦却大胆上书表示请谏太后事,秦王政特派人向他提出警告:“你没看到已被处死的27位大臣吗?”

  茅焦笑着表示:

  “臣听说天上星辰有28宿,如今才死了27人,再加上我不正凑满数吗?为了秦国的未来,臣是不会在乎自己生命的!”

  秦王政听了,也倔强地表示:

  “只要是人,哪有不怕死的?谁敢再为此事进谏,我就当场用鼎镬来蒸杀他!”

  于是下令接见茅焦,秦王政在殿上按剑而坐,准备当场给茅焦难堪。

  茅焦从容不迫地慢慢走到秦王政面前,跪拜后便起身表示:

  “臣闻热爱生命者从不忌讳论及死亡,热爱国家的人更不应忌讳论及亡国的危机。因为忌讳论及死亡的人,反而会疏忽健康,无法获得长生;忌讳谈论亡国危机者,反而会使国家不得永存。所以死生存亡之事,一向是圣明的君王非常关心的,难道陛下真的不想听听看吗?”

  秦王:“这又怎么解释呢?”

  茅焦:“陛下如今犯了狂悖之行而不自知,既车裂假父(谬毐)、扑杀两位不懂事的幼弟、将亲生母亲软禁在雍宫,又残杀进谏之士,这不等于是夏桀王和殷纣王的恶行吗?陛下若不自省,秦国的形象一夕之间会给破坏殆尽,天下有才学之士,还有谁会心向秦国呢?臣真的为陛下感到担忧啊!臣现在要说的都讲完了,请快处死我吧!”

  说完,茅焦当延解下衣服,准备受刑。

  秦王政听完,却立刻亲自下殿,双手扶起茅焦:

  “先生请穿上衣服吧!寡人愿意接受你的进谏。”

  并当廷封赐茅焦为上卿。

  后来秦王政自己果然亲自驾车,并空出左边尊贵的座位,到棫阳宫迎接太后返回内宫,仍以母亲之礼侍奉之。

  秦王政的开明形象,立刻传播到全中国。

  大梁(魏国)兵法家尉缭,也在秦王政取消《逐客令》后,到达咸阳。他向秦王建议:

  “以秦国目前的强势,其他诸侯早已有如秦国的郡县了。但最怕的是我们自己一时大意,让其他诸侯国因利害相结合,反而会给我们严重的威胁。

  “所以我建议大王要能舍得花大钱,贿赂诸侯豪臣,以扰乱其政策。依臣估计,大概只要三十万黄金,便可以把诸侯全部消灭掉……”

  秦王政非常欣赏尉缭的学识,对他更是特别礼遇,甚至赐与自己的衣服和饮食(依当时习俗,表示非常重视之意)。

  但极端理性又冷静的尉缭,对秦王政的刻意热情,反而大不自在。他私下对朋友表示:

  “秦王的长相鼻高眼长,胸挺如鹰鸟,声大若豺狼。这种人通常残忍而无情,未成功时,能强制忍耐,礼贤下士,一旦达成目的,可是会噬人的。我不过是位平民,秦王却破格礼遇,这种恩惠我是承受不起的。我预测有天秦王若果真统一天下,那恐怕所有人都会成为他的奴隶……”

  尉缭害怕秦王政反面无情,乃趁机逃亡,但秦王却没有生气,仍亲自把他找了回来,并特别授以间谍情报及政治作战的重责。

52书库推荐浏览: 陈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