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忙道:“好、好。时道友……也是来宝华会?”
“正是了。”那位时道友仍在眯眼笑,“本说这样的盛会,没我们这些小观什么事,谁知道真送了帖子来。送贴的人说是那位琅琊洞天首徒凌空子道人的意思,我昨夜接了帖子就上路,紧赶慢赶,此时才到呢。”
刘老道眨眼:“啊?”
那时道友便说:“说是那位凌空子道人,在会上有事要说——请贴上说得客气,说是要渭城附近的修士群策群力。实则我想……大概是要派些什么事情给我们做。咱们这样的人,哪里能算修士呢。是那位高人客气啦。”
老道应了两声,短暂地沉默一会儿。
李云心知道这是老头子冷场了。便微微一笑,上前对时道人见了个礼,道:“见过前辈。”
女人之前就在看李云心,此时见他说话,笑得更开心:“哟。老道,这是你徒儿?生得真俊!”
老道忙道:“唔……这个是……”
“小道云心子。”李云心知道老道的为难之处,微笑着说,“正是家师的新徒。见过前辈。”
刘老道向他投来一个感激的眼神——李云心不说,他真不晓得该不该自己说,“这是我的徒儿”。到此时忙介绍:“徒儿,这位是渭城外二十里地大孤山山神庙的庙祝、时葵子道长。是为师的……故交。”
李云心又拜了一次,时葵子还礼。刘老道便一让,两人并排向琼华楼里走。
老头子这时候又显得有些不自在,李云心也因为这小插曲,在心里笑起来——从没想过刘老道还有这段情。他看得出刘老道是爱慕那位时葵子的,亦能觉察那女道人并不厌恶刘老道,甚至稍有好感。
但这两位离得这样远,又不是他那个时代可以方便地异地恋……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故事?
穿过街道上的车马,便到了琼华楼门前。
之前有人挡着看得并不真切,到此时才发现门前左边的大石狮旁,已经候了一些人。
琼华楼门前的大石狮,足有两人高。石狮中间又宽敞、门也开得大,就好似渭城里前朝废宫的大门一般,生生扩出了小小一片广场。
有一群穿青布道袍的道人就候在左边的石狮子旁。
两个小厮也在那边待着,见有穿着简朴的,便殷勤地将其引过来、看看请帖、说几句,让人在那边候着。
于是便知大概是接引他们这样的宾客了——那些鲜衣怒马的都直入正门,并不会被拦下。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失礼的事儿——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世界,本就尊卑有别。真叫这些被邀来的野道士们同那些达官显贵同进门去、他们反倒会像刘老道一样,更不自在了。
见三个人走过来,一个高瘦的小厮便凑上前作揖:“三位道爷可是来赴会?可有请柬?”
时葵子还一礼,取出小小一封红色请柬递给小厮看了。便有另一位引她过去。
老道微微皱了皱眉,略有些犹豫地、从袖子里摸出他的请柬。
因为……同时葵子的不大一样啊。
第七十五章 玩笑话
小厮本就是例行公事地瞧瞧,扫一眼,便过了。
这样的盛会、又来了这么多大人物,敢凑过来的都不是来捣乱的。
他接过来看一眼便说:“二位这边——”
但说了这四个字便顿住了,下意识地又看看请柬,再抬头看老道和李云心。
刘老道递给他的请柬他样式是知道的——烫金、宣花,做工精致复杂,一共发了十二份,都是给渭城里的头等人物。
眼下这东西出现在刘老道的手上……
他盯着刘老道看了一会儿,才客客气气地赔笑脸问:“道爷,您看起来有些面熟。敢问咱们是不是有缘在哪里见过?”
琼华楼是渭城一等一的风流场所。在这里做事、又在今日出来迎宾,必定都是心思剔透的玲珑人——断不会像李云心读过的那些桥段里一样,只拿眼睛看人,却不会用脑子想。因此问得巧妙,只问老道是不是渭城人——倘若是渭城人,又拿了这帖子,他不该认不出的。
老道也不是黄口小子,知道可能出了点岔子。便道:“唔……贫道是渭城人。柳河府桃溪路上的龙王庙——贫道是那里的庙祝。”
那小厮想了想,又笑:“道爷您稍等,可能出了点儿岔子。小的不敢拿主意,还得回禀一下管事的——这儿有张椅子,您先歇歇?”
两个小厮迎宾处有桌椅,为的是记录来访宾客,这时候就让了出来。
老道见他说得客气,忙道:“不妨事、不妨事,你且去吧!”
小厮又让了一让,便告了罪,捧着那请柬小跑着往楼里去了。
原本来来往往的人都不会注意到这里,直到出了这么个小插曲。时葵子走到人群里打了几个招呼,转头再来看刘老道时,便发现师徒二人给拦下了。
候在这里的几乎都是互相熟识的——这世界既然有修行者,必然道法昌盛。野道士们没有天心正法可修,但亦有不少强身健体、打坐炼气的法门。
52书库推荐浏览: 沁纸花青